重生之资本帝国第1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9/1320


张磊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他了解郭守云手里的藏品丰富程度肯定超过汉华控股,有了这部分艺术品,才能制造更大的影响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收入。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老板,外面有人求见!”
就在这时,王珏走了进来。
“谁?”
“他们自称是三维矿业研究院的技术专家,专门从新~疆罗布泊赶过来的。”
“三维矿业研究院的技术专家?”郭守云诧异道。
“德隆拿下罗布泊钾盐开发项目后,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能力,唐万欣便在2000年的时候,高薪聘请国内著名的钾盐化工专家、化工部长~沙设计院副院长李浩担当钾盐项目总负责人。此人曾经担任过青~海钾盐项目的总负责人十二年,而且,38岁便出任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是国内钾盐化工领域的少壮派精英。后来在他的带领,以及唐万欣的努力下,包括唐中凡、刘传福、谭昌晶等一大批钾盐专家加盟了罗布泊项目。这些华夏钾盐研究领域的少壮派组成了三维矿业钾盐研究院的主体。”研究德隆集团资料三个多月的张磊无疑比郭守云更熟悉德隆的资产。
顿了一下后,张磊转头继续道:“他们千里迢迢从新~疆罗布泊赶到这里,多半也是为了钾盐项目!”
郭守云点了点头,略作沉吟后,“现在他们在哪?”
“还在门外等候。”王珏回道。
“把他们带到下面客厅。”
“是!”
“老张,你也跟我一块下去看看!”
张磊点了点头,跟在郭守云后面走出了会客室。
最快更新
m.
===第六百六十四章
赤诚的西北汉子===

第六百六十四章赤诚的西北汉子
……
“老李,这个布鲁斯·郭是个美国人,你说他能听我们的吗?”唐忠凡忧心忡忡的朝身边的同伴问道。
“总要试一试!我们这些人为了罗布泊项目努力了四年,期间投入了多少精力?不能就这么任由它无限期的拖延下去。”李浩态度坚定道。
“浩子说的没错。当年彭老为了在罗布泊找到钾盐,把自己的生命都留在那,到现在尸体都未找到。我们这些后辈应该继承他的遗志,解决华夏钾盐70%依靠进口的窘境!”带着眼睛的刘传福亦坚定道。
在三人小声聊天的时候,门外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时间不长,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眼前。
尽管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了布鲁斯·郭这个世界级富豪只有24岁的事实。但等真正看到对方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的样子,这些在罗布泊酷热、干燥的环境中,被晒的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脸上同时露出了惊讶之色。
简单的打量了一下面前三位像农民更多过知识分子的男人后,郭守云上前一步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你们好,我就是布鲁斯·郭!”
“你好,郭先生。我叫李浩,是罗布泊钾盐研究院的负责人。他们是唐忠凡和刘传福,是研究院的副院长,负责硫酸钾生产工艺的研究。”
郭守云把张磊介绍给他们,众人依次握手后,分宾主落座。
“听说三位是从罗布泊直接赶过来的,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郭先生,我是做研究的,不太会说话。如果待会说了什么让您不高兴的,请您不要介意。”李浩道。
“对于像三位这样奔赴在一线的科研人员我向来比较尊重,所以李先生大可以放心。有什么话,请尽管说。”
“那就好。”李浩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郭先生,华夏是是一个严重缺乏钾盐的国家。全球钾资源储量约为170亿吨,中国钾资源总量目前只有4.75亿吨,仅占世界的2.6%。加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生物化学家15次到新~疆考察,3次进入罗布泊,甚至牺牲在那。现如今,罗布泊钾盐终于找到了,而且储量高达2亿吨,纯度超过51%,工业储量占华夏钾盐总储量的63%。”
说到这里,李浩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
“虽然罗布泊钾盐前景良好,蕴含着上千亿的利润。但它远离人烟,距最近的城市哈密有300多公里;而且淡水奇缺,仅有少量的咸水和微咸水;没有道路、没有电、没有任何通讯设施。面对这样的困难,很多国营公司都望而却步。但德隆的唐万欣先生,却投入上亿华夏币进行开发。并在三年内解决了道路和缺水问题,解决了勘探、环评、项目报批、工业小试、中试和投产等工作,公司攻破了全世界尚未解决的钾盐生产因缺水而导致的技术难关和盐田建设的技术难题,拥有了核心技术,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发明。”
“尽管因为资金问题,原本计划年底前完成的20万吨硫酸钾生产,现在只完成了3.8万吨。但我们却根据罗布泊独特的卤水组成,以及当地的缺水条件,自行研发了硫酸钾的生产工艺,产品纯度达到97%以上,钾离子总回收率达到50%,耗水量不到7吨淡水。只需要后续的资金投入可以跟上,企业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盈利。”
“所以,我希望郭先生能够重视我们罗布泊钾盐,及时投入资金,完成20万吨钾盐生产项目。千万不要让我们罗布泊钾盐研究院37名研究人员,以及573名工人四年的心血白白浪费!”
郭守云从李浩的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赤诚之色。毫无疑问,他个他的同事都是把事业看做生命,真正有大胸怀的知识分子!这也是从华夏最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科研人员最普通的特征。
这是一群为国为民的人!
“李先生,请放心。关于罗布泊钾盐,我们已经决定先投资3.58亿华夏币,完成20万吨钾盐项目所需的所有设施。然后在明年继续投资26亿华夏币。并在2006年年底形成每年120吨硫酸钾生产能力。然后视资源开采情况,在2010年完成二期开发,把罗布泊钾盐年生产能力增加到220万吨。完成德隆的原定开发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9/13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