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本帝国第1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8/1320


由暗转明的斗争毫无疑问将变得更加激烈。不过此时的郭守云还沉浸在收购美林的喜悦当中,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多少察觉。当然,信息部的监控人员还是回馈了,他的敌人们在纽约聚会的消息,让郭守云对这些家伙有所警惕。
当然,现在他更关心的是美林的管理,以及接下来跟凤凰银行的融合。
“怎么样,跟我们搜集的美林的资料有多少区别?”郭守云问道。
三年多来他心心念念的想要收购美林,自然也不会放松了对它的调查研究。不仅是凤凰银行,威尔哈灵顿的信息部也搜集了大量关于美林的运营资料。当然,资料只是资料,复杂的金融交易如果不是亲自涉及其中,没有人能够彻底的搞明白企业的真实情况。
“区别还有一些,不过不是很大。”
郭守云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继续。
“在金融领域的所有类别当中,除了从公众中吸纳存款,美林几乎涉及了所有类别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财富管理、保险、风险投资、杠杆收购等。”
美林的全称是美林皮尔斯芬纳史密斯公司,简称美林公司。也长长被外界称为美林银行。原因是美林涉及了商业银行所从事的贷款业务。
了解美国金融业的人都知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法案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划分。但在美林第七位CEO唐纳德里甘的带领下,美林公司一直不断的侵蚀商业银行的业务。
为了不触及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他们想了个办法,在美国国内只放款,不从公众手中吸收存款,这样也不算触犯法案。却增加了新的业务,拓展出了新的营收点。
而在没有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阻挡的国际市场,他们跟英国的银行一样,虽然挂着投行的名字,却把所有金融行业能做的都做了,包括存款和贷款。
等到1999年,美国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后,美林的业务再也没有了盲点。
“截止2004年年底,美林拥有1.75亿美元的总资产,其中私人客户业务管理总资产达到1.3亿美元,全球资产管理业务总共持有5570亿美元,股东权益227.8亿美元,净收入377亿美元,净利润54.3亿美元。”
“目前,美林在全球44个国家拥有975家分支机构,4.8万员工。公司总计拥有49个业务单元,分为私人客户、资产管理、保险、投资银行、债务市场和股票市场六个业务板块,由六名执行副总裁分管。”
“现在美林拥有权益资产4500亿美元,杠杆率19倍。占比最大的是不同产投资及衍生品,占比28.9,达到1309亿美元;第二的是私募股权投资,占比13.7,达到616.5亿美元。私募股权中重权股有七支,分别是彭博社占比20.7,威瑞森电信7.4,思科公司5.3,华夏电信4.5,墨西哥电信4.2,魔都石化4,伯克希尔哈撒韦3.4。”
“占比第三的期货投资,占比9.37,达到422亿美元。黄金现货和石油期货最多,占比73,而且三倍杠杆长仓。从美林的件中记录,黄金现货和石油盯住的是雷霆基金。很显然美林跟在老板后面操作。”
郭守云笑了笑,对于美林的选择他一点都不奇怪。事实上,雷霆基金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黄金和石油上的投资策略,已经用五年来的超高回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管是美林也好,高盛也罢,包括MG大通、花旗等金融巨头,在投资黄金现货和石油的时候,都会盯住雷霆基金。
“最后,美林的风险敞口比我们之前了解的要大很多。尤其是不动产及衍生证券,达到了189亿美元,超过了之前我们120亿美元的预估。”
风险敞口,是金融术语。简单来说就是未加保护的风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买了一组不动产为抵押的ABS债券,由于这笔债券有信用风险,而且你没有做任何对冲交易,你因此有一个信用风险敞口。
如果不动产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那么你就将承受损失。这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你为这组ABS债券购买了信用违约掉期,那么不动产价格下跌损失的部分,就将由拥有这笔信用违约掉期的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赔偿。
信用违约掉期,也就是CDS。次贷危机发生时,美国CDO的规模只有2万亿左右,但CDS却高达几十万亿。它才是诱发次贷危机的真正元凶!
另外,关于CDO和CDS的具体概念,前面说过,这里不多提。另外后面写到次贷危机的时候再详细交代。
犹豫郭守云介入的比较早,美林在不动产及衍生债券领域的风险敞口不断高。
===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融杠杆===
第七百五十三章金融杠杆
“把美林在不动产领域的资产全部卖掉。另外,除了保留彭博社和威瑞森的股份之外,剩下的私募股权投资也全部平仓吧。”郭守云思索片刻后道。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成长性一向不错。另外华夏电信和魔都石化年回报率超过15,如果现在就卖掉的话,会不会太可惜了。而且老板不是一向看好华夏企业的未来吗?!”迈克尔·莫瑞茨道。
“看好归看好。但你了解我对现在美国高速发展的不动产,尤其是不动产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郭守云长期看跌美国房地产行业,在外界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但在凤凰银行和汉华控股高层却不是什么秘密。不过迈克尔·莫瑞茨却觉得他有些太危言耸听了。
“老板,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确实值得警惕。不过现在美国房地产才刚刚进入繁荣期。按照过去的规律,接下来起码还有三到四年才会进入下降区间。现在就开始做准备的话是不是太早了?而且这样还会让我们错过很多获取丰厚收益的机会!”
“获取收益的渠道有很多,不必一定是房地产及衍生产品。另外,距离上一次房地产周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现在到底还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很值得怀疑。另外,现在美国超过99的金融机构都进入了房地产及衍生产品领域,规模、增长速度,都远超过去。仅仅是2005年两个月内,房地产衍生债券,包括cdo和cds的规模就增加了近760亿美元,如果到年底,这个规模将增加至少5000~7000亿美元。这个规模太恐怖了,我不能让美林冒这个险。”郭守云态度坚定道。
“…在看不清前路的时候,我宁愿稳妥一些!”
迈克尔·莫瑞茨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
“如果把私募股权的大部分投资平仓,回流的资金用在什么地方?”
“黄金现货!在保证足够稳妥的前提下,三倍黄金现货。这也是对未来风险的对冲!”
次贷危机中,尽管有毒资产集中在不动产及衍生金融产品领域,但作为1929年后,美国爆发的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它的危害是整个市场。到时候,不管是国债也好,企业债券也好,股票也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而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你不可能把左右下跌的金融产品全部平仓,这也不现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黄金这类保值产品上做好对冲。当然,cd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有美国国际银行的教训,到时候能不能拿到理赔都是一个问题。因此,想来想去,还是黄金最保险。市场足够大,上升空间也理想,回款也快。
“…不过现在机会还不是太好。回流的资金暂时放在公司账户里,等到黄金市场的节点来临时再投资。”
鉴于自己目前跟花旗、高盛它们对自己的谋算,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多留一些流动资金在自己手里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8/13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