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本帝国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1320


“其次,华夏的02年gdp增长率是多少?华夏过去十年gdp年均增长率是多少?”
“02年的华夏gdp年增长率是9.13。至于过去十年的gdp年均增长率,抱歉,这个我真的不知道。”
“10.29!偶然的机会知道的。”迎着众人的目光,周娅笑道。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在城市打拼的普通人,同时手里有50万资金,并且面临结婚的话,你最想买什么?”
“房子!”李成军的回答几乎不假思索。
郭守云微笑着点了点头。
“华夏现在的城镇化比率还不到百分之四十,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比率则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华夏过去十年的gdp年均增长达到10.29,这是史无前例的;而且,现在她加入了世贸组织,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华夏而言,好处很多。另外,现在的国际局势大体和平,主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良好,对华夏而言是最好的环境。最后,华夏传统的对于家的概念,让所有华夏人都会在自己钱包富裕的情况下,主动或被动的买房。”
“所以,华夏的房地产行业虽然看似过火,实际上它才刚刚开始发展,正是投资的好时机!我可以向各位断言,未来十年华夏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如果各位错过,可是会后悔万分!”
他的话让在场几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思索。当然,陈珊是唯一的例外。现在,她整跟一块九转大肠较劲呢。
“听郭先生的意思,您本人也在投资华夏的房地产市场?”何晨问道。
“当然!我本人通过环球地产每年向华夏房地产投入的资金超过25亿华夏币。”
“环球地产是郭先生的企业?”
“邱小姐好像听说过我们?”
邱嫚云点了点头后,“环球地产算是最近京城房地产行业里的新贵,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吞下了西单、东单、朝阳等几个主要商圈附近十几个小区,上千座房子。而且,买起房来都是论栋买,比温州的投机商还要大手笔,当然惹人注目。只是没想到它居然是郭先生旗下的公司。不过,我有些好奇的是,郭先生为什么没有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
“华夏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现状,我想各位应该比我更清楚。如果我有各位的能量,我肯定不会错过。但可惜的是我虽然有华夏人的血脉,却终究是个美国人。华夏复杂的政商关系,对我而言是一种负累!相比之下,持有房地产并等待升值,更符合我的利益。”
顿了一下,郭守云的目光快速从众人身上扫过后,淡淡一笑。
“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合作!”
“合作?”
“没错!各位有关系,我有钱,我们可以一块投资华夏的房地产行业。”
想要发展,你就必须拥有人脉。郭守云在华夏的人脉资源虽然不能说空白,但也说不上多强。所以,如果能借由这次合作,跟这些大家族的子弟联系起来,对他未来在华夏的投资也是一种保障。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后,何晨道:“能跟郭先生合作,确实是我们的荣幸。不过我更有兴趣知道郭先生打算如何合作?”
“简单的很。我们合作成立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股份按照实际投资额分配。考虑到在坐各位的人脉资源,在划分具体股份的时候,可以在你们的实际投资额基础上增加20来计算。另外,我不会要求公司管理权,但保留监察权和财务监督权,并向公司董事会派驻独立董事。怎么样,这样的回答各位满意吗?”
何晨几人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们原本以为,他们在合资公司中只是单纯的投资,而郭守云是管理方,没想到现实跟他们预料的完全对调了。
“郭先生是认真地?”何晨继续道。
“当然!在涉及到公事的时候,我可从来不开玩笑。但考虑到事出突然,各位也不必现在给我答案。反正我还要在京城停留一段时间,等你们考虑好了,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我们可没有郭先生的联系方式。”邱嫚云道。
“陈真没有给你们吗?”
“这家伙说没有你的允许,他不能乱给!”刘志奇道。
“看不出来你的嘴巴还挺严吗?”郭守云道。
“那是当然。作为朋友,我从不能辜负你的信任!”陈真笑道。
郭守云微笑着点了点头,“一会你们都找老陈要吧,他手里有我的手机号。”
“说完了房地产,能请教一下郭先生对煤炭行业的看法吗?”刘志奇问道。
看着这位身材肥胖,在所有人当中最有老板样的人。郭守云点了点头。
“当然!其实煤炭价格上涨是肯定的。因为华夏的经济在发展,对于能源,尤其是电能的需求几乎没有止境。而华夏的发电厂超过80都是以燃煤为主的热电厂。需求的增长,自然会带来价格的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燃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所有主要燃料中几乎是最高的。”
“等到华夏的经济增长,由现在的粗放型,开始向技术型转变的时候,对于环境改善的重视,会导致煤炭价格的下降。因此,从中短期来看,煤炭的价格是上涨的。长期来看,煤炭的价格是下跌的。所以,刘先生想要让自己的事业稳步扩大,就需要用中短期赚到的钱,拓展新事业,对冲煤炭下跌带来的风险。”
“冒昧的问一句,郭先生的中短期的时间界限是?”
“我个人的习惯,把一年内的时间称之为短期。五年内的时间称之为中期。十年内的时间称之为长期。”
“明白了!”刘仁奇点了点头。
“郭先生认为华夏会在五年后进入技术驱动型经济?”李成军突然问道。
“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13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