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1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9/3776


然而当他靠近镜子,仔细观察左眼瞳孔,隐约可以看出瞳孔深处,有许多相互嵌合的六角形小眼面——这正是昆虫复眼的特征。
好在这一细节并不明显,除非有人贴在他脸上看,否则很难发现瞳孔深处的异常迹象。
顺利变回人类形体,压在乔安心头多时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相比“虫化症”对健康的影响,乔安现在更好奇自己变成“虫化人”之后,身体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以他当前的知识储备,还无法解答这些问题,为此很有必要进行一番专题研究。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乔安简直一分钟都不想多等,飞快地下楼,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吃过早饭,直接变成鹰人飞往学校。
五分钟过后,乔安降落在晨光笼罩、寂静无声的校园林间,变回人类形态,匆匆赶往奥法图书馆,埋头查阅关于“虫化症”的研究文献。
乔安在图书馆泡了一整天,直到天色向晚才把视线从泛黄的纸页上移开,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闭目养神。
这一整天下来,他翻阅了不下上百部期刊论文和专题著作。
学术界关于“虫化症”的研究现状,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收获很多,启发很大,然而失望更大。
总得来说,奥法学术界关于“虫化症”的相关研究太少了,对这种超自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理都不甚明了,对于“虫化人”的生理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相比“虫化症”,学者们显然对这一疾病的“近亲”——“兽化症”——更感兴趣,后者的相关论著,比前者多十倍都不止。
乔安倒是能够理解,学术界为何对这两种很相似的疾病厚此薄彼。
“虫化症”的病例,实在太过罕见,不易获得研究样本。
从历史记录来看,“虫化症”大范围爆发的疫情同样非常罕见,本世纪以来还没有一起相关疫情,以至于有些人乐观地认为,这种超自然疾病正在走向灭绝。
反观“兽化症”,那就大不一样了。
正如人们往往把“天花”和“鼠疫”视为自然界烈性传染病的代表,在超自然疾病领域,“兽化症”就是毫无争议的热门课题。
法师乔安
===第4章:虫化症(Ⅱ)===
ntent
比如,“兽化人”还算不算是人类社会的一员?
应不应该承认,兽化人族群在新旧大陆建立的城邦国家?
是否应该将“兽化人”接纳到文明社会中来,抑或坚决加以消灭?
这些关于“兽化人”的争论,在上流社会的沙龙乃至中产阶级的俱乐部中,都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往往会促使人们各执一词,争得脸红脖子粗。
“虫化症”,冷门到全世界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团队,加起来不足十指之数,圈外人更是对此漠不关心。
“兽化症”,热门到就连乔安的房东安德森太太,兴之所至都能在餐桌旁绘声绘色地讲上两个关于“少女变成狼人”的恐怖传说。
“虫化症”和“兽化症”受关注的程度差别如此之大,哪个课题更容易争取基金扶持,更容易发论文,更有可能给研究者带来学术声誉、大学教职乃至金钱利益,不言而喻。
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者也不例外,出于理性的考量,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热门课题。
倒是乔安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没有迫切成名成家的野心,也没有急于发核心期刊论文或者谋求一纸教席聘书的想法,更不指望靠研究成果挣钱养家糊口,反而不太在乎课题热门与否。
当然,乔安也不完全是出于兴趣做研究,毕竟他本人就是“虫化症”感染者,哪怕只是为了自身健康着想,也要在这方面多花些心思。
仅就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一个感染“虫化症”的生物,最初不会有任何症状,直到满月之夜,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才会猛烈发作。
“虫化症”的感染者,在发病的第一个月夜,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变成与其携带的病毒相对应的虫类形态。
在此期间,患者会完全忘记自己的身份,保持虫类形态,直到次日黎明。
当阳光代替月光照在患者身上,虫化病毒的活力也随之降低,重新进入潜伏状态。
这时候,患者将有可能恢复意识,并且为自己的巨虫形态感到困惑。
大多数患者无法回忆起发病之夜的细节,无法接受自己变成巨虫这一形同噩梦的残酷现实,以至于精神崩溃,变得疯疯癫癫。
一旦患者精神失控,病毒就会对大脑造成难以愈合的损伤,此后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像一只真正的昆虫,攻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
如果患者身处人口密集的城镇或者乡村,其异常行为很快就会被家人和邻里发觉,进而引发激烈的对抗。
“虫化病”患者的天生武器,比如颚钳,利齿,爪子,蜂针,全都带有虫化病毒,如果在搏斗中对他人造成外伤,将有可能使受害者感染虫化病毒。
无论是出于对巨虫的恐惧,还是防止病毒扩散传染的目的,大多数人类社区都不会任由失控的虫化病人自由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9/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