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2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3776


难民们感激涕零的道谢,乔安没有在意,难民们对帝国当局的血泪控诉,却使他深受触动,迫切想搞清楚,帝国内陆这半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搞得民不聊生。
“乔安,我在迦南的时候,曾听歌罗法大哥说起过帝国当局推行的改革政策,还提出了许多批评,如今回头来看,我大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几乎都得到了验证。”
霍尔顿毕竟是迦南王室出身,大学主修的就是新闻专业,比乔安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搞研究的宅男消息灵通得多。
“从今年春天开始,亚珊帝国高层以弗兰克皇太子为首的改革派掌握了内阁的实际权力,先从金融领域着手推行纸币改革,其后又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陆续推出许多更为激进的改革措施。”
“从表面来看,弗兰克太子主导的改革方案,大多效仿寇拉斯政权在远东地区实行的政策,比如解放农奴,修订税法,建立国营农场等等,然而收到的成效却与远东地区大相径庭,非但没有扭转帝国的财政困境,反而给治下底层民众造成极大的痛苦,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矛盾和社会动荡。”
“在改革中失去土地的自耕农,也包括很多所谓被解放的农奴,日子过的还不如从前,为谋一条生路,只好背井离乡,移民新大陆。”
听了霍尔顿的讲述,乔安还是想不通,弗兰克太子和他的财政顾问约翰劳尔先生都是顶聪明的人,力主改革时弊的勇气令人钦佩,推行的也都是在远东地区实行了至少一年、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政策,怎么挪用到帝国内陆就水土不服,搞成眼下这般糜烂不堪的局面?
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
“乔安,你提的这些问题,我很难用三两句话说清楚,不过我恰好看过一篇章,把这些问题分析的非常透彻,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找给你看。”
“好啊,是什么章?”乔安饶有兴致的打听。
“祖国日报十月初刊载的一篇头版章,内容是远东王子罗兰殿下发表的演讲实录。”奥黛丽走了过来,笑着替弟弟做出回答。
乔安听得直皱眉,忍不住质疑:“十月初我们的探险船刚离开象人岛,之后遭遇风暴,连日在海上漂泊,你们怎么可能看得到那段时间发行的远东报纸?”
“我的朋友,如今已经是云时代啦,乡巴佬才买报纸呢!”霍尔顿笑着揭开谜底,“我和我姐每天都会登陆云网的新闻论坛,直接在网上订阅各国当天发行的新闻报道。”
乔安愣了一下,猛然想起云网上线开设店铺和购物功能其后不久,的确是又推出了一项线上新闻服务,只不过他已经养成每天买报纸的习惯,没太关注这项新功能。
如今被霍尔顿调侃了一通,乔安才觉察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无论报纸的发行和分销网络做的多完善,总有抵达不到的角落。
比如人在海上漂泊,相当于与世隔绝,买不到报纸,当然也就对时下发生的新闻一无所知。
===第68章
帝国的危机===
反之,如果把报纸的内容加载到云网上,通过云网阅读新闻,上述障碍就迎刃而解,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可以链接云网,就能订阅当天发行的报纸,了解新闻动向。
超越现实中的空间障碍,使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能及时了解彼此身边发生的最新消息,或许这就是云网新闻版面的最大价值。
乔安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脑子固然机灵,归根结底不过是小聪明,云网的运营商和决策层,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推出的每一项服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实改变这个世界。
链接云网的刹那,乔安仿佛能够听见时代车轮从自己耳畔狂飙而过的回响。
进入云网新闻版面,乔安按照奥黛丽的指点,从历史存档中搜索半个多月前发行的祖国日报,果然找到了霍尔顿所说的那篇章。
1623年10月初,远东国庆节期间,罗兰王子出席了寇拉斯堡大学举办的一场政治经济研讨会,在会上发表演说,针对帝国改革毫不讳言地提出批评,这篇演说的实录就刊载在云网新闻页面的头版头条。
罗兰王子认为,弗兰克太子作为帝国社会与经济改革的掌舵人,至少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其一是太过激进,急于求成;其二是忽视了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环节,可谓“所托非人”。
“就拿地租税来说,改革了税法却没有改变征税方法,还是实行包税制,包税商借此机会上下其手,敲诈勒索大发横财,无数中产家庭却因此破产。”
“弗兰克还建立土地银行,迫使国内中小地主卖出土地,改建为国有农场,同时废除农奴制仅限于帝国本土,不包括海外殖民地,要求农奴赎买自由。如果没钱赎身,就由国家出钱实际上是印钞票代为赎身,迫使农民在指定的农场工作,按月偿还赎身贷款。”
“这些举措看起来是集中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农业,同时还为解放的农奴提供了一份工作,然而建立农场容易,妥善经营农场却很难,弗兰克只管建设不管经营,这些所谓的国有农场最终都落入由旧式管家、帮闲、土豪劣绅乃至地痞流氓转型的农场经理人手中,这伙人挖空心思钻营,不惜重金贿赂主管农业改革的各级官僚,攫取了代理政府经营农场的特权,转身就以一副凶残面孔对待农场工人,沿用传统皮鞭加棍棒的方式,胁迫那些刚从地主庄园里被解放出来的农奴下田劳作。”
“为改革所苦的不止农奴,还有他们从前的主人。国有农场如同巨大的海绵,疯狂吸取原本支撑农业生产的主力大军农奴,这就导致私营农场主雇佣帮工要付出更高的工资,再加上国有农场不需要缴纳地租税,与私营农场相比先天具有竞争优势,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生存空间。”
“随着农奴被解放,土地自由市场的形成,原本那些只拥有少量农奴、自己也得下地劳动的中小地主也迎来末日。政府以很少的一点钱,还是价值可疑的纸币,强行从地主手中赎买农奴,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两难困境:对于自家劳动人口而言,他们拥有的土地太大,无法自行耕种;若要把田地租给别人耕种,这块地又显得太小,缴纳地租税过后剩下的纯收入无法维持家庭生活这些在改革大潮中苦苦挣扎的家庭,最终不得不出卖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进城谋生,或者背井离乡地出国讨生活。”
看到此处,乔安内心深受震撼。
远东王子仿佛拥有预知未来的洞察力,将帝国改革的恶果解剖的分毫不差,探险船上这些难民的遭遇,足以证明罗兰殿下的远见。
乔安担心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帝国改革造成的恶果将会愈演愈烈,导致境内更多民众加入流亡大潮,乘船远渡重洋,蜂拥涌向新大陆。
如果日后真的出现这种现象,新大陆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否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呢?
乔安可以做出肯定的猜测,可惜自身并不具备远东王子和迦南王子那样高超的政治智慧,无法预见来自帝国内陆的移民潮将对新大陆造成多大程度的冲击,只能交由时间来验证。
承蒙海神尼奥尔德保佑,“珊瑚虫号”接下来的航程一帆风顺,于10月27日下午顺利抵达约顿海姆殖民地的第二大都市“伊达利尔港”。
在奥黛丽的倡议下,乔安、海拉尔和锡安姐弟一人拿出500个金杜加,分发给上岸的难民作为路费。
区区四个金币,不足以使难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享受安乐生活,却能帮他们暂时免受饥寒交迫的折磨,获得生存下去的希望。
探险船在伊达利尔港停留了四天,乔安他们除了安顿难民,还有一项重要事务就是将采摘自象人岛的1000磅胡椒运到港口,出售给一家贸易商行,换得5万金镑斐真金币。
由于这些胡椒是象人们白送的谢礼,这5万金镑都是纯利润。海拉尔将其中2万金镑分给奥德修斯船长及其手下的船员,剩下的自己和乔安、锡安姐弟均分,每人获利1万金镑。
驻留伊达利尔期间,海拉尔还忙中偷闲,带着乔安和锡安姐弟去港口附近著名的旅游胜地“紫杉谷”逛了一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