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3776


既然不被当成平等的国民看待,他们理所当然的走向分裂。
亚尔夫海姆作为亚珊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其地缘困境与远东行省有相似之处。
事实上,亚尔夫海姆并不特殊,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殖民地能够永远心向母国。
地理上的万里重洋,必然会隔断感情上的纽带,最初几代殖民者或许还会怀恋母国,忠于母国政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子孙在殖民地上出生长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终其一生都不曾踏上母国的土地,自然会对重洋之外那个虚幻的母国产生隔膜,情感日益冷淡,最终形成普遍的独立意识。
亚尔夫海姆的民众,就处于这样一种与母国日益感情淡薄、若即若离的状态。
大多数当地人说起亚珊帝国,与谈到海蓝、斐真、迦南时的心态没啥区别,都是“外国”。
莱顿邮报社自创建以来就以政治立场偏左著称,对母国政府的批评尤为激烈或许这就是该报能够卖出上万份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乔安隐约猜到莱顿邮报社与“自由之子协会”之间存在不可言说的关联。
这么大一家报社,上百名雇员,每个月的开销都很大,再加上时不时的挑战政府容忍底线,能够生存至今并且日益状大必然离不开权力与财力的支持。
没人知道莱顿邮报社的董事会构成,但是乔安确信“自由之子协会”为报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助,这其中既包括金钱,也包括更重要的情报网络。
拿谁的钱就得替谁说话,报社也不能免俗。
“自由之子协会”靠偷税走私发家,说白了就是一个由无数大大小小的走私商人共同组成的“犯罪辛迪加”,他们当然无比痛恨政府征税。
看到远东人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税运动,哪还用考虑孰是孰非?
当然无条件的支持抗税一方,严词抨击收缴苛捐杂税的帝国暴政这一立场在米兰达女士的社评中也有所体现。
从外公那一代算起,乔安已经是出生在殖民地的第三代移民。
他对相隔重洋的那个旧世界毫无印象,发生在万里之外远东行省的这场抗税暴动,至少从当前来看不会对他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相关报道看过也就算了,无非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就在同一份报纸上,还报道了另一起发生在亚尔夫海姆南方的重大事件,这就由不得乔安冷眼旁观了。
亚尔夫海姆处于威尔诺亚中南部,沿着德林河谷南下就是著名的贸易要道“黄铜谷地”,穿过黄铜山谷隘口继续南下,就是终年气候干旱炎热、遍布戈壁与沙漠的“穆斯贝尔海姆”地区,亦即海蓝王国的殖民地。
亚尔夫海姆与穆斯贝尔海姆在黄铜山一带接壤,长久以来双方殖民当局一直未能就边境划界问题达成共识。
帝国当局与海蓝当局各说各话,都公开宣称从德林河谷到黄铜山腹地这条绵延三百多里的陆上贸易走廊归属本国所有,为此打了无数嘴仗,还曾屡次爆发边境冲突。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冲突发生在十四年前,源起于一位名叫詹姆斯的亚尔夫海姆商人,在黄铜谷地贩卖毛皮,与当地的海蓝商人因为价格谈不拢发生了争执。
结果,我们这位不幸的詹姆斯先生,不仅被海蓝商人狠揍了一顿,还被残忍地割下一只耳朵。
===第164章:南方的烽烟(Ⅰ)===
可怜的詹姆斯先生,从黄铜山口逃回莱顿港,立刻向当时的总督控诉海蓝人施加在他身上的羞辱,请求总督阁下替他讨回公道。
凑巧总督阁下对海蓝殖民者在南方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深感担忧,就把这件事上报帝国政府,请求帝国当局向亚尔夫海姆殖民地增派军队,维护边境安全。
帝国当局尚未决定是否增兵,这个消息就传到穆斯贝尔海姆,而且传言严重偏离事实。
时任穆斯贝尔海姆总督误以为帝国大军即将南下,意图以黄铜谷地为“跳板”一举征服穆斯贝尔海姆,将海蓝殖民者从该地区驱逐出去。
那位神经过敏的总督阁下,一面向母国政府求援,同时将手中的全部兵力召集起来,派往黄铜山谷增强边境防务,抵御传说中即将挥师南下的帝国大军。
黄铜山谷就这样成为一座“火药库”。
亚尔夫海姆和穆斯贝尔海姆,双方的边境部队都认为对方是“卑鄙的侵略者”,先是发生小规模冲突,接着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引发一场局部战争。
由于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商人詹姆斯被割掉的那只耳朵,故而也被称为“詹姆斯耳朵战争”。
战争初期,亚尔夫海姆边防军节节败退,眼看殖民地首府莱顿港就要被海蓝部队包围,幸而危难关头丹特里奇卡斯蒂斯爵士挺身而出,率领一支骑兵连杀入敌阵,斩首海蓝军指挥官,解除莱顿港之围,其后率部将海蓝军队逐回黄铜山口以南,迫使海蓝当局主动提出停战倡议,在事实上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詹姆斯耳朵战争”结束后,亚尔夫海姆与穆斯贝尔海姆两大殖民地之间维持了长达14年的和平,直到今年7月初,边境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穆斯贝尔海姆殖民地新任的驻防司令朱蒙维尔将军,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贵族,今年春天刚一上任就改变了原任驻防司令的布置,将边防军向北推进两百里,并且在黄铜山谷建起一座名为“杜肯堡”的军事要塞。
杜肯堡所在的地区究竟归属亚尔夫海姆还是穆斯贝尔海姆还存在争议,双方历年来都刻意避免在当地进行军事活动,唯恐引发边境冲突。
朱蒙维尔将军却偏偏反其道行之,亚尔夫海姆当局只能认为他是存心挑衅。
就在一周前,亚珊属亚尔夫海姆殖民地的总督约翰诺福克爵士公开向朱蒙维尔将军的举动提出抗议,重申黄铜山谷地在法理上归属亚尔夫海姆,并且派特使前往杜肯堡送信,要求当地海蓝驻军立刻撤离黄铜谷地,恢复当地的“非军事区”传统。
然而就在昨天,诺福克爵士的特使灰头土脸的返回莱顿港,转达了路易朱蒙维尔将军的态度。
这位海蓝名门出身的贵族将领盛情款待了特使,然而当特使提出诺福克爵士的诉求,他便坚决而不失风度的断然拒绝,还声称自己只是在“履行保卫国境的使命”。
此事一经见报,立刻在莱顿港掀起轩然大波,成为时下各大报纸以及社交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