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8/3776


领导大陆军在巴登湿地击败斐真正规军的查尔斯盖茨将军,就是亚尔夫海姆本地人,这下更是成了数百万南方乡亲心目中的骄傲,争相传颂的民族英雄。
受到“巴登大捷”的鼓舞,亚尔夫海姆的种植园主们改变了对大陆军的看法,认为这支部队值得扶持,于是当冬季来临,同样出身于南方上流社会的纳撒尼尔格林将军回到故乡,寻求军粮供应的时候,种植园主们一改之前的冷淡态度,纷纷慷慨解囊,帮助格林将军建立起一条从王子港直通锻造谷的后勤补给线。
正是靠着南方广大谷物种植园提供的军粮,源源不断输送到锻造谷,大陆军将士们才能熬过这个严酷的冬天。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新大陆南方的居民才逐渐被动员起来,意识到这场战争并不只是北方同胞的事情,转而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抗击斐真侵略军、谋求独立解放的阵线当中。
这些实实在在的转变,局外人可以忽视,温斯洛普伯爵却不能视而不见,心情也就变得愈发焦虑起来。
显而易见,战争的局势正朝着不利于斐真的方向转变。
的确,过去的一整年,大陆军败多胜少,表现糟糕,但是大陆军毕竟是在本土作战,熟悉当地的环境,广受民意支持,方便就近补充损失的兵力,随着南北补给线的打通,在后勤供应上的优势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反之,斐真远征军虽然在战场上的表现还算过得去,却无法弥补劳师远征带来的种种弊端。
新大陆的“保王党”只是少数派,而且集中在城市里,北方的广大乡村则几乎都是叛军游击队活动猖獗的地盘。
斐真大军无法就地获得充足的补给,食品和武器弹药主要依赖母国输送,跨越大洋的补给线太过漫长,屡屡遭到与大陆军沆瀣一气的海盗劫掠,战争拖得越久,战线拖得越长,远征军后勤压力就越大,胜利的希望就越渺茫。
想要打破困境,上策是速战速决,尽快消灭大陆军主力。
然而乔治瓦萨和他的幕僚们也不傻,同样看出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在自己这边,拖得越久就越有利。
四万大陆军龟缩在锻造谷,坚决不给对手发动决战的机会。
反正我不急,就跟你耗着,就算打不赢你,总有一天也能把你活活耗死!
去年冬天,温斯洛普伯爵已经在尼达维勒要塞的坚固城墙下吃过两次亏,深知仅凭现有的三万五千正规军,强攻锻造谷是很不明智的,母国的援军迟迟不至,只能另辟蹊径,绕过锻造谷这块硬骨头,设法开辟一条新战线,以图打开局面。
围绕这一战略目的,温斯洛普伯爵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制定了一份颇为激进的作战方案,计划派遣两个师的兵力沿海岸线向南航行,进入亚尔夫海姆海域,先攻克王子港,而后顺流南下,挺进皮克湾,攻克南方首府莱顿港,切断大陆军的后勤补给线,使之陷入绝境。
为了确保后方的安全,温斯洛普伯爵打算让性格沉稳的克林顿将军驻守自由港,给他留下一万五千部队,外加恩菲尔德的瓦利佣兵团,负责监视锻造谷的大陆军。
这份作战方案早就被制定出来了,但是温斯洛普伯爵迟迟下不了决心,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太过冒险。
斐真远征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宽裕,还要分兵作战,其中一路孤军深入陌生且充满敌意的南方腹地,稍有不慎就要落得个弹尽粮绝、全军覆灭的下场;另一支留守自由港的克林顿兵团也不保险,顶得住大陆军主力部队的全力猛攻吗?
这恐怕还要打一个问号。
===第84章
烽烟再起(Ⅱ)===
正是出于这些现实的顾虑,幕僚们提出的这份南下作战方案,在温斯洛普伯爵案头搁置了整整三个月,直到1627年3月末,来自国际与国内的巨大压力才迫使他决意铤而走险,执行这份作战方案。
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主要是指远东寇拉斯帝国与迦南王国当局公开承认“大陆会议”是一个合法政权,并且与之缔结了盟约。
消息一经公布,斐真朝野为之震动。
其实早在巴登战役结束的时候,斐真国内就掀起了一波声势浩大的反战浪潮,以学生、工人和知识分子为主的左派民众,响应公平党政客的呼吁,在阿瓦隆街头发起数次示威活动,甚至一度围堵内阁官邸,抗议秩序党诺斯政府对新大陆同胞的残酷镇压,要求和平解决殖民地纷争。
而当远东和迦南宣布与大陆会议缔结盟约的消息传到阿瓦隆,左派人士深受鼓舞,立刻组织起一波规模更加浩大的反战示威运动,这次更是直接打出了要求“提前举行大选”的口号。
在斐真这个君主立宪制议会国家,提前选举往往意味着执政党遭遇重大危机,若不及时做出改变,现任内阁很大概率会败选垮台。
最新一期的报刊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诺斯内阁的支持率已经跌破40,为秩序党的执政履历增添了一个很不光彩的新记录。
斐真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太阳报,甚至戏称:在阿瓦隆的红灯区,随便找一个胸大屁股翘的站街女郎放在首相的位置上,都不可能比可敬的诺斯勋爵干得更糟糕了!
看到报上公然登出与自己身穿燕尾服头戴假发套的肖像并列的吊带丝袜女郎版画,还故意设计成了选举海报的样式,诺斯首相感到压力很大
在内忧外患的共同压迫下,诺斯勋爵授意内阁殖民大臣给温斯洛普伯爵发来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要求他在1627年夏季大选之前必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否则议会和国王陛下不得不认真考虑改变殖民政策,撤销温斯洛普伯爵的总督职位和军事指挥权,尝试通过谈判安抚新大陆的反叛者。
温斯洛普家族祖孙三代在新大陆任职,怎么可能舍得放弃祖辈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柄与声誉,罗尔斯温斯洛普只得横下一条心,把目光投向新大陆的南方。
1627年4月6日,就在寇拉斯帝国和迦南王国正式宣布与大陆会议结盟一周之后,温斯洛普伯爵就以行动做出了强硬的还击,亲自率领两万大军从自由港登船,在威廉豪舰队的护航下,踏上了南下进军亚尔夫海姆的征程。
温斯洛普兵团刚一上船,“自由之子”的密探就把消息送到了锻造谷。
瓦萨将军第一时间召集麾下将领开会,根据这份情报分析斐真一方的意图。
将军们很快就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温斯洛普伯爵率领两万大军登船出港,分明是想绕过扼守南北陆上交通要道的大陆军主力部队,沿“弯刀海岸”南下登陆亚尔夫海姆,攻占王子港,截断大陆军的补给线。
敌人的意图很明确,问题是要如何应对呢?
会议开到这个阶段,分歧可就大了!
大陆军司令部里的高级军官,一直以来就有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派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8/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