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3776


相比之下,自己和马丁这样出身贫寒的人,没有任何资源可供利用,甚至还要为求学背负沉重的债务,除非天赋特别好或者运气特别好,拿什么跟富家子弟竞争?
被人家踩在脚下,不是很正常的吗?
乔安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一种单向的无形壁垒,将穷学生和富家子弟割裂开来,后者天生站在壁垒顶端,而前者却被压在下面,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获得特别的好运才可能突破这层壁垒,与那些富家子弟跻身于同一阶层。
像乔安这样有幸闯过这层无形壁垒的穷学生如同沙滩上的珍珠那样稀少,而绝大多数穷学生一辈子都在沉重的壁垒之下挣扎求生马丁史密斯就是这些卑微大众的缩影。
乔安还太年轻,眼界有限,虽然切身感受到了阶层壁垒的存在,却不知其从何而来,为何存在,又该如何消除。
他更多的将目光投向自己所熟悉的这座校园,越来越觉得莱顿学院不像自己原本以为的那么美好。
设立高昂的学费无异于变相打压穷学生,默许沃尔特李欺压学生无异于纵容这种恶行,校方明知道这些制度不合情理却始终不肯做出改变,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乔安忽然想起当初来莱顿学院参加考试时,马丁史密斯不经意间对他说起过的那句话:
“莱顿学院可不是穷学生的天堂,从来就不是。”
乔安相信这句话是马丁有感而发。
在莱顿学院蹉跎了整整八年青春岁月过后,马丁或许已经认清现实,认清莱顿学院沿用种种陈规陋习,甚至是有意无意的维护这些不公平的传统,只是因为这些传统能够给既得利益者带来很多好处,得到好处的人当然不想做出改变,而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则根本没有话语权。
设身处地想想看,乔安要是处于马丁的位置,恐怕忍不到八年早就退学另谋出路了反正老子学了一身法术,去哪里还混不到一口饭吃?
乔安不明白,马丁为何执着于非得拿一张毕业证?
是为了实现自己或者亲友的心愿,为了顾全颜面,为了加入莱顿港法师协会以便在本城谋得一份光鲜的职业,还是因为已经付出了八年光阴,割舍不下这份巨大的沉没成本,必须用一张毕业证来安慰自己八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或许以上这些因素全都有一点,共同构成了马丁的心结,最终将他推向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乔安还听说,马丁史密斯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就向沃尔特李提出请求,希望对方能在学年结束时在他的毕业证书上签字,赐予他苦等八年的自由。
然而“老猫头鹰”无情的拒绝了马丁的乞求,还假惺惺地告诉他:“今年恐怕不行,明年一定让你毕业。”
这样的承诺,马丁想必已经听过无数回。
一年又一年,沃尔特李的承诺从来没有兑现过。
乔安不难想象,哪怕脾气再好的人听到沃尔特李的答复也会忍不住冒火,甚至兴起杀机。
现在他还无法确定马丁就是谋杀沃尔特李的凶手,退一步说,即便马丁就是凶手,乔安也觉得情有可原。
事实上,乔安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关心马丁的下落,他自己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罗伯特罗尔斯教授之死,对他的亲友和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悲剧,然而他在莱顿学院的同事,却把这当成一大机遇,公开或者私下里向他的三位天才学生抛出橄榄枝。
乔安、爱德华和托马斯这些天都收到多位奥法教授的邀请,主动提出收他们为弟子,帮助他们完成接下来两年的学业。
爱德华和托马斯并非薄情寡义的人,可他们不得不面对罗尔斯导师已经不在人世的现实,为了自己的学业考虑,转入其它教授门下是合情合理的决定,问题仅在于选择哪位教授担当自己的新任导师。
两人就此发生了分歧。
爱德华认为华兹华斯大师是莱顿学院仅次于罗尔斯大师的名教授,托马斯则担心华兹华斯大师太过严厉苛刻,更倾向于投入性格与罗尔斯大师相似的汉密尔顿教授门下。
===第312章:十字路口(Ⅱ)===
星期天一大早,托马斯和爱德华就在一楼客厅争论不休,吵了两个钟头也没能达成共识。
乔安没有参与他们的争论,捧着茶杯怔怔出神。
在这短短两个月里,他亲眼见证了太多死亡,其中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三位师长的死。
哈里森上校遇刺身亡,使乔安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在战场上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死神有可能突然降临在任何人的头上,包括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相比哈里森上校的意外遇刺,乔安外公的病逝则是另一个极端,使他深深感受到人的一生是何等艰辛,生老病死诸般苦难都无可逃避,只能默默忍受,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吃苦受罪才算到了头,终于得到解脱。
战死疆场也罢,寿终于病榻也罢,哈里森上校和外公最起码还算得上长寿之人,活到那把年纪,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见惯了悲欢离合,身后有儿孙料理后事,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但是罗伯特罗尔斯不一样。
这位莱顿学院的明星教授正值壮年,身体和精力都处于一生中最好的状态,没有妻儿家人需要牵挂,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他深深热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上,门下有三名令他引以为豪的天才弟子,自己的学术研究也刚刚取得重大突破,事业即将走向巅峰,却被突然打断,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本该辉煌的一生,一切梦想都成了泡影
乔安当然痛恨暗杀导师的凶手,但是令他感受更深的是命运的无常,不由滋生出一种“人生苦短”的焦虑感,忍不住默默计算自己还能活多久。
如果运气够好,顺风顺水的活到老,也不过区区五十载。
换算成天数,还不到两万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