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10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4/2237


而电影又有中影参与发行,不管是新影联还是中影星美,都有中影的股份,排片率自然也有保证。
但是南方的这些院线,曹轩能够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
虽然《绣春刀》本身票房给力,院线方也会自己给增加排片,但是路演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旁的不说,《绣春刀》势头这么猛,一两圈转下来,路演效果好的话,搞不好能多拿一两千万票房。
别觉得这钱少,《绣春刀》正和《十面埋伏》争夺暑期档冠军呢。
后者前期势头强劲,首周票房突破5300万+,而《绣春刀》首周票房将将4500万。
双方首周差距超过800万票房,看起来是《十面埋伏》更胜一筹。
但是《绣春刀》口碑评价更高,也导致票房后劲更足。
《十面埋伏》第二周的票房下降波动明显,而《绣春刀》第二周仍然保持了相当不错的趋势。
如果不出意外,《绣春刀》在第二周不但能把首周800万的差距补回来,甚至还能一举反超。
现在,两部武侠大片同期对决,谁能成为内地暑期档的票房冠军,成了外界不少人的关注点。
自2002年《英雄》上映,老谋子声望那叫一个高,新画面张老板那叫一个狂,
一个工作室性质的公司,
更是成为了内地电影公司的代表。
连繁星和华谊目前也要在电影方面矮新画面一头。
没办法,
谁让人家新画面的票房牛逼,繁星和华谊出品的电影,至今还没有一部在内地票房过亿的。
所以哪怕不考虑赚钱,
曹轩也挺想让《绣春刀》压老谋子一把的,不蒸馒头争口气………
不过,
就算《绣春刀》在内地票房能压《十面埋伏》一头,
海外市场方面却是被人家摁着打。
《绣春刀》毕竟涵盖了不少历史题材,
说是武侠片,其实更像是剧情片,
虽然不算复杂,但对一些国外观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门槛阻碍。
亚洲方面还好说,
尤其是东南亚和日韩都是东亚文化圈,
不难接受剧情,
票房还算尚可。
日本两周票房累计超过450万美金。
韩国比日本更少,
勉勉强强200万美金。
新加坡和东南亚国家的票房,加起来也就200万美金出头。
整个亚洲的海外票房加起来,
撑天也就1200~1500万美元左右。
看起来数据还不错,换算成人民币轻松超过1亿。
但是这里面要拿出当地合作院线和发行商的钱,以及税务问题,
能到曹轩手里的平均也就20~30%左右。
至于北美和欧洲,倒是争取到了上院线的机会,
毕竟曹轩在华纳还有环球的人脉不是盖的。
但是对方极不看好《绣春刀》的前景,除了武打动作不错,
其余“亮点”很少。
三个中国古代“警察”苦逼生涯,对他们而言没什么看头,
更不理解部分剧情。
比如魏忠贤和赵公公的太监身份,以及东厂和锦衣卫就很难解释,勉强用宫廷管家、大臣和古代FBI糊弄过去。
但是他们对崇祯朝的各种派别内斗和相关局势很懵懂,也不太明白一些古代角色的坚持。
比如大哥为什么执着于升官,最后为什么回来自杀?
老二“喜欢”那个官妓,怎么不抢了跑路?
老三和师兄丁修诡异的相处模式和爱恨情深。
这些剧情,中国乃至东亚观众哪怕不了解历史,
但是很容易就能搞懂怎么回事,也能理解共情。
但是思维方式不同的西方人,想理解起来就要费点劲。
他们也未必喜欢这些憋屈的“中国侠”。
用环球的资深发行经理来说,这种片子更适合做成DVD,
买回家里反复观看品咂,在电影院是不怎么会被欢迎的。
曹轩考虑后也觉得上映不讨喜,将《绣春刀》非亚洲地区的版权以750万美金的价格打包卖给了环球影业。
欧洲、美国及拉美地区,随便环球怎么折腾,挣多挣少和曹轩也没关系。
曹轩甚至希望环球影业可以多赚一点,最好《绣春刀》海外DVD分红大爆,几个亿美元的赚。
那时候,曹轩虽然肯定心疼到吐血,但《绣春刀之修罗战场》就可以大幅度提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4/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