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10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1/2237


曹轩的新专辑叫《我·爱》,打榜宣传曲是《我怀念的》,
专辑上线当天全球同步播放的是《我相信》和《爱情转移》。
所有人以为《我·爱》的名字取自这两首歌曲,但直到拿到专辑,才知道这张专辑真正的底牌是《平凡之路》。
我爱、我相信、我怀念的、我渴望着的平凡之路………
当然,《平凡之路》这首歌流传性和深度没说的,但原时空歌曲的成绩火爆程度其实是不如《七里香》的。
其实也不算差,《平凡之路》可以说是2014年最火的歌曲之一,乃至把之一去掉。
要不是时代不同,
流行歌曲的影响力较之世纪初有着大幅下滑,以及歌手加成的原因,曹轩相信《平凡之路》这首歌也会成为称霸全年的王炸。
而如今,有曹轩几年积累的口碑人气在这放着,
只要歌曲质量没问题,他就绝对能把这首歌带火,与小周《七里香》掰掰腕子。
………
京城,卓越音像店
近两年华语乐坛很红火,但传统唱片行业却越来越不景气。
尤其是网络歌曲的盛行和彩铃时代的来临,更是让唱片公司转移了事业重心。
举个例子,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登陆彩铃后,短短一段时间就达到600万+下载量,累计收益达到1200万人民币。
而传统唱片业,有几张专辑能达到这个收益率,更别说背后付出的精力。
累死累活整出一张专辑,各方渠道环节不敢出错,还不一定能赚钱,随便弄一首爆款口水歌,万一火了,就是千万级的收益。
不管是投入的精力、时间、成本,还有后续的回报率,网络歌曲和彩铃都“完爆”传统唱片。
资本都是逐利的,
大公司还好说,他们知道这种风气不会长,懂得才是乐坛主流,即便会分出一部分精力,但仍然会保持歌手的发片量。
但是中小型音乐公司恐怕就没这个耐性,以及“任性”的资本。
不管彩铃还有网络歌曲是不是所谓的一阵风的快钱,先赚了再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唱片行业肯定要受到极大的冲击。
虽然现在唱片业基础盘子还在,但开音像店的老徐,已经能从种种细节中感受到,这个行业正在快速的下滑。
原本连出租业务都没有开的老徐,如今为了店里的流水,也被迫向现实低头。
这个之前纯粹的【音像店】,现在不但可以出租音乐、影视碟片,后来还引入了漫画和网络等书籍。
最近儿子也大了,许多事情可以筹备,而日渐衰落的生意让老徐极为焦虑,甚至在犹豫要不要允许那帮卖Yellow盘在店里散货……
近一年以来,老徐的脸天天耷拉着,仿佛人家欠他2000块钱一样。
只有少数时候,那些顶流歌手专辑上线,带动了生意,才能让他的脸色转阴为晴。
然而今天,老徐的脸都不能算是晴了,而且炎炎酷暑,望着店里络绎不绝的客人,老徐直接笑开了花。
“还特么得是曹轩,他这要是月月发两张专辑,明年就能给儿子买房了。”
隔壁店是卖杂货的,今年刚开,看到老徐店里源源不断的客人,忍不住好奇凑了过来。
“徐哥,今天赚大了吧,好家伙,这么多人买碟。”
“这算啥。”
今天生意好,老徐心情也畅快,一边客人结账,一边同邻店老板吹牛逼。
“现在都在网上听歌,随时随地可以听歌,而且还可以网上订专辑,来店里抢专辑的也少了。
早两年互联网还没那么火,想听歌就得来买新专辑,那场面才叫厉害呢。
我记得2000年曹轩最牛的时候,门口的长队从我店里排到对面,那一天卖得专辑超过四位数,我嗓子都哑了。”
老徐一脸忆往昔美好岁月的唏嘘,那时候是唱片专辑卖的最火的时候。
尤其是曹轩的专辑,他们这些音像店都得提前半个月去订货,还不一定能抢到,老徐就记得有一次和同行抢货,差点打起来。
那时候,新专辑都是几百几百的进货,200张以下的,人家渠道商都不想搭理你,很多大店都是1000~2000张起步。
量虽然多,但根本不愁卖,新专辑到手就是钱,许多时候为了货量,甚至要限购,最后几张甚至悄悄加到几十倍卖。
老徐印象里,他就碰上一个土大款,500块钱买下一张《繁星璀璨》,那是他单张专辑卖的最高的一张,乐得带全家去便宜坊吃了顿烤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1/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