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1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2237


王志闻的台词魅力不言而喻,仅仅几句台词,让人瞬间意识到这个角色不简单。
要不是曹轩的沈炼有前作的人气在,恐怕也要被他压住风头。
下一个镜头就是八年之后,沈炼身居锦衣卫百户一职,小填了一下上一部的坑。
在一次行动当中,沈炼属下作死,被另一个总旗秦浩饰演的凌云铠抓住把柄,硬生生的逼死,两人生隙。
秦浩演的不错,把一个狠辣阴毒的小人演得活灵活现,让观众看的牙根痒痒。
而在对话中,也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沈炼的好兄弟卢剑星和靳一川外出公差半年,把前传没有两个角色的出现的逻辑理顺。
然后女主北斋出场,靠着出众的长相、娴静知性的气质,让沈炼对其一见钟情,并铺垫沈炼钟情她的画作,算是灵魂相合。
而陆文昭则是讨好魏忠贤,以堂堂锦衣卫千户之尊,不顾尊严,亲自下去捞鱼,获得了赏识。
这段戏两大戏骨面对面飙戏,你来我往,贡献了极高的文戏水准。
而自此,《绣春刀2》的主线剧情也彻底拉开了序幕。
与第一部相比,《绣春刀2》的设定更庞大,把背景设定了在了皇权更迭的阴谋上面。
天启七年,木匠皇帝朱由校任用阉党魏忠贤对抗文官集团,朝野弊端从生,一副衰落景象。
虽然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天启朝的困局很大一部分出自文官集团,但这并不代表魏忠贤所代理的阉党就是好人。
甚至从民间造成的恶劣后果来看,至少在天启一朝,阉党更甚。
这也很正常,文官集团要脸,作恶偷着来又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当时处于弱势,有意收敛。
阉党刚上位的暴发户多,急着捞钱,方法就更粗暴一些,而且爪牙手段狠辣,动辄抄家灭族,吃相就显得特别难看。
更关键的是,文官集团掌控了舆论阵地,不停的带节奏,阉党原本的七分恶也成了十二分。
不要小看舆论的威力。
后世老美能把大毛塑造成意图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恶魔,还有无数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人坚信这种法,更别在信息闭塞的古代了。
于是,很多“有识之士”都坚信,大明的问题出在了这群阉党身上,把阉党干掉,天下太平,大明中兴。
但是阉党背后有皇帝护着,怎么办呢?那就把皇帝干掉,换个皇帝。
陆文昭就是这个“有识之士”。
萨尔浒会战之后,陆文昭亲眼看到了大明的惨败,心神震动。
他拼了命的往上爬,不惜被人当做小丑,就是想为大明出一把力,让大明从这个不断下滑的怪圈里脱离出来。
他投靠信王朱由检,希望这位年轻锐气的藩王,可以顶替昏庸的朱由校,成为大明之主,铲除阉党,任用贤臣,内扫积弊,外击鞑虏,一雪当年萨尔浒之耻。
而朱由检这个明朝亡国皇帝,各种形象都有,争议非常之大。
有的人认为他是爱民如子、能力突出的好皇帝,只不过时运不济,不然就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有的觉得他刚愎自用、眼高手低,要不是他的各种骚操作,大明就算不续一波命,起码也不会那么快亡国。
《绣春刀2》对崇祯的塑造更偏向于反面,他也是和陆文昭一样的“有识之士”。
觉得大明的问题就在于阉党,弄死了魏忠贤,天下太平。
所以,他和陆文昭串谋,通过内应,让天启皇帝朱由校在游湖时落水,生了重病,命悬一线。
不过从历史上来,【弑兄杀君】这事确实有点黑崇祯了。
关于朱由校之死,各种猜测都有,有是纯意外,也有阴谋论是文官集团或阉党动手,甚至猜测鞑子的都有。
当然,是鞑子杀的就有点过于夸张了,那时候他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而崇祯动手的几率比鞑子还小。
鞑子上去还能派几个死士,而崇祯这个无权藩王,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力量。
既没有能力【弑兄杀君】,也无法逃避文官集团和闹党两家的探查。
但又回来,如果真的有那么一批“有识之士”帮忙,事后又挑拨文官集团和阉党内斗,崇祯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绣春刀2》本来就是虚构电影,大胆设想,只要逻辑能够自环,就能够服观众。
其实曹轩在写剧本时,还想黑一把文官集团,想把这事变成文官集团默许或者推动崇祯动手。
但如果这么写,文官集团就拥有了崇祯的把柄,部分剧情就会出现漏洞,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