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1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9/2237


比如【铁索连船】,《三国演义》是庞统献策,史载是因为曹军水军不敌,所以才会索战船,以图激发北军之勇,是曹营内部的决定。
考虑到剧情节奏,电影版本将凤雏献策这段删除,庞统也自然没有出场。
而是按照正史的逻辑,曹操索船,锻炼北军将士的水上战斗力,被周瑜发现,最终决定火攻。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而且为了方便集中主线,除了删改,还有把一些人物的剧情挪到另一个人身上,二合一甚至多合一。
比如东吴三老将的韩当就没了,只有黄盖和打圆场的程普,东吴诸将,许多戏份也都挪到了甘宁和太子慈两个人身上。
谋士方面,因为有舌战群儒的戏份,倒是没怎么改,但是反对派的戏份主要集中在张昭,其他都是几个跟班。
曹营也差不多,许多谋士和将军多是背景板,真正有台词和镜头的,只有程、贾、于禁、张辽、张郃等人,或者张允、蔡茂、蒋干等剧情角色。
在正史上占据很大分量的荆州士人以及其他历史名人,基本上都被删改或者是归拢在上述角色身上。
这可能也是历史电影的弊端,曹轩原来还不觉得,最近他因为电影,正好在研究赤壁之战的历史。
发现这场战役并没有孙刘抗曹这么简单。
仅仅三家内部各种争斗,就足够写一篇论文了,如果算上当时的天下大势,把马超、蜀川等局势也算进去,又能写两篇。
具体战役分析,接触战、联合战、决战、追击战,以及当时双方的判断和心理博弈,找个成熟网文作者,能水个几十万字。
这么一个庞大的战役,想浓缩在几个小时电影里,肯定“简单天真”一些,而且得牺牲无数的枝节。
实在的,曹轩都有点后悔了。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敢轻易的碰历史电影了,想拍好太难了。
难度高、投资大,成功了未必赚多少钱,失败了赔个底掉。
曹轩有时都觉得自己犯贱,随便找找个本子,弄一个《画皮2》恰烂钱不好嘛,非辛辛苦苦拍三国,吃饱了撑的。
不过,前期上亿投资已经砸下去了,剧组也已经铺开,后悔也晚了,只能咬着牙继续冲。
其实现如今,剧本、导演、团队都好,几个角色也大致有个范围,唯独就是诸葛亮,迟迟没有合适的人选。
香江的梁超伟,曹轩嫌矮且老。
刘天王,有点老。
金城五形象还行,但总觉得他不适合诸葛亮。
吴颜祖,有点邪气。
陈老师,更邪。
内地的胡歌,年轻压不住场子。
陆毅,有仇。
黄小明,演技怕是不行。
黄三石,书香气质不错,就是胖了点。
周杰,略丑。
陈昆,阴柔了点。
台省的符合条件的男演员,能入眼的没几个,再加上人气没背景,入选可能性太低。
曹轩划拉了一圈,最后把任权、黄海兵、靳冬几人加入名单,想了一下,又把前面那些那几位加了几个,又挑了辛柏青等几个人气偏低的实力派。
打算回头叫着导演和编剧一一面试,最终选出来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
《三国·赤壁》预计开机拍摄应该在春节后,大概也就是在2007年3~4月左右。
上下两部一起拍,考虑到转景、休息以及其他原因,中间或许有停滞,但零零散散加起来拍摄时间不低于8个月,最快也要半年。
曹轩明年除了一张新华语专辑,其他的档期,大部分估计都要砸在这部电影和全球演唱会上。
不过也正好,明年估摸着孩子出世,这样集中的档期能让他省出不少时间来陪孩子和孩子妈。
但在此之前,他还得抓紧把《飓风营救》给拍了。
拍完了这部电影,一直到明年春节后的演唱会,他基本都会待在京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9月下旬,曹轩把《三国·赤壁》许多工作扔给剧组导演制片人,自己汇合了其他主创,前往海外拍摄《飓风营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9/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