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1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9/2237


电影原创的剧情基本上也不脱离这个故事架构,更多的是针对细节的丰满补充。
魔改剧情是非常少的,至少周都督大白天没有和小乔嘿嘿,更没有两人去看马生小马,嗲嗲的喊“萌萌站起来”。
高缘缘这个女主,戏份少得几乎可以用可怜来形容,电影拍摄过半,出场几次,累积镜头可能也只有几分钟,
最重的一幕戏,也不过是周瑜和她晚上夜谈,顺便聊起诸葛亮,而且与其说是小乔聊天,不如说是透露信息给观众。
东吴和刘备联盟,表面是诸葛亮奔走舌战,鲁肃帮他铺路,实际上是周瑜在暗中促进推动。
原本周瑜的意思,借此事摸摸诸葛亮的斤两,同时也是试探江东各势力对此事的看法。
等诸葛亮趟明白了路,分清敌友,才是周瑜一锤定音的时候。
但诸葛亮的表现出乎了他的预料,几次相见试探,以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大高潮戏份,让周瑜忍不住对其生起惺惺相惜之感,诸葛亮也同样如此。
双方合力,终于说服了东吴和刘备联盟,共同抗曹。
之后就是祭旗拜将,周瑜称为联军指挥,联军以刘备和东吴两路兵马与曹军展开陆、水两场大战,联军初胜。
尤其周瑜亲自指挥的水战,若非东吴势小,几乎差点逼近曹操所在的帅船。
一场大战之后,曹操有感自己水战不足,日夜操练水军。
而周瑜也觉得曹操收下的蔡冒等人久在荆州,也算水战宿将,是个不小威胁,应该提早去除,进一步削弱曹军的水战能力。
电影也在这个地方正式落幕,算是正好一段剧情结束,不至于让观众骂娘,同时埋了扣子,吸引大家观看下部。
首映典礼的观众送上掌声,曹轩本人却有点不满意。
说实话,《三国·赤壁》对比下部来说,上部的商业看点确实有点少,除了开头的赵、张,也就后面两场大战还有些看头。
文戏方面,曹轩自认拍的不错。
不管是舌战群儒,还是诸葛亮、周瑜几次交锋,以及周瑜和孙权的君臣奏对,曹营各方盘算都颇有水准。
但这样的文戏对于商业片来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过了,整部电影的节奏谈不上拖沓,但也有些平。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赤壁大战的信息太多,剪成两个电影已经是极限,压缩一个电影实在够呛。
而作为一部战争片,后面的双方谋略和决战都在下部,上部做出牺牲在所难免。
对曹轩个人来说,这部电影勉强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不过现场提问的记者和影评人看法还是比较偏正面的,后续的影评出乎曹轩预料的不错。
【权谋和历史味道十分对味的电影,在国产片极为罕见】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荆轲刺秦》《夜宴》等电影轰炸过后,《三国·赤壁》的中规中矩,反倒让我眼前一亮】
【细节的胜利,一部早已剧透过的电影,但是宏大激烈的打戏和细腻的文戏,让人回味】
【曹轩自认节奏略差,精彩剧情多在下部,期待满满】
【焦恩骏真的惊艳到我了,演技真的好,戏里的儒雅和聪智,让我觉得真不差唐国强老师太多】
【鲍国安才是真的神,比电视剧演义版多了几分霸气深沉,更有我印象中的枭雄模样,活曹操】
【……】
或许是被之前各路名导的商业古装大制作坑苦了,这回来了各方面质量都在水准之上的电影,虽然谈不上惊喜,但已经足以让大家欣慰了。
说实话,在此之前大家都很怕曹轩玩砸了,步其他几位的后尘。
现在看来,《三国·赤壁》上部大场面打戏不多,但颇为精彩,文戏也是颇有感觉,整体质量可以打一个7.5~8.2分。
尤其是在被其他大片这么一衬托,分数可以格外再+0.5分。
原本已经做好了挨骂准备的曹轩,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悲哀。
与相对中上的电影口碑相比,《三国·赤壁》的票房才是最让曹轩宽心的存在。
恰逢周日,正是票房巅峰期,《三国·赤壁》一口气轰下2700万票房。
超过《画皮》,刷新华语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
------题外话------
这个电影几乎是我写过最费劲的电影,当初写拍摄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写错题材了,原创不讨喜,不原创亮点能扒的太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9/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