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2237


《少年包青天》的定位就是普通大众,甚至是年轻观众群体。
六集下来,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缜密新颖的推理过程、主角团的有爱互动,迅速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喜爱。
短短三天,《少年包青天》京城台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1.9,地区收视率为7.4,魔都台全国平均收视率1.78,地区收视率6.9。
分别位列全国同期收视率排行榜一二名,地区收视率排行第一。
不过最为恐怖的还是《少年包青天》的收视份额,两家电视台合力几乎拿下了全国同期15%的收视份额。
这里要说一下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区别。
收视率计算的是收视观众/该地区所有观众的比例。
比如京城有100万台装载了京台的电视,《少年包青天》在京城地区收视率为7.4,说明京城有7.4万人看了这部电视剧。
全国收视率,则是计算全国装载了京台的电视,假如有1000万台,《少年包青天》全国收视率1.9,则代表全国有19万台电视收看了这部剧。
收视份额,指的是同一时段观看该电视剧的观众。
说白了,就是晚上八点到十点这段时间,全国打开的电视,有15%都在收看《少年包青天》。
这个收视份额的数据,一般都是出现在央视大剧,地方卫视很少有电视剧能达到这个市场占有率。
上一个首播就有这个成绩的,还是去年的《还珠格格2》。
巅峰时期,《还珠格格2》的市场份额,达到了恐怖的45%,相当于那天晚上全国打开的电视,将近一半都在看《还珠格格2》。
在各大卫视陆续上星后,电视剧市场扩大,哪怕央视的开年大剧也没拿到过这么猛的收视份额。
《雍正王朝》和《西游记续传》也都火爆一时,但最多也就是30%出头。
《少年包青天》开局就拿下15%,数据可谓惊艳,魔都台和京城台都快乐疯了,广告费受到手软。
陈勇也乐开了花,收视火爆,二、三轮播映权和贴片广告就好卖了。
曹轩最高兴,《少年包青天》火爆,既能让他多赚钱,还扩大了他的名气和国民度,他快赚翻了………
===156
普通人眼里的曹大官人和出圈大爆的电视剧(二合一)===
京城,某户居民楼
孟小芒趴在餐桌上写作业,她哥孟小光躺在沙发上抱着一本封皮花花绿绿的书看得有滋有味,书的名字叫做《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本书算是互联网史上第一本出圈的网络,98年就已经写完了。
但是当时只在台省流行,99年开始流入内地,2000年初正式在内地火爆。
每一个上网的网友,都梦想着碰上自己的轻舞飞扬痞子蔡,无数人迫切地在网上交友网恋。
连带着qq也跟着吃了波红利,用户群和在线活跃度猛增。
火了,自然有书商盯着,很快就有了繁体、简体两版正版书,盗版商也纷纷跟上,《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了时下最火的流行。
孟小光买不起正版,甚至他手里这本盗版都不是买的,而且借同学的,每天爱不释手。
这些日子省吃俭用,打算从牙缝里抠出点去网吧,找个女网友实践一把。
兄妹俩正各干各的,开门声响起,孟小芒回头看去,孟小光一个闪身把手塞到沙发底,然后跑到餐桌提前放好的作业前,提笔落座,过程一气呵成,姿势极为标准。
孟小芒早就习惯了老哥的操作,也不理他,放下笔起身就接正换鞋的父母手里的袋子。
“爸妈,你们买什么了,我都饿了。”
“你爸买的卤肉,家里还有点炸酱,一会儿做面条吃。”
三人说着话,孟小光则依旧对着一张卷子,作冥思苦想状,偶尔抬头,满是被打扰了学习的愤怒。
“小声点,做题呢!”
老孟撇撇嘴,睿智的眼神已经看清了一切:“你要真有这股学习的劲头,也不至于数学英语加起来都不够及格分。”
不过话是这么说,老孟和妻子肖花还是主动放低了声音,去厨房做饭,孟小芒也开始继续写作业。
大约半小时后,做好了饭的老孟,让儿女把作业撤了,一家人吃着卤肉+炸酱面,老孟夫妻又开始日常唠叨。
两个孩子今年夏天刚刚升入高中,女儿孟小芒成绩还行,年级前100,孟小光就差多了,在班里垫底。
甚至于他这个成绩,按理说都是上不了高中的,是老孟夫妻又是托人又是砸钱给硬塞进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