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2237


这场演唱会算是曹轩个人感觉最轻松的一场。
毕竟经过前面几场,经验已经磨出来了,另外唱完这场就可以回国休息,临近“下班”,心态自然要好。
而马来西亚的歌迷们也很支持曹轩,甚至友好程度上,曹轩觉得更胜新加坡,
表演完演唱会,周杰纶和孙燕孜以及其他助演嘉宾各回各家,曹轩本人并没有急着回国,而是到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参加了一期节目。
之后,他在吉隆坡下塌的酒店,见到了《时代周刊》亚洲编辑部的副主编。
华纳之前就联系了《时代周刊》,不过编辑部并没有直接就写文章,而是派了副主编及两个编辑从台省一直跟到马来西亚,亲眼目睹了曹轩亚洲巡回演唱会。
《时代周刊》亚洲编辑部将原定的报道,从普通采访升级为专访,后来又升级为封面专访。
他们打算将曹轩定为下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标题都起好了。
《华语风暴,新一代亚洲流行天王》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时代周刊》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影响力,每一个名人,都以登陆《时代周刊》封面为荣。
中国人也是如此。
或者说,登陆《时代周刊》封面之所以在国内有逼格,是因为在此之前登陆封面的,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就连代指列出来,都有可能404的那种………
在九十年代之前,国内登陆封面的基本上都是政经人物,直到1996年,巩丽成为第一个登封的中国艺人。
第二位是王非,也是首个登陆亚洲版封面的,她被《时代周刊》认为是【流行音乐女王】。
第三位是程龙,大哥凭借《尖峰时刻》红透好莱坞,被《时代周刊》成为【好莱坞先生】。
再之后就是今年下半年在美国热映的《卧虎藏龙》,两位主演发哥和杨紫琼联合登录《时代周刊》封面。
后者是马来西亚华人,所以只有发哥算是中国艺人。
其实巩丽后来也加入了新加坡国籍,但目前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从上述几位可以看出,能登《时代周刊》封面的都是华语娱乐圈顶尖巨星,还要具备一定海外影响力。
而如果不出意外,曹轩将成为第五位、也是第二位登陆亚洲版《时代周刊》封面的巨星。
没错,能被《时代周刊》这种海外权威媒体承认,曹轩已经可以称之为巨星。
不考虑其他,仅从名气来说,曹轩已然成为华语娱乐圈最顶尖的那么一撮。
说是专访,但很多东西主要是介绍,真正的谈话内容并不多。
曹轩面对《时代周刊》副主编时非常淡定,让副主编有些惊讶。
“曹,你为什么不紧张。”
“第一,不要叫我曹,这在我们国家有歧义,第二,这只是一个采访,我为什么要紧张。”
曹轩一听有人叫他“曹”,血压就噌噌往上涨,这个姓氏单念太吃亏了,偏偏“轩”外国人又念不出来,他正琢磨要不要起个英文名。
不然哪天要是在国外开演唱会,几万人扯着嗓子对着他喊“cao”。
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副主编没有纠结名字,而是继续问道:“我采访过一些亚洲的明星,甚至是欧美的明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即将登陆《时代周刊》的封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但我在你身上完全没看出来,你不觉得这是一个荣耀吗。”
“或许吧,我心里其实挺高兴,但是紧张不至于,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采访,并不需要大动干戈。”
“曹,不得不说,你的心态让我佩服。”
副主编一脸钦佩,觉得曹轩宠辱不惊,有大将之风。
但他不知道的是,等他离开后不久,曹轩赶奔酒店会议室接受另外一项采访时,丝毫不见刚才的风淡云轻,神情略带凝重。
但曹轩也有话说,《时代周刊》这玩意没上时可能眼巴巴巴的想,但确定成为封面人物,感觉也就那回事。
再说又是纸媒采访,还有华纳兜底,确实没什么紧张的。
但他接下来的采访可不一样,国内最高收视的节目《新闻联播》,正儿八经的国家电视第一喉舌。
直面五六亿观众,甚至会被一些大佬看到,曹轩能不紧张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