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2237


鲁省传统观念重,论尊师重道,绝对是国内排在前列的省份。
在大家看来,李雪建是外甥/侄子的师父,那就是家里的贵客,十分尊敬,李雪建也丝毫没有架子,几人论年纪称兄道弟,混熟了就开始支牌局。
鲁省最盛行的牌局两种玩法,够级和保皇,枣市一般都玩前者,荷市两个都玩。
李雪建十几岁就离开老家,此后在很多省份都生活过,其实不太擅长,主要发挥的还是曹双国、大舅他们几个大老爷们。
于是大石作四合院就上演了一场只有鲁省人才能看懂的场面。
一群大老爷们缩着脑袋,手在怀里藏着,抖着小腿,一反往日的老实憨厚,尔虞我诈,两面三刀,勾心斗角。
李雪建这个金鸡影帝的演技在里面都排不上号。
刚打牌的时候嘴上那叫一个怂,等到自己出牌的时候,嗷嗷摔牌,手指磕桌上都不带喊的,疯狂挑衅叫嚣。
打完了牌,还要一起复盘,热烈讨论,谁出牌、出几张、大小号,一个个记得比他们家孩子上几年级都清楚。
京城长大的李亘,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都吓傻了。
其他小孩见怪不怪,还有手痒痒跟着看热闹的,只要嘴贱说牌,挨一脚都算轻的。
热热闹闹一直到了晚上,在堂屋摆了两大一小三张桌子,男的一桌,女的一桌,小孩去小桌,坐不下就跟着大人挤。
这也是鲁省这边的规矩,男女不同席,一来是女的不喝酒,二来是女的容易拦酒,更重要的是人多坐不下。
不过后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了,农村还好,城市一般都是大家一起吃。
“给轩子留饭了吗?”
虽然几家吃饭,但曹大国仍旧占据了C位,发号施令。
“留了,菜、饺子都留了,来了一热就能吃。”
“那就妥,孩子事先说好了,也不用等他,咱们先吃,
今天呢,托轩子的福,咱们几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过个年,这是好事,我也很高兴,我提一杯,庆贺为咱们今天的欢聚。”
说罢,一饮而尽,其他人也跟着喝酒,像李雪建这样不能喝,就以茶代酒,但不管喝什么,气氛确实好。
吃了点饭,聊了会儿天,电视那边也终于到8点春晚开场。
几个吃的快的,或者想看电视的孩子往电视跟前凑,大人们招呼一声“小品/你哥出来叫我”继续吃。
今年春晚的开场歌舞,依旧是孙悦搭档另一位男歌手,歌名《今天真好》热闹欢快,热场作用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是民歌天后,唱的那首经典歌曲《越来越好》,也算是01年最出圈的歌曲之一。
第三个就是小品,郭达、蔡明等人演的《红娘》。
听到是小品,吃吃喝喝的大人们纷纷围了过来,这也是春晚的常态,歌曲听不听都行,小品相声一般都会看。
《红娘》这个小品,就是说导演导戏,演员裹乱,利用各种反差和意外制造包袱。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春晚颇具代表的一个模式流派,当初第一个春晚小品《吃面》,就是套的这个模式。
后来陈小二还另辟蹊径,利用这个模式又套了个小品《主角与配角》。
再之后,冯共、黄红也都不同程度在春晚套过这个模式,而春晚之外的小品团队也都有过类似作品,例如爱笑兄弟和开心麻花。
很多人都小看郭达斯坦森的喜剧实力,但作为春晚常客,他的喜剧能力是很出众的。
只不过郭达表现的不激烈,导致观众对他印象相对不深刻,但实际上,凡是看他的作品,笑容是一直挂在脸上的。
他和蔡明的合作,是春晚出了名的黄金搭档,是仅次于老赵白云黑土和铁三角,以及赵巩“母子”、陈朱的小品组合。
二人合作巅峰时期,基本上都是老赵第一,他们和黄红、冯共争第二。
郭达退出春晚之后,蔡明除了转型毒舌老太太的前两年好一点,余下年年挨骂,也让无数人怀念起了郭达斯坦森。
现阶段,郭达和蔡明经过多年的组合,已经成为语言类节目的招牌之一,效果也不错,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红娘》演完,跨过两个歌舞,就是冯共和郭俊杰的相声《得寸进尺》。
说是相声,实际上和小品差不多了,也是冯共向相声剧转型的试水作,起了个学术名叫化妆相声。
这个相声其实和《红娘》结构差不多,也是一个导演试戏,两个演员互相拆台。
也不知道导演组怎么审核的,让两个语言类节目撞题材,但是效果都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