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2237


曹轩就是打出来的第一张新王牌,早在他的亚洲巡回演唱会之后,官方就一直有意识的照顾。
当然,官方不会什么都管,但像是封神屠榜之战、天坛演唱会,以及这次的中国风盛行。
符合主旋律和对外扩散影响力需求的,背后都有官方一定的推波助澜。
这也不是曹轩独有的待遇,包括程、李、赵、章那几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都有类似的特殊照顾。
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曹轩由于表现上佳,特别是一颗红心向红旗的表现,深得一些大佬的满意。
这种印象分,有时候最没用,但有时候也是最有用的………
………
《中国风》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曹轩还接到了一个特殊邀请。
国话通过李雪建的关系,联系到了他,希望把《赤伶》MV的故事背景,搬上话剧舞台。
之前一直在说《青花瓷》和《东风破》如何火爆,其实《赤伶》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这两首歌。
甚至在普通群众心里,《赤伶》的影响力还要更大一些。
原因很简单,这首歌和MV背后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太有共情了,那种舍身取义为家国的情怀,让大家对这首歌的观感有着格外的加成。
《青花瓷》和《东风破》激烈的争夺第一,而《赤伶》稳稳占据第三的位置不动摇。
而且在电视的点播率,远远高出上述两首歌。
据说有家市地方台,连续多个小时循环播放这首歌的MV,收视率竟然居高不下,停播时还有观众打电话抱怨。
位卑不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首歌的传唱度丝毫不次于“天青色的烟雨,而我在等你”和“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乃至于《青花瓷》《东风破》两首歌,大多数人只会哼哼着一两句,而《赤伶》许多人都能唱上小半首。
固然有那两首歌词难记的原因,但也可见《赤伶》的影响力。
更有一些人痴迷这首歌其中的戏腔,日常都有人尖着嗓子学唱几句,如果能唱出几分韵味的话,那么一定是周围人眼中最靓的仔………
===248
曹轩
我自己就是活着的IP===
在国家话剧院旁边的餐馆,曹轩见到了李雪建介绍的导演王小鹰。
王小鹰,中戏毕业,未来的国话四大名导之一、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剧作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话副院长。
简而言之,话剧界大佬中的大佬。
现在王小鹰虽然在外界不为人熟知,但在话剧圈也属于知名导演了,甚至算是“年轻一辈”的扛鼎人物之一。
其实,在话剧导演里,王小鹰的作品相对是比较偏西方的,代表作《死亡的少女》《哥本哈根》等作品,都是西方歌剧舞台剧改编排练的。
但是与此同时,王小鹰也一直在尝试中国元素风格的戏剧。
这次,他在电视上看到《赤伶》的MV,觉得里面的故事很适合改编成话剧,所以就联系繁星想要拿下版权。
后来得知曹轩本人就是编剧,所以就想和他聊聊,除了版权,还是想看看他对故事有什么理解。
以及他盯上了曹轩,想请他来演《赤伶》的主角。
曹轩倒是无所谓改编话剧的几万块版权费,但对《赤伶》这个故事能够搬上话剧舞台还是挺感兴趣的。
他喜欢这个故事,也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更多地展现,所以才会应王小鹰邀请来聊一聊。
但是演就不必了,他实在没那个时间去排练巡演。
繁星及相关合作公司,大大小小几百号人现在就指着曹轩扛旗吃饭,他不能把公司扔了,去过戏瘾。
所以开始他就婉拒了王小鹰的主演邀请,王小鹰则表示理解,但也难掩遗憾。
“我看MV里你那扮相,真有几番当年《霸王别姬》张国容的神韵,可惜你不来,演员就难找了。”
男旦想出彩并不好演,特别是像这种有坚持的男旦,既要有女儿的娇媚,也要有男儿的骨气,外柔内刚,颜值、神韵、气质缺一不可。
曹轩是占了一个先入为主,再加上MV歌曲的光环情绪渲染,以及篇幅剪辑,受到外界的评价极高。
所以,曹轩知道自己是走了捷径,如果把故事铺满,然后加以细节,他的表现可能要弱上三分。
也许依旧优秀,但未必能达到MV那么惊艳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