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2237


论名气、论影响力、论歌迷群体,曹轩全部都吊打刘奶茶。
《童话》《那些年》《烟花易冷》包括现在的《赤伶》,有情节有故事,在歌迷甚至是大众群体都有广泛的知名度的影响力,其实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IP。
既然是IP,就可以改编成电影,只要质量不差,买账的观众不会少。
部分适合的就现在拍,不适合的就可以攒着,慢慢扩散影响,等时机一到,电影上线,歌迷纷纷爷青回,小钱钱飞向曹轩口袋。
什么当年听盗版,现在我长大了还你一张演唱会门票。
但光这个哪里够,曹轩不但要演唱会门票,还要他们的电影票……
奸商啊!
曹轩忍不住唾弃自己,但回到繁星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讨论《音乐IP影视化》的可实性行方案。
甚至拿出了《那些年》,打算拍出来试水。
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因为有标准的电影可以借鉴,而且成本可控制,也适合公司艺人的发挥。
曹轩去年就有让繁星拍电影的计划,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项目。
现在看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不错。
因为歌曲和MV有一定人气基础,而且电影原作的票房不差,在内地、香江、台省、乃至东南亚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就算有蝴蝶效应,加之时代原因,可能会达不到原作成绩,曹轩也不信会扑到底。
而且原作男主太狗逼,抢了他成名作,也许就轮不到他出来恶心人,也算是替天行道。
这也是曹轩少有毫无愧疚感的一次薅羊毛,甚至还觉得有点小爽。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剧本框架是现成的,不过相比于原版,肯定要做本土化改编。
国产青春片多是堕太、分手、跳楼、转学、撕逼、霸凌巴拉巴拉。
这部电影算是非常罕见的正常青春片,虽然也有一定的小夸张,但是没有那些狗血恶心情节。
这也是曹轩愿意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其实,大部分人对青春片要求不高,不冲击正常人的三观,不侮辱普通人的智商,再抓住些青春的美好和活力,就算是标准合格了。
———
ps:上一章有关亚洲销量和相关描写有误,经过书友指出,现在已经改正
(指曹轩的销量由亚洲年度冠军改为前五/前十)
之前就说过,我对欧美和日韩娱乐圈不怎么了解,国内资料少,而且不一定准,如果谁有相关的资料渠道,可以给我介绍一下,不胜感激【这段不收钱】
===249
亚洲顶尖和大众QQ好友的福利价值===
整个10月,《中国风》专辑在市场几乎属于横扫的姿态,单月销量突破百万。
这也是曹轩继《繁星璀璨》后第二张单月销量破百万的专辑。
这个销量成绩堪称恐怖,但还是有些媒体表示质疑。
因为去年《繁星璀璨》的辉煌,曹轩的名气和影响力比之去年大了不少,并且打开了亚洲市场,专辑销售范围不再仅仅是大中华区,而是整个亚洲。
按照道理说,《中国风》在质量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销量应该要比《繁星璀璨》翻上几番。
但现如今,《中国风》的销量还不及之前的《繁星璀璨》,可见曹轩不复以往,开始“江郎才尽”。
这个说法差点没让人喷死,
时任华纳大中华区副总裁,也是《中国风》的负责人黄敏霞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表示这种说法是“荒谬且可笑”。
“我不知道这位记者有没有去研究过歌坛专辑销量的数据,《中国风》单月销量破百万,专辑正版总销量在我们的预计下有望突破400万,甚至有冲击力500万的可能性。
我请那位记者可以去查一查,整个亚洲单张销量正版破500万的专辑有几张。
如果这也算江郎才尽,那请那位记者告诉我什么叫做有才。”
黄敏霞毫不客气的把话怼了回去,或许《中国风》比不上去年的《繁星璀璨》。
但问题是,《中国风》这张专辑毕竟有一定的文化门槛,不是所有歌迷都能接受。
虽然在日韩泰这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有一定市场,但最主要的受众群体还是在国内和海外华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