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第6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2237


曹轩对影视城这事儿也不是特别急,一期一期的慢慢来,尽力而为,别被资金绊住了脚。
后世的华谊,就有传闻说因为搞什么电影小镇,各种砸钱,致使资金链紧张,一度快要达到破产清算的地步。
当然,王家兄弟这个所谓的电影小镇战略,是否真的投钱还是拿来当噱头提升股价,还未可知。
但曹轩觉得还是要谨慎为好,在他的预想,这个繁星影视城是个长期计划,建设周期很可能达到10年以上,甚至是更长。
影视城还不急,但是院线已经可以适当的插手了。
中国院线改革在新世纪初就开始全面推行,但是相关进展不明显,地方一些部门一直在抗拒或者阳奉阴违。
一直到2001年,上边彻底下了严令,全国院线改革正式实行。
到2002年上半年,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院线改革制。
当然,因为院线改革刚刚成型,里面还有很多漏洞可钻,这也是曹轩着急上马的原因。
今年年末,《英雄》上映正式,在内地轰下了2.5亿票房,开启了国产大片时代,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开始抬头,相关公司更加看重院线,各方政策也会更加完整成熟。
那时候再想插手院线,不说能不能,但付出的代价肯定远远超出现在。
所以曹轩趁着现在手上有资金,不管其他,先入局了再说。
等成了局内人,再去考虑院线如何发展,怎么争夺话语权巴拉巴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所谓电影院线,就是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的一种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机制。
说白了,影院放哪个电影、怎么放,院线说了算,给你电影排片高票房就高,排片低,票房就低。
所以掌握了院线,就意味着掌握了电影的终端平台,所有电影公司、发行公司都要看院线的脸色。
万达在娱乐圈为啥那么牛逼,业内人士轻易不敢得罪,除了有钱,更多的是他背后拥有当时全国最大的院线。
得罪了万达,把你电影排片率下降,连冯大炮都急得跳脚………
布局院线,曹轩不可能一家影院一家影院的去组建,时间耽误不说,他也没那么多精力,也太费劲。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现成的院线,他已经瞄准了目标。
昌光院线,鲁省岛市的院线公司,最开始是岛市相关部门牵头的几家影院联盟,
后来院线改革,拉了个金主融资,又找了冀省和苏省的几家影院,达到院线成立要求,最终拿到了上面的院线批条。
这个昌光院线目前有12家影院,鲁省是6家,大半都在岛市,苏省4家,分布徐市和连市,冀省2家在省会石市,总计银幕56块。
看似不多,但2002年全国的影院也就500多家,银幕1800+,甚至还包括部分三四线城市。
昌光影院的体量已经还算是可以,而且大多数都在二线城市,影院的质量和规模也有保证,也算是优质院线了。
比昌光还好的院线不是没有,但是先不说曹轩买不买得起,关键人家不卖啊。
而昌光院线因为金主生意出现问题,打算将手中45%的院线股份转手,曹轩打算接下。
如果有可能,曹轩更想拿到一个百分百控股的院线。
但是很难,因为院线改革刚刚成立,很多院线都是几个影院搭伙联盟,然后根据影院估值各占股份。
有的影院甚至只是算挂靠,由院线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然后给利润分红,但影院仍然是人家的,合同期一到,想走直接走。
昌光院线还不错,当时因为有金主融资,对影院进行统一改造管理,所以是直接成立总公司,然后估值影院,全部归到院线名下,院线再给这些影院老板们分股份。
如果曹轩拿到昌光院线45%的股份,那他就是大股东,对院线有相对较大的控制权。
后续可以通过收购股份,或者不断投资建造新影院,稀释小股东的股份,牢牢把院线掌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繁星就在和那个金主以及其他几个小股东谈判,打算一举拿下超过50%的股份。
然后曹轩以大股东的身份,改组昌光院线为繁星院线,再投资在华北地区建造新影院,2005年之前,他要繁星院线拥有超过200块银幕,按规模可以冲一下全国前五。
手握全国前五的院线和一流影视公司,曹轩倒要看看看,娱乐圈谁敢同他大声讲话………
===314
拍一部虐心虐肺的爱情电影===
《刁蛮公主》剧组拍摄现场
饰演女主小龙虾的胡婧一身男装,清秀俊俏,对着同样男装却被堵着嘴绑在柱子上的的安宁公主各种“调戏”。
堂堂公主,被一个“男人”如此对待,既有羞愤耻辱,但也因为小龙虾的别具一格的行事风格,难掩好奇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