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守陵人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91


樗里寻笑着看着公孙丽姬,却是更加觉得姚贾是自己找死了,只是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皇帝陛下瞬间大怒道,那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本王,怎么不去死!”公孙丽姬继续一人分饰两角着说道。
“姚贾怎么回答?”樗里寻问道,若是他的话,肯定是找人来背锅,说举报的人有问题,把自己摘出去,但是姚贾却又承认自己结交诸侯,这人到底想做什么。
“姚贾大人说,曾子孝敬他的父母,天下都愿意他来做自己的儿子;伍子对他的君王尽忠,天下君王都愿意让他做自己的臣子;女子善于女工,男人都愿意让她做自己的配偶。”公孙丽姬着重音于最后,看了樗里寻一眼。
然后又继续道:“如今我忠于大王却得不到信任。我不到四国,又能到哪里去呢?假使我不忠于大王,四国君王怎么会信任我呢?夏桀听信谗言而杀了他的良将,商纣听信谗言而诛杀了忠诚臣,终于导致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人为您效忠了。”
樗里寻一阵头皮发麻,对儒家有了更深的认知,这帮人引经据典的能力是其他百家所不能比的。
在引经据典中将自己勾结诸侯的事轻描淡写的偷换了概念成为秦王不信任自己,自己死了也活该。
假若嬴政真的杀了他,就成了夏桀和商纣一样的亡国昏聩之君,这是一直标榜着超越三皇五帝的嬴政不可能接受的。
“皇帝陛下听了姚贾大人的话,神色稍解,但是还是继续问道,寡人听说你是魏国守门人的儿子,魏国的大盗,赵国不要的臣子。”
“姚贾大人急忙说道,太公望在东海之滨被老夫抛弃,在朝歌屠牛而无人问津,在子良手下办事被赶走,在棘津打工而无人雇佣,但文王用他成就了自己的王业。
管仲,是齐国边远地区的小商贩,在南阳不为人所知,又是路过赦免的囚犯,但是齐桓公用他而成为了霸主。
百里奚,是虞国的乞丐,被人用五张羊皮卖到了秦国,但是秦穆公用他使得西戎来朝。
晋文公任用中山的小偷,却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这四个人,都忍受过耻辱,遭受天下人的诽谤,但是明君能任用他们,因为他们可以为国立功。
假使像卞随、务光、申屠狄那样的隐士,人君有怎么能使用他们呢?
所以明君不看他的污点,不听人指摘他的过失,只要看他能否为己所用。只要能安定国家,就不听外界对他的诽谤;即使有很大的名气,要是没有微功可录,也不加以赏赐重用。群臣就不会有无功受禄的非分之想了。”公孙丽姬一口气说完,也是累的面色桃红,汗水顺着脸颊打湿了鬓发。
樗里寻目光凝重,看来韩非的死不是意外了,从这里的话不仅是可以看出姚贾善于辩驳,同样的也能明确知道是韩非在弹劾他,不然不会在最后说出那句,名声再大,无功不受禄之说。
这说的不会是别人,必然是指韩非,因为当时韩非是韩国质子,但是却是法家之集大成者,声名在外,却对秦无功。
姚贾当时定然是已经知道弹劾自己的就是韩非,才会以此来打消嬴政重用韩非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这幕后之人必然熟悉秦国律法,事先知会过姚贾,才导致韩非入狱的。
因为秦国律法中有诬告他人,反坐。也就是韩非弹劾姚贾失败,那么韩非就要承担起他弹劾姚贾的列举的罪名。这才是韩非入狱的原因。
“皇帝陛下听完姚贾大人的话,十分的开心,于是让姚贾亲自去将韩非公子押解入狱,最终韩非公子在狱中被毒杀。”公孙丽姬叹息着说道。
“你怎么知道这事的?”樗里寻看着公孙丽姬好奇的问道,公孙丽姬模仿的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这等宫廷秘辛,一般不可能外传,尤其是涉及到一家之巨擘,秦国也不得不遮掩才是。
“妾身是听父亲说的,而妾身的父亲则是听姨母所说,姨母当时就是秦王宫的侍女。”公孙丽姬老实地说道。
“此事不可外传,尤其是不能让通古大人和姚贾上卿知道。”樗里寻认真地说道。
他敢保证,偷偷向姚贾传讯的人之中必然有李斯在场,也只有李斯才可能对秦国的律法如此熟悉,并事先跟姚贾商量好了对策联手设计陷害了韩非。
当然,计划中少不了的一环那就是嬴政,嬴政不是那种会意气用事的帝王,或许一开始是真的怒了,但是不可能看不出存韩书中真正遮掩的是什么,因此,韩非的算盘是打错了,最终一败涂地。
嬴政可以容忍一个大臣欺骗自己,但是绝对不可能让韩国存活。一个姚贾,还比不上一个韩国,这一点,嬴政绝对是能分得清的,因此,《存韩》书不可能通过,韩非只能为自己的人心谋划买单。
“百家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去揣摩陛下之心,但是所有人都低估了咸阳最高处的那位,在那位的眼中,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止他一统天下的决心的。”樗里寻叹道。
百家以为自己算计了嬴政,却不知道嬴政只是在顺水推舟,借百家之手自己内斗,从而除掉一个不为己用的大才。
自己得不到,也不会给别国得到,这就是咸阳中的那位。
===第三十一章
互换身份【求收藏*求推荐】===
“那你可知道当时还活着的法家比较有影响力的是谁?”樗里寻摒弃了对那位的看法,毕竟自己还要借那位的势,一心要当人家女婿的。
公孙丽姬无语的看着樗里寻,说了这么多你居然还不知道,当世活着的法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李斯,李通古,秦国曾经的廷尉,如今的相国啊。
“相国大人,李斯!”公孙丽姬说道。
“通古大人不是儒家?”樗里寻愣了愣,但是又反应过来,韩非都能从儒家变法家,作为同门的李斯也是法家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关键是,李斯曾是秦国的廷尉,这不是法家的巨擘,一般人也坐不稳那个位置啊。
“那就是你了!”樗里寻微微一笑,李斯来改变察举制和推官制简直是完美人选啊。
首先变分封为郡县,这是跟秦国宗室对上了,然后又书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等于是把六国贵族百家得罪了个遍,也不差再得罪一次了。
而最关键的是,李斯也不是世家贵族出生,做起这事来也没有什么身份羁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