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779


“你能窥见人间秽恶、尘世邪祟,不因其他,皆因你自己便在焕发光明。”灵箫说:“我明白你为何认同赤云都了。”
赵黍被点破心思,没有接话,灵箫言道:“但我要奉劝你一句,你将自己视作灯芯,意图焚烧自己、照亮尘世,别人却未必领情,他们只是将你当成取暖的柴薪,等你油尽灯枯,他们便会对你弃如敝屣。
在权势面前,你这种心思,注定会被别人利用。于我所见,梁韬与那位华胥国主都将你用得顺心如意,你就算要舍己为人,也先看清形势。古往今来,如你这般愚直莽夫不曾少过,除了为后世青史留下几行字,再无半点可取之处。”
“灵箫上仙,你这番话,我不认同。”赵黍并未恼怒,反倒十分平静从容地回应说:“我不否认圆滑权变确实有用,但为人处世若无一点坚持,等同置身洪流而无立足之地。随波逐流,最终只会被洪流吞噬。”
“庸辈如鱼,自然只能随波逐流。”灵箫言道:“而你空有一腔热忱,妄图在世道洪流中寻一落脚处,亦难久持。仙道若成,便是鱼化蛟龙、一飞冲天,不再浮沉浊浪,你为何想不明白?”
赵黍只好回答:“化龙飞龙,不过寥寥,鱼群尚处波涛恶浪之中啊。”
===第146章
登坛通天地===
“赵长史,坛场已经布置妥善。”
数日后,贺当关前来府院禀报,赵黍正在屋中提笔空书。他面前香炉升起一团淡青烟气,如符篆般的蟠曲线条,粗细不一,赵黍对照着桌案舆图,
在烟气线条中小心翼翼增添几笔。
“我知道了。”赵黍摸了摸嘴边一圈髭须,青玄笔虚划一记,散去烟气,指着一旁几个箱盒:“叫人来将这些灵材搬去坛场,动作轻一些。”
“是。”贺当关立刻下去吩咐人手。
这些日子元无角领着一支箓坛吏兵,在蒹葭关地底各处穿行,
经过一番勘测,
已大致摸清附近地脉走势,赵黍则尝试将其转译成符篆,以此提炼出山川真形图。
若要安镇山川,无此山川真形图则万难施展,除非是像铁公、衡壁公那样的一方地祇,直接掌握山川地脉勘合符契,不然就只能自行摸索。
但赵黍如今有铁公遗蜕炼成的灵文神铁令,除了召遣吏兵、号令鬼神无往不利,对山川地脉也有异乎寻常的灵妙感应。
加上以赵黍的符法造诣,如今尝试趁着梳整地脉,将蒹葭关一带山川地脉转译成真形符图,也能勉强做到两三分。
如果是借坛场法仪,将灵觉感应大为扩张,
应能洞悉更深、窥知更广。
山川地脉氤氲气机,
其中有清有浊、有阴有阳。如果完全忽视人间尘世,
地脉气机本属自然造化,
任其运转流变,既能萌发生机、沃养万物,也能引起地动山摇、覆灭生灵。
但对世人而言,
自然是希望趋吉避凶、取利舍害。梁韬让赵黍梳整地脉,
肯定是希望占地脉之利。
对于妖鬼精怪而言,山川地脉便如同人世间的道路,其中流转的气机是养育它们的资粮,地脉也是它们往来潜行的通道,因此不必与俗世凡人错杂交汇,免得惊世骇俗,引来麻烦。
同样,妖鬼精怪与凡人杂处,本就无益于凡人。沾染五行不正之气,易生病害。所以明定人鬼、各安其处,人居阳世、鬼处幽冥,这就是梁韬人间道国的基础,也是天夏朝原本的做法。
身为天夏朝赞礼官的传人,赵黍很清楚世间妖鬼精怪不可能尽数灭除。如苍水河畔诛邪一战,也是诸多缘由引起,更要有梁韬那等仙家高人出手方能了结,否则便是遗患无穷。
想要约束妖鬼精怪,仅凭杀伐手段并不足以成事,
若能完全掌控与调摄天地气数,
则事半功倍。
梁韬未来开创人间道国,便是要借科仪法事,掌握一国天地气数,此举如设天纲地纪,让一切妖鬼精怪无所遁形,存亡皆系于梁韬一念之间。
但如此宏图伟业绝非一蹴而就,尤其以地脉气机关系重大。如蒹葭关周围山川地脉中气机闹动不定,显然妨碍了梁韬布局。
梁韬修为法力确为当时顶峰一流不假,却不代表他事事精通、无所不晓,而且以如今赵黍在科仪法事一途上的造诣,也渐渐体会到其与仙道修炼的差异之处。
正如灵箫与赵黍先前的仙凡鱼龙之论。仙道为求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乃至开辟洞天,自成一方格局法度,不与尘世相接。最终是舍弃尘世这条浊浪大河,如化龙飞天。
而赞礼官一脉所求则近于神道,德合天地是其根基、济人利物是其宗旨,一心至诚,能与天地同息、前知未然。
在赞礼官看来,天地之大德曰生,理应参天地、赞化育。人身与造化同途,当求人与天合、心与理合之功,方能有利含灵群生,不负天地大德。
玄门仙道虽也重视天地,立论根基却有不同。玄门仙道之学认为天地亦有成坏始终,尘世万物皆不能逃乎运数。天地有其造化、自然生杀不绝,无所谓大德含生。
修仙之人为求法天象地,正因凡人生身落入后天,须舍尘心俗念、逆返先天,把握天地造化之机,洞彻大道本来虚静任化,跳出天地始终,端拱虚无之中。
对于世间修士而言,这两条路下手之初未见差别,一样要凝神调息,一样要守静内观。但随着境界渐深,便现出微妙差别来。
同样是策动天地之气施术行法,玄门仙道修士仰赖自己的修为法力,哪怕是符咒法宝,也要经修士自身真气法力祭炼温养。
而赞礼官则不同,追求自身气机与天地气数勾连一体,心诚上格、代天行法,一念兴云布雨、一笔书批江山,自身气数与天地造化密契不分,举手投足自然有天地之威。
这也是为何梁韬看中了赵黍的科仪法事,因为哪怕是这位国师大人,倾尽自身能为,也不可能牵动整个华胥国的气机流转。天地广大,哪怕是梁韬也不过沧海之一粟。
若是坛场法仪完备齐整,梁韬的仙家法力便能借其大增千万倍,顷刻间勾连华胥国天纲地纪,为人间道国铺成法度,数千里江山气数,便尽在他掌握之中。
立身法坛之上,赵黍想了许多,有些事灵箫可能都没有自己看得通透明白。而赵黍清楚,自己未来必定要迎接仙道神道的分歧,但那个时候,犹疑徘徊立成祸端,自己需要早下决心。
一拍令牌,坛场微微一颤,坛前深井豪光冲天。光芒之中结气成篆,这是梁韬过去在蒹葭关设下的根本符篆,以此转化地脉气机,展开禁制笼罩关城,尤其用来防备九黎国巫祝召聚的蛇虫蛊物。
赵黍默运英玄照景术,将符箓气韵收入眼中,再仔细回想近来参悟《九天紫文丹章》,心下已有计较。
随后赵黍捧出玄圃玉册,玉册好似竹简展开,他抬笔虚点,玉册表面波光浮动,将一道地脉通泉灵符勾勒成形。
赵黍回身,将灵符印落一根铁柱之上。这根铁柱是为梳整地脉而铸造,内里中空,填充了经过祭炼的各色灵材与符咒,下垂八条铁索,各有箓坛吏兵寄附牵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