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779


赵黍继续说:“我怀疑,梁国师若想开创人间道国,独掌一方天地气数,
必定要另开法度,断然不可能依循天夏朝赞礼官留下的旧有纲纪。”
“投符入地,篡变气数,即便符篆变炼育化地o真灵,亦将是他梁韬一人的奴仆使役。”张端景说道:“而你修炼崇玄馆仙法,转化道基,又借用九天云台行法,实则助梁韬重定法度。”
赵黍哭笑不得:“我哪来这本事重定法度?但我以崇玄馆仙法根基登坛行法,恐怕会动摇旧有的纲纪法度。”
“破而后立,梁韬此举是拿你试探法度深浅。”张端景说:“虽说天夏朝的纲纪法度早已衰败,但新旧法度磋磨,你行法之际应是凶险万分。”
张端景于科仪法事一途上,亦是钻研颇深,立刻就判断出关键之处。
赵黍只好说:“我根本不记得行法收瘟时的经历,后来还是听其他人转述。我在法坛上让孛星逆回,但我自己完全不知道。”
张端景表情严肃,这状况似乎也超出他的预料。
“后来……”赵黍想了想,决定还是向老师坦白:“我忽然被祖父从一无所知中唤醒,好像还看到了天夏朝的历代赞礼官。祖父话中提及皇天倾颓、纲纪已坏,当以身补天……老师您知道此为何意么?”
张端景思量许久才说:“你要记住,在恍惚中所见,未必都是真实。如果侥幸得见故人往事,或是因为血亲承负,精微气机有所牵连,又或是灵明昏昧,心生幻象而自误。更甚者,外邪作祟、蛊惑人心。如此种种,皆不可沉迷其中。”
赵黍被这一番话点醒,自己方才好像梦到了父亲前往伏蜃谷之前的事。可他从未有过那段经历,怎会无端梦见?
“我记住了。”赵黍点头,如今他心境不安,非常需要老师的指点。
“你是否埋怨为师没有及时来援?”张端景忽然问道:“如果不是我被巫真引走,或许能救下许多人。”
“我又岂会埋怨老师。”赵黍摇头道:“我只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偏偏又贪求甚多。”
张端景望向别处,轻轻叹气:“得知你父亲死讯时,我也如你这般。”
赵黍微微动容,张端景言道:“只是人生在世,又有谁是无所不能的?你莫要因此自悔自恨。”
“我明白了。”赵黍将老师的教诲一字一句刻进心底。
“天色未亮,你先继续休息。”张端景起身道:“我会继续留在蒹葭关,你伤势大好再处理公务。”
目送老师离去,赵黍心中悲痛懊悔已然缓和许多,随后听灵箫说:“授徒传法,首重明心见性,方知如何下手点拨。仅此一项,我不如张端景。”
赵黍万万没想到,以灵箫的性情,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其实也不尽然。”赵黍说:“以前我也经常将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有些事直到今日方才有切身领会。”
“若论修为,张端景不如梁韬,但他煞费苦心,不希望你卷入此间乱象。”灵箫言道。
“我明白。”赵黍翻过身子,将脸埋在臂弯中:“但我已经深陷其中了,只能一步步走下去。”
……
当赵黍再度现身处理公务,距离蒹葭关大战已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由于大蛇幽烛被斩,丰沮十巫尽数覆灭,武魁军在前线连翻大胜,一举攻占了多座九黎国城池。
但韦将军没有强催大军继续进攻,一来新近攻占的疆域亟需安抚民心、治理政务,二来华胥国也无力征发更多兵卒,开疆拓土并非是毫无止境的。
而且蒹葭关突发变数,傩面剑客再度现身,使得朝廷之中一时议论纷纷,各种原因一同发挥,让韦将军止步于武罗镇一带,与九黎国残兵形成对峙之势。
“眼下首要,便是对蒹葭关以南新占之地编户齐民、设立郡县。”赵黍运笔如飞,对下方军吏说道:“我已经上书国主,不日便可获得答复。此间你们要约束好麾下兵士,不可行抄掠之举。粮饷已筹措到位,你稍后便随辎重车队一同出发。”
军吏躬身称是,拿着文书退下,又有兵士前来通报:“赵长史,崇玄馆姜茹求见。”
赵黍笔下一顿,示意准许。
“赵黍,你没事吧!”姜茹一来便急切问道。
“我伤势已大体痊愈。”赵黍脸色微沉:“但是有许多兵士与百姓不幸殒命,连贺当关也……”
姜茹安抚道:“战场之上危机四伏,你已经尽力了,不要责备自己。”
赵黍勉强一笑,问道:“你为何来了?”
“我听说了蒹葭关的事,担心你受伤沉重。”姜茹捧来一个木匣:“这枚神柯仙果我留着没用,特地给你送来。”
“你这又是何必。”赵黍叹气,他见姜茹脸上写满关切神色,再愚蠢也明白对方心意。
姜茹摇摇头:“我这次来,还有一件要紧之事,朝中公卿纷纷上书罢兵……”
“意料之中。”赵黍放下笔:“此次战事虽然短促,但钱粮耗费巨万。而且眼下战果足够丰厚了,再打下去府库难以为继,九黎国也不会一退再退。目前是时候暂缓脚步,巩固新占疆域了。”
“不光这样。”姜茹表情复杂:“朝中有不少人说……要拿你下狱问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