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779


“那终究是你的东西,我不好擅自动用。”姜茹说。
赵黍一笑,从竹箧里摸出一个玉匣:“忘了告诉你,我又得了一枚神柯仙果。”
姜茹表情微讶,但随即了然:“是国主赏赐给你的?”
“对。”赵黍笑着说:“反正都有多,送一枚给鹭忘机也没什么大不了。”
姜茹瞧见赵黍鬓边白发,抿唇道:“哪里是什么大不了,你自己明明更需要。”
赵黍摇头:“药不对症,神柯仙果的效力是护持生机气脉,助益调治疗愈。而我之前受的伤早就好了,现在这模样是修炼过关所致,什么灵丹妙药都不管用,只能靠专心苦修。”
下人把各类起居物什搬入庄园,赵黍便将他们打发回去。这石溪福地不留凡俗,赵黍也不需要下人照顾,整个石溪福地内就只有赵黍、姜茹和鹭忘机三人,是远离世俗尘嚣的清修闭关之所。
“鹭道友请看。”赵黍来到望波亭,递出那一块制琴木料。
“阴沉木?”鹭忘机一眼便看出木料材质。
“渌水阴沉杉。”赵黍解释说:“此木是两百年前东土琴乐大家在伯牙山渌水发源处找到的。此木深埋泉流岩底不知多少岁月,饱受清气淬炼,久经泉水浸润,使得木料近似玉石材质。若凝神入境而听,还能感应到木料中有泉流不绝之声,玄妙非常。”
鹭忘机抬手抚按木料,纤长手指好似在拨弄琴弦,沿着木料纹路或勾或抹,虽然没有琴弦,赵黍却能隐约听见琴声,连他都暗惊不已。
“确实是好料子。”鹭忘机点头赞许。
姜茹在旁询问道:“这么一块上佳木料,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块木料当年未被制成琴器,几经辗转被怀英馆所藏。”赵黍两手一摊:“可是怀英馆里精通乐理者寥寥,以前有人打算将这块渌水阴沉杉裁成木剑,但发现物性不合。比来比去,发现还是只能用于制琴,结果就留在库中久久无人问津。”
鹭忘机则说:“此乃怀英馆之物,我不宜取用。”
赵黍笑道:“鹭道友不必计较,老师嘱托过我,说鹭道友你在蒹葭关时不计凶险,曾出手救我,送还一截制琴木料都不足以表达谢意。何况这东西留给不识货的人也是暴殄天物,倒不如由鹭道友处置,正好物尽其用,以振高山流水之音。”
鹭忘机沉默不语,帷帽遮掩面容,看不出表情。
“对了,我这里有一枚仙果,正好适合道友调治伤患。”赵黍又趁机拿出神柯仙果:“服食之时,将其化入净水,其药力能自行化入百脉,护持生机、涵养真气,乃是难得圣品。”
“道友给得太多了。”鹭忘机似乎是震惊难言。
赵黍起身揖拜:“不瞒道友,此为拜师束脩之礼。我对凤鸣谷所传妙法向往已久,恳求道友指点传授。”
“贞明侯想学,说一句话便是了,不必如此厚礼。”鹭忘机摇摇头。
===第186章
恍惚珠入宫===
凤鸣谷传承以琴乐入道,重在调心养性、制伏诸情,追求与天地万籁和鸣共响,立意颇高。
赵黍不通乐理,但他发现鹭忘机每每抚弦鸣琴,能理顺神思、调和真气,相比起结阵杀伐之功,
这才是凤鸣谷传承精髓所在。
当初在蒹葭关外郊野听鹭忘机抚琴,赵黍曾体悟到一丝玄妙意蕴,感觉如漂荡于汪洋之上,随波逐流,却能保持真灵清明不昧。
后来回想,这恰恰是仙道与神道分野所在。
玄门仙道视天地世间如无垠汪洋,凡人置身其中,沉沦流俗、羁锁尘业,
承负日积、诸情争竞,
深受戕害而不自觉。因而下手修仙,务求自觉自省,方是证入逍遥之途。
所谓仙道逍遥,绝非放情纵欲、恣意作为,而是内凝真一、外任物化,随波逐流不改道心,同尘混俗不掩澄明。
赵黍曾在鹭忘机的琴音调和下,极为短暂地体会到这种境界。舍弃顽固定见,敞露身心,常怀无欲以观万物生发演化。
当进入此等境界,便能感受到自我身心内藏有无穷无尽的造化之功,这就是仙道长生的发端处、落脚点。如此无欲观物,方能萌发出最纯朴本真的勃勃生机。
但要长久进入此等境界,
绝非刻意强为能成。若是有欲有求,对万物便有利害是非之分,
会给无穷无尽的造化之功设下种种界限。
灵箫亦曾言:“物成器则舍大用,
人成器便失道心。”
不过赵黍也明白,
这种看法世俗常人难以理解。物不成器如何可用?人不成器岂不自废?
可对于一心修仙之人来说,成才成器恰恰是约束自我身心那无尽造化,被世俗规条框定限死,纵有万金之富、万乘之尊,也无逍遥可言。
因此仙道长生一事,往往要人超凡脱俗,如此不求成才成器之论,凡俗大众难解其中真意,反倒容易生出误解谬论。
与无欲观物相对,有欲成器之论,反倒是神道根基所在。
对于神道中人而言,天生万物各有其分、各有其用,就是有利害是非之分,为万物万类明定界限、划分次序,可谓是理所当然。
可正如灵箫所言,天地广大、造化无尽,以有涯随无涯,终不能成。
因此神道设教、订立法度,并非是求囊括一切,
而是区分法度内外,合乎法度者为正、犯逆法度者为邪。
而神道法度往往与国家社稷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道与人道可谓是互为表里。因此天夏朝要设赞礼官,以纲纪法度分定人鬼阴阳,一个国家没有这些,便难以周转维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