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7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779


而反观瑶池国,因为百相王当年之举,再无修仙之人愿意相助,充其量就是一些旁门左道托庇于此,而且大多不能指望。
百相王在早年间倒是降伏了西荒群山中几头大妖,以供自己驱策。但是没有百相王本人出面,这些大妖根本不会听他人号令,甚至存心要看瑶池国败亡,干脆都作壁上观。
因此坚守几个月后,略见起色的瑶池国又再度急转直下,百相王的两个儿子再有才干,如今也是回天乏术了。
伴随几处城塞被攻破后,瑶池国最后一番抵抗就此土崩瓦解,戎狄诸部再也不相信百相王两个儿子能够扭转局面,决定向西退还。
可即便如此,这些戎狄也不忘大肆抄掠,瑶池国都城内外陷入最后的疯狂,放眼所见只余杀戮,路上已经没有寻常行人,房屋门窗紧闭,还要用重物加以堵塞。尸体相互枕藉,陈积在墙角无人清理,引来野狗乌鸦啃食,血水将道路染红,浓烈恶臭充斥街头巷尾。
这就是赵黍看到的场景,远处还能听见一阵阵厮杀与尖叫声,火焰在各处肆虐,凶煞之气萦绕不去,亡魂怨念回荡在每个角落。
赵黍没有阻止城中乱象,他只是淡然观之,同时默运大法力,将无数亡魂超拔度化,使其归于渐渐平静。
(本章完)
===第367章
众生信愿回===
赵黍一路西行南下,见到了太多人间惨状,但他都没有出手干预,只是冷眼旁观,让世人自取祸福。
瑶池国覆灭在即,百相王却依旧没有现身,这多少也在赵黍的预料之中。
赵黍与百相王注定会有一战,与其浪费心思在瑶池国,不如专心应对这场生死交锋。
又或者说,从一开始,百相王就不曾将瑶池国放在心上。他从来都只是拿瑶池国来满足自己的享乐之欲,国家兴亡、臣属散尽、百姓受难,这些对于百相王而言,都是无关紧要之事。
赵黍与百相王只交手过一次,两人根本谈不上熟悉,可是行走在凋零衰败的瑶池国,赵黍透过世间万象,隐约窥见百相王其人心境。
与千寻大蛇那无法餍足的贪欲不同,百相王要求万事万物顺应自己心思运行,如果有人悖逆自己的意愿,他的应对办法十分简单,就是将其消灭摧毁。
即便赵黍经常说,仙道是独私成就,可是像百相王这样,独私之心膨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还是头回见识。相比起同样独私之心十分旺盛的梁韬,百相王内心根本容不下任何事物,完完全全只有自己。
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何当初梁韬登坛飞升,百相王明明身在瑶池国,也要不远万里前来搅局。
对于百相王来说,他与梁韬一同被世人看做昆仑顶峰,这就等同有人超出自己独私之心所能囊括的范畴,百相王注定是容不下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梁韬。反之,梁韬自己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而赵黍的出现,更是大大动摇了百相王的独私之心。赵黍斩断他的一条手臂,不仅是重创其形体,而是先动摇了他的心境。
这种事对于百相王是绝不可忍受的,一个内心只容得下自己的人,当然不可能接受失败。
在赵黍看来,百相王的强大,正是因为他这份不容外物的独私心境,并且伴随百相王本人过去不断胜利,将心境打磨得坚不可摧,反过来也让百相王修为法力不断精进。
所以相比起修仙之法讲究存神炼气、性命双修、次第精进,百相王看似体魄强悍,实则更加注重心境打磨,最终达到心胜于物、超凡入圣的境界。
在大多数修仙之人看来,百相王的修炼之法简直是不可理喻,但赵黍确实能领悟出几分精妙之处。
也正是因为此等独欲之心不断膨胀,所以百相王一身高深修为所呈现的,并非是呼风唤雨、策动阴阳的大法力,而是同样坚不可摧、唯心独运的强悍肉身。
只要心境不失,此身便不毁不灭、万劫不磨,这与赵黍的通达天地、冥契造化全然不同,可以说是近乎相反的两面。
看着祸乱不息的都城,赵黍如今总算是明白,为何洞丹元君说如今的百相王难以杀灭。因为百相王的独欲之心难容外物,相应的,外界之力几乎不可能伤害百相王之身。….
地肺山一战时,百相王心境尚有破绽,而且这个破绽恰恰是因为见证梁韬登坛飞升,百相王自知不足之时所暴露,这才使得受仙家法力加持的赵黍能够将其重创。
可这些年百相王时常闭关,心境磨练恐怕越发坚定深厚,当年赵黍策动三灾尚且不能稳占上风,何况如今?
且不说百相王本就穷兵黩武、为祸日久,他的独私之心无有休止地膨胀下去,终有一日要让天地倾覆,仅凭这一点,赵黍也要斩他。
只是即便如今赵黍修为法力可谓通天彻地,竟然也找不出能够对付百相王的办法。
好在洞丹元君曾提醒赵黍,让他前往西荒河源群山之地拜谒龟山仙母。
离开瑶池国都城,赵黍独自一人向西而行,沿着江河逆流而上,来到河源群山之地。
群山雪峰人烟绝迹,生
灵亦是罕见,就连草木也渐见稀疏。尽管西荒群山高可接天,清气盈沛,却因为生机稀绝,反倒没有修仙宗门安置于此,只有个别修士与大妖的洞府。
可即便如此,赵黍沿着江河逆流而上,还是会在两岸偶尔见到瑶池圣母凋像石刻,其中大部分已被破坏,其余也因为群山雪峰的狂风吹拂,变得面目模湖、难以分辨。
上古之时,江河泛滥、洪波不绝,瑶池龟山仙母曾在西荒河源之地,开辟洞天蓄纳江河之水,以免下游众生受到波及,此等无上功德,龟山仙母受万民顶礼膜拜丝毫不为过。
赵黍没有急于赶路,一路上见到龟山仙母,都会虔诚揖拜、拂去冰雪尘埃。洞丹元君让他拜谒龟山仙母,却没有说具体去何处,也没提如何拜谒,想来又是一番考验。
对此赵黍没有耍任何心机,既言拜谒,那便精诚虔心,敬谢瑶池圣母救世之功,礼拜龟山仙母传法大德。无论是出于世间众生一员,还是玄门仙道后学,赵黍都理应恭敬。
站在一个个凋像石刻之前,赵黍能够体悟到岁月在天地山川留下的痕迹,这些凋像石刻承载了古往今来无数信众的精诚信愿。
可无论是瑶池圣母还是龟山仙母,面对千百年来的凡人信仰,又有多少切实回应呢?在赵黍看来,恐怕是少之又少的,这些凋像石刻并无分灵降附,西土万民就是单纯朝着一堆毫无灵性的土石顶礼膜拜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