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第1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420


在强力的管控下,
当地人嚼槟榔的习惯,自然迅速从人群中消失。
对于本身就没有觉醒族群意识的天竺各地,白玉楼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造这里。
哪怕他们此时拥有5300万人口,也没有让白玉楼感到无法解决。
毕竟这5300万人口,还要分为17个大族群,几百个小族群,简直是一盘散沙中的典范。
天竺是一个散装文明的调侃,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其实天竺这个名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理区域名词,而不是一个国家名词。
……
收到白玉楼和郝建的汇报之后,郑森成立天竺总督区,任命白玉楼为天竺总督,让他着手当地的改革工作。
包括象雄州的安排,也一并交给了白玉楼。
白玉楼计划将143万吐蕃人中的120万人,全部迁入天竺的恒河平原,再从天竺迁移一部分人口,进入南洋和大洋洲。
当然,这其中的工作,肯定是伴随着血雨腥风的,估计至少有三百万人会被清理掉。
另一边。
在象雄州的雅江河谷中。
一支地质勘探队伍,正在驻军和当地向导的帮助下,调查着这里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动植物。
在横断山脉、象雄高原、巴蜀盆地等地区,也存在不在少数的调查队伍。
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上空,一艘飞艇缓缓降落在一片河谷平原之中。
这里只有一个小部落,人口不到两百人,属于哀牢诸部。
很快这个小部落就被控制住,调查人员和50名士兵留下来,又卸下了一大堆物资。
而这个部落的人,除了三个被留下当向导,剩下的人全部都打包带走,送他们去洞庭湖平原生活。
这也是对于横断山区原住部落的常用处理方案,除了少数几个地方,保留城市和定居点,剩下的地方全部清空,作为自然保护区。
调查队伍的带队队长王勃,是一个背着步枪的年轻人,他是地质和水利专业的学者,曾经跟着唐菲林学习过八个多月。
当然他和初唐四杰的王勃没有关系,毕竟那个王勃是大儒王通的孙子,现在还没有出生,而且王通的一大家子早就跟着李唐跑去七河了。
而一旁负责安保工作的士兵,除了常见布袋甲之外,还有5名准备了天灾战甲的精锐存在,哪怕是附近部落敢窥探调查队伍,也绝对没有办法威胁到众人的安全。
王勃测量了怒江的水深,然后又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之后半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调查了附近30公里的河道情况,同时和隔壁澜沧江的调查队伍进行沟通。
怒江与澜沧江中间的山脉中,两个调查队伍在两侧分别完成了定点工作。
然后就是一大批工程人员进驻。
工程队伍先在河道两侧的三体中钻孔,安装铁塔和铁链,紧接着布置了一连串的浮桥,在浮桥中安装了8台水力发电机。
这里的河水非常流量比较大,而且落差不小,对于水力发电机而言,是非常好的安装位置。
而浮桥式水力发电机,虽然效率和上限比不上大坝式水力发电机。
但是好处是工程量非常低,不需要建造水坝,只需要安装固定在河道两侧山体的铁塔,就可以通过铁链固定浮桥,在浮桥上安装水力发电机。
8台水力发电机的总功率是4000千瓦,足够供应工程队伍的需要了。
工程队伍通过飞艇调来了一台非常奇特的机器。
这个机器就是一台类似于推土机的设备,不过车头前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半球设备,这个半球的半径有1米。
当能量储存器插入机器的供能槽之后,驾驶员推动拉杆,顿时车头的半球迅速释放出一股强劲的电磁场。
电磁场作用在前面的山体之中,山体的岩石和泥土迅速被电磁场笼罩住,然后迅速分解成为细小的颗粒物。
一个半径2米的空洞,随着机车的前进缓缓向山体内部深入。
而能量储存器的能量,也迅速被消化,平均每小时超8000度电的能力,以浮桥水电站的发电量,每天只能维持机器工作8小时。
就是这8个小时,隧道将迅速向前方推进了300多米。
同时这支工程队伍中,还有非常多专门修炼了科学武道的工程师,他们利用能量储存器作为真气供应,利用电场合成的方式,改造着隧道的结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