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820

  现在让江澈去找海尔,去找春兰,甚至包括华宝,机会都很小,它们会果断把江澈打发给下一级的经销商。换句话说,江澈就根本不够格拿出厂价。
  所以,古桥是一个机会,那得看接下来安装过程团队表现好不好,对方过来的领导怎么看,还有端老头肯帮多大忙。
  只有这一把做成后,江澈暂时命名为“宜家”的家电城才有资格开始考虑将哪些企业绑上自己的战船,其中一个是现在状况其实还挺挣扎的格力。
  现在的格力距离空调销量连续20年全国第一,10年世界第一的那个格力,还有几年的路要走……他们还没掌握核心科技。
  这期间端老头亲自带人去二手市场买了几台古桥空调供培训使用,他挑的质量好,反正将来游戏厅也是要装空调的,江澈并不心疼。
  第四天,褚涟漪在临州一个新建不久小区以900每平方的价格买下了一套别人刚装修完的房子,这个位置未来拆迁再返还,2017年均价超过7万。
  买房的原因只是因为她不想住宾馆了,租房的时候看了两处都不满意,懒得再看,所以就买了,做决定前后花费不到一个小时。
  有钱人总是越来越有钱这个道理,有时候野蛮到根本不讲理。
  褚涟漪现在手头的钱比江澈只多不少,过去几年盛海的股票市场很好,包括认购证这一环,她没说,但是近水楼台,想来肯定不会错过。
  开始参与工作,也没见她干什么,就是这看看,那聊聊,不管是跟端老头那样的老古板还是下头的混混,都能轻松自在地说上话。
  到第六天,褚涟漪趁晚饭时间核心人物聚齐,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意见:
  “吃完这顿饭,所有人,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去联系各家空调的推销人员,尤其是那些销路暂时不好的厂商,告诉他们,临州市红星第一固件厂有一笔两百台空调的业务可以争取。”
  一桌人除了江澈大部分感觉错愕。
  秦河源问:“这,他们不是已经跟古桥厂谈好了么?”
  “对啊”,褚涟漪说,“试试嘛,而且不是我们试,而是那些推销人员去尝试。成不成都无所谓。”
  判断的依据其实很简单,这笔生意是端老头给牵线的,这边的国企领导跟他说需要一批空调,他热心帮忙联系,事情办妥,觉得做了件好事。
  其实他漏了最重要的一环:给回扣。
  这边的国企领导以为他懂,结果他不懂。
  所以这边采购部门相关领导的不满其实已经很大,而两方企业之间的协议,包括预付款什么的,褚涟漪猜测也可能很随意。
  “那我们怎么找那些推销人员的电话啊?”郑忻峰问。
  褚涟漪笑一下说:“你就当是个锻炼吧,如果这点事都做不到,以后怎么担当一个企业?”
  郑忻峰心说她果然是对我寄以厚望啊。
  吃过晚饭,把郑忻峰单独叫出来,递给他一千块钱,“买火车票,去一趟皖省,找那位董女士,把消息给她,交个朋友。”
  “就这样跑去?再说这边是越江省,人家会来吗?”郑忻峰表现得有些慌,刚出校门,很多事不知道怎么做,也不太敢尝试。
  江澈犹豫了一下,坦诚道:“褚姐说得对,我是应该让你多一些锻炼。这年头的生意就是这样跑出来,试出来的。你要去见的人,也许是这个年代最优秀的销售之一,消息给她,她会自行判断。”
  其实说句实在的,在这个时代,一笔一次200万的单子,诱惑太大了。
  郑忻峰当晚去了皖省。
  三天后,各家销售人员,包括董女士在内,先后走进了临州市红星第一固件厂的大门。
  又两天后,装载200台古桥空调的车队在距离临州市不远停住,对方告知交易取消,定金不要了。
  端老头的家人接到电话,跑来告诉他。
  老头“哐”一下,把手里的零件摔了……
  褚涟漪问清楚情况,说:“这样至少赚了定金啊。”
  端老头说:“狗屁,定金才多少,我厂里那么多空调都给它赶出来,运过来了,这都到城门外了……”
  褚涟漪跟江澈“商量”了一下,转向端老头道:“端师傅,要不这批空调给我们吧,不过只能是出厂价,要不我们负担不起,市场竞争力也不足。”
  端老头错愕一下,“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要做华宝吗?”
  “大家现在培训用的都是你们厂的产品,上手最熟悉,质量也了解……我们可以做古桥。”
  端老头沉吟了一下,从一级经销商的角度,江澈的实力是完全不符合古桥制定的标准的,但是现在东西已经运过来了,难道运回去?
  定金也已经赚了。
  还有,这里有他亲手教出来的整一个安装维修团队,它对于一家厂商的信誉、名气,无疑是很好的辅助。
  “我联系看看。”端得贵说。
  就这样,江澈的三间门店简单刷了刷墙,挂上宜家家电,古桥空调专卖两块牌子,以近乎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进入空调市场……再晚,就来不及了。
  【当日免费配送,免费安装,24小时内上门维修】
  这些在后世看来理所当然的服务理念被印在传单上,急速投向小轿车,高档社区,企业、个体商户……
  与此同时,郑忻峰、褚涟漪一起,尽地主之谊,和董女士吃了顿饭,讨论了一下宜家接下来其他部分家电直营格力的问题。
第一百一十章
站在上一次的分岔路口
  江家服装店里的折叠桌用了一阵后不知怎么总是不平衡,调整了几次都调整不过来,江妈把包装衣服的透明塑料袋折叠成团垫在桌脚下,每上一盘菜,就听一阵沙沙地响。
  江澈说:“妈,你拿本我的旧书去垫好了,这吵人。”
  他的一部分东西已经搬回家里了,隔天开完毕业告别会,中专时代就正式结束。
  老妈扭头瞪他一眼,说:“这是想着书读完了就犯浑?什么时候咱家的书敢拿来垫桌脚了?可不能坏了咱们家读书的风水,你不读了,将来我孙子还要读。”
  江澈心说明明那些大文学家都垫,但是没敢跟老娘争,在江家一直是这个规矩,书是精贵的,不能垫桌脚,不能拿屁股坐,总之不能辱没了。
  菜上好,老妈给江澈舀了一碗老鸭汤,又往里夹了鸭腿,看着他吃,看鸭腿大了他不好夹,就说:“用手拿着,梁山好汉一样吃。”
  江澈就用手拿着,咬住了横着一扯,撕下来一大块肉,满满一腮帮子,嘴角冒油。
  “这就好”,老妈眼睛里水光淡淡,看着江澈说,“妈就怕你去了那边,吃不饱,也没个好吃的。”
  江爸在旁边笑笑,说:“这怕啥,改天我带澈儿去山上,教他几个逮野物的土法子,过去了自己弄肉吃。大老爷们,还能弄不着口吃的。”
  说完他用眼神示意一下,江澈赶忙把另一只鸭腿夹到老妈碗里,接话说:“可不是,那边听说野兔满山跑,鸟啊什么的也都多,少不了肉吃。”
  江妈低头想了想,抬头说:“那你可小心,别逮着了黄大仙。那家伙咱可得罪不起。”
  江妈总是有这种本事,一本正经说出来让人发笑的话,一家人笑过后气氛总算变轻松。
  “对了”,隔一会儿江妈又抬头说,“你二叔今天回来说,他在路上看见小峰了,蹬着个三轮车,给人送那什么……空调来着。”
  看见了?江澈心说怎么这么巧。今上午宜家卖出去第一台空调,郑总心情激动,非要和秦河源一起亲自送货安装,不成想就让二叔看见了。
  “是的,他现在那边做事,好像说是一个亲戚家开的店。”
  宜家对外站在明面上的是褚涟漪和郑忻峰,暂时没分高低,但是两人之间说话做事统筹全局,差距暂时不可避免,谁看了都觉得是褚涟漪的店。
  江妈一下神情有点儿惆怅,说:“唉……也不知道应该说这孩子重情还是笨,好好的铁饭碗就这么舍了,大日头底下踩着三轮车满街跑的,我都怕他熬不住。”
  江妈是认识谢雨芬的,虽然看着自家店不能常来往,偶尔也往唐玥她们那边跑一趟,所以知道郑忻峰为什么留下来。
  “不用替他操心,人现在一个月挣的钱比回去教书多多了……”
  江澈心说一台1P的空调近四千块的毛利润,1.5P的差不多五千,开业第一天卖了7台,还是在民众将信将疑的情况下。
  这情况别说大太阳,估计就是下的刀子,老郑也不在乎。
  “我还想着,这剩下的一个月,让他帮我问问,我也过去打工呢。”
  江澈想做点铺垫,说完这一句心情一下有些恍惚,前世即将去支教前的那一个月,他就是留在了临州打工,之后回家呆了几天,辞行前偷偷将挣的200块钱压在了爸妈枕头下。
  不知不觉,又到这个时候了。
  “打什么工啊,咱家这么有钱。”江妈说这话的底气估计李嘉诚听了都有点紧张,不过下一句能让老李缓过来,她说:“等你去支教,给你带两千块够了吗?”
  “够,太够了,那边哪有地方花钱。”
  “倒也是,要花钱的,咱都自己带着。”江妈说完开始数,花露水、清凉油、感冒药、下火药……她早就都已经开始准备了。
  絮叨起来就停不下来的年纪,江妈开始一直说:
  “毛衣我给你织了两件,寻思再织一件毛裤,怕你不穿。你打小就那样,宁愿冻着也要好看……”
  “过两天等你闲了,妈教你烧菜,好在那边自己弄口吃的。”
  “唉!要不不去了……这铁饭碗,咱就不要了,居民户口妈给你买。就是那样,这书是不是就白读了?”
  不行了啊,再让老妈这么叮嘱下去,眼泪就要下来了,江澈赶忙把碗里的饭扒完,下桌去盛饭。
  捧着冒尖的米饭出来,却看见一家人都端着碗正站在店门口,赶快也扒了两口,夹些菜在碗里,跟出去看热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