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20

  茶寮村口是个坡,从坡底到坡上都是人,老老小小,连正在奶孩子的妇女都来,落落大方抱娃在怀吃奶,站在人前指着江澈议论……
  江澈的一脸茫然和窘迫无措看得村民们很安心。
  “生瓜仔,怂到连个奶娃的婆娘都不敢看,嫩着嘞。”
  男人们笑逐颜开地议论着,心里已经放松了,这几年下来村民们的策略一直没变化,补助要骗,学不要上。
  眼前这个一看就很好骗。
  “那就抓紧时间开始互相伤害吧,完了还有好多事等着咱们去做呢。”同一时间,江澈在心里默默想着。
  先一波“互相伤害”是不可避免的,江澈对于茶寮村这拨人有很清楚的认识,他们不是坏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会回归最淳朴的一面——若不然前世泥石流,他们也不会冒死回头救江澈,一点犹豫都没有,而后多年的相处,接受他,把他当做家人。
  但是放在小事小利上,他们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应该划归刁民,爱贪个小便宜,藏个小心计,耍个小手段,经济上的困难和认知、眼界的狭隘让一些道德细节变得缺乏存在感。
  总的来说大概情况就像你的某个朋友,人本质不坏,值得交,但还是有些时候你会忍不住想骂他一句你个贱人。
  ……
  没做太多停留,村长老谷爷和麻弟扁担不下肩,一路穿过村口人群把江澈带到学校。
  说学校其实就是一间民房,但是盖瓦的,带院的,说高大上点除了主屋还有东西厢房,搁几十年前可以纳两房小的土地主水准。
  对比村里不少还盖着茅草的房子,这绝对足以表达茶寮村的诚意。
  祖孙俩小心观察江澈的表情,见他没有丝毫嫌弃,稍稍宽心。
  小黄竹扎篱笆,爬着吊瓜,院子干净不见杂草,只留了几颗果树,连粗石磨和青石门槛都清洗过。
  进屋也是亮亮堂堂,老谷爷和麻弟守着分寸怕见了财物,搁下东西后拄着扁担说:“那小江老师你先收拾,晚些我们再来。”
  “诶。”江澈把人送到门口。
  往外走了几步,老谷爷犹豫一下,回头,有些艰涩说:
  “动员娃儿们上学的事,小江老师你先缓两天,到时候我陪你去。那个,村里有些糊涂蛋,万一有点什么事,江老师别和他们太计较。”
  江澈笑着回应:“放心,在县里听说了,我这心里有数的,老谷爷。”
  这些情况他前世都经历过一次,哪里会不清楚,茶寮村真正重视教育的没几家,若不是老谷爷早年出过门知道读书的好处,威望也大,只怕这村小早废了。
  “都是穷闹的。”麻弟憨厚地在旁接了一句。
  江澈点头。
  90年代初,学费超级“贵”,扣除通货膨胀,以学费支出在家庭收支中的占比而言,简直贵到难以想象。
  小学一年学费加上书费、杂费,大几十块,不少地方乱收费情况严重。
  而此时我国单纯在农村种地的农民,现金来源主要两条门路:1、交公粮,扣掉各种税费后发的钱;2、杀猪卖肉为主的家庭养殖收入。
  绝大部分这个年代正好读书的农村孩子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过年把猪杀了给你交学费。”
  事实就是这样,不是说人有多坏,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多人能够负担,愿意负担这笔支出。
  尤其是女娃,女娃反正要嫁人所以不用上学的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甚至你免费让她读家长都不愿意——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帮忙干农活了,比如割猪草、拾柴什么的。
  所以江澈前世初到茶寮村,差点被折腾到还没开学就撂挑子。
  这一世的情况江澈当然可以轻松负担孩子们的学费,但是他不准备这么做,因为这样只会把这群人越养越刁,越养越废。
  他可不光是来教书的。
  江澈的理解让老谷爷宽心了不少,黝黑的面庞上皱纹一挤,露出笑容。
  “对了,还有吃饭的事”,他说,“我的意思是小江老师你先在村里各家轮着吃一天,到最后看哪家合胃口的,就选哪家搭伙,你看行么?”
  江澈有口粮,教育局会给支教老师补贴,所以他要选谁家搭伙肯定都会愿意。
  其实自己烧也可以,学校就有厨房、灶台,但是江澈想了想,偶尔烧几顿还行,真要天天烧,他不愿意。
  所以就笑着应了下来。
  把床铺了,剩下的东西就整包搁老木头柜子里,江澈拎了条小竹椅出门,搁院门口坐着,近看曾经熟悉的一切,远眺隐约可见的南关江。
  篱笆墙边头,四个从六七岁到十来岁不等的孩子怯生生地走过来,停在十几步外,拿清澈明亮的眼睛看着江澈,龇牙笑,努力想表达善良但是带点儿怕生。
  “不用怕,都过来吧。”江澈招了招手,笑着主动招呼。
  豆倌、哞娃、杨马良、曲冬儿,这些个都是他前世的学生,后来哞娃死在了那场泥石流里,剩下三个里一个小学读完辍学,两个由江澈亲手送上县里的初中。曲冬儿后来是峡元县历史上第一个清华,上大学后她把录取通知书寄给了江澈。
  “新老师。”八岁的曲冬儿声音清亮,剪着不平整的蘑菇头,眼睛又大又亮。
  “诶,我姓江。”
  “江老师……我们,我们给你螃蟹,还有鱼。”
  孩子们都挽着裤腿,光脚,把一个小竹篓摆到江澈面前,搁下后似乎怕他嫌弃,目光恳切,两只小手不知往哪儿放。
  螃蟹是那种山溪里翻石头抓的溪蟹,其实没肉,拿油盐炸出来倒是嘎嘣脆,鱼也是沟渠里的小鱼。
  “谢谢你们。”这一瞬间,江澈觉得重逢是那么美好,觉得自己若不回来,会遗憾终身。
  拉近距离聊了一会儿天,给四个孩子每人发了两颗大白兔奶糖,看着他们心疼地吮一口,又拿糖纸包住,江澈认真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这头的了,知道吧?”
  “知道。”四个孩子特别用力的点头。
  江澈满意地笑了笑,认真起来说:“现在派任务,你们马上先回村里去说一件事,就说新老师刚说了,之前几年拿了补助又不让孩子上学的,他正在查……准备叫派出所来抓人。”
  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折腾,江澈决定主动挑起“战火”。
  俩眼睛一下张大,哞娃拍着胸口说:“啊,真的吗?那我爹要吃牢房了。”
  江澈说:“当然真的,这是诈骗国家。”
  就这样,新老师来了才不到一个小时,整个茶寮村就全乱套了,村民们其实很胆小,诈骗国家,派出所来抓人这个概念,吓得他们不知所措。
  等到江澈再走在村里路上的时候,看向他的目光就变得多了许多警惕和幽怨。
  “得想办法给他赶走啊,要不咱就被登记上了。”王地宝蹲在墙角,磕着鞋道:“只要是学校没老师,就不是咱们的错,谁说是咱们不让娃上学,咱都有理可说。”
  蕨菜头“嘘”一声,小声说:“听见了。”
  “听见怕个屁啊”,王地宝无所谓地笑起来,说,“他又听不懂。”
  蕨菜头想想也对,于是两个人脸上笑着,开始商量怎么把江澈吓走。
第一百二十七章
幼稚的互相伤害
  王地宝是茶寮村最大的癞汉,没脑子也没大用,所以人倒是没有什么大奸大恶,只是容易自己舒坦却苦了身边亲人的那种。
  好酒、好烟、好吹牛,口袋里但凡有点钱就坐不住,一准三两下糟践没了。
  厚脸皮,另外懒,比如后来流行的一个说法,无公害。他家的粮食绝对天字第一号的无公害,开春别人帮衬着种下去,就不管了,不打药,不除草,不施肥,到秋天连着杂草一起打下来,有几粒是几粒。
  老婆是讨饭路过捡的,最牛逼比他还懒,除了张腿生娃什么费力气的活都不干。
  渐渐的生娃也不费力气了,如果情况没变化,过不久她就会在村头聊天的时候轻松愉快直接把一个娃生在裤裆里。
  回去把娃洗干净了,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叹口气就又给生出来了。
  茶寮村王地宝又超生了,计划生育队来人说要推他家房子,结果发现房子好像已经被推过了一样,东倒西歪千疮百孔……反正罚款是死活捞不着的。
  就是这么牛逼一人物,因为父亲去得早,自称有一个在燕京当大官的亲爹。
  蕨菜头的名字江澈已经不记得了,大概整个茶寮村记得的人都不多,他有个毛病,站下来就喜欢脖子往前伸然后头往下耷拉……看着生像蕨菜冒芽的时候。
  他视王地宝的为榜样,喜欢听他吹牛,梦想着有一天王地宝的亲爹来接他,能带上自己,于是很勤恳地做着他的跟班,一切向他看齐,只是至今还没捡上个老婆……
  有一阵子因为他疯狂想捡个老婆,茶寮村方圆几十里,连讨饭的都不敢路过。
  这俩家伙送上门来,江澈很满意。
  离开后悠闲的在村里转了一圈,顺路把人和事都回忆回忆。
  等他走回家里,发现院子里石磨上反扣着一个竹斗,竹斗屁股朝天,搁了几颗山上采来的绿皮李子在上面。
  弹一下,再仔细听一下,嗡嗡嗡。
  ……
  王地宝和蕨菜头搁坡下林子里躲了一会儿,觉得事情应该差不多了,绕一圈从村口假装刚回来。
  远远地看见有些村里人,大人小孩各顾各的,不像出了什么事的样子,俩人刚有点纳闷,就见江澈热情地笑着,朝自己走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