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0

  “那我马上得回去”,谢兴拍了拍江澈的肩膀,转身跑出去几步,又转身说,“今天我估计没时间,接着你又得回家过年对吧?这样,等你下次来盛海,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咱们喝两杯。”
  江澈点头,说:“好。”
  这顿饭肯定应该是江澈请的,但是目前,他还请不起。
  他身上现在只剩一百五十二块三毛了。
  ……
  在后巷呆了一会儿,再绕回前门,销售厅大门正好关闭,长队依然排出近百米……伴随时间截止,满地都是唉声叹气的人。
  第一阶段到此尘埃落定,江澈首先去剪了个头发,他要跟韩立大师彻底“划清界限”。
  发型是按江澈自己的要求剪的,不说多现代,但是三七分、四六分什么的,指定是没了。
  随后就近找了间稍好些小旅馆,跟老板娘要了两瓶热水,就着脸盆掺冷水简单洗了个澡,把已经发臭的衣服全都换下来,穿上包里带的另一套。
  江澈照了照镜子,很确定,跟之前那个又脏又臭又乱的韩立大师相比,镜子里的人变化很大,自己如果只是在街上经过,不仔细打照面给人辨认,就算是赵武亮,也未必敢认他。
  最后,坐在床上,江澈又一次把旧外套内兜缝的线拆了,取出来之前买的200张白板认购证,加进去刚买的100张,仔仔细细数了3遍。
  这300张认购证就是他在这个马上风起云涌的时代,搏击洪流的筹码。
  “不出意外的话,我可以上牌桌了。”虽然这一刻江澈依然不确定,三套认购证到底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原始资本,周期又是怎样的。
  再一次,将三百张认购证用塑料袋裹了又裹,密密实实地缝进新换外套的内兜。
  江澈从小旅馆出来找地儿吃晚饭的时候,身上还剩一百三十块两毛。
  那两瓶开水,其中一瓶免费,另一瓶老板娘死活要收一毛,江澈说不过她,只好给了。
  街上已经有年味,此时距离1992年的农历新年,已经只剩3天了。
  一百三十块两毛,车费够,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江澈明早可以启程回家过年了——可是这样回去的话,钱怎么办?不说没钱带回去,下回出来的钱怎么办……难道再向爸妈要?
  愁。
  “兄弟,有认购证吗?高价收认购证。”
  一个声音打断了江澈的思绪。
  江澈低头看了一眼,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蹲在路边,手里举着一块纸牌子,上面写着:
  【高价收购股票认购证,单张有登记信息的33,白板35,成套100连号,有登记信息的3500,白板3800】。
  这么算下来,江澈的三套认购证在销售截止后仅仅一个半小时不到,已经赚了2400块,接近工人老妈两年的工资。
  不对,是已经赚了3000块,因为江澈很快又看见了另一个举着纸牌的人,他上面的价格,白板一套4000块。
  挺疯狂的,但是很显然,这点钱连江澈的身上的汗毛都打动不了。
  “怎么样,兄弟,有没有,有的话价格咱们可以再谈……”蹲地上那人仰着头问道。
  江澈摇了摇头。
  “4500,白板,一套4500,最高价了。”他依然没放弃。
  好吧,转眼之间,每套又升了500。
  江澈依然摇头,微笑着道:“对不起,我真的没有。”
  “小兄弟,有兴趣的话,进来里面沙龙坐坐,这里朋友很多。”一名三十来岁,穿着时髦的美艳女人,从相隔不到二十米的一栋大楼的大厅里走出来,挥手冲江澈招呼了一声。
  作为沙龙的实际经营人,这两年来,她看过的玩股票的人太多了,外面这个小年轻要是真没有货,或不懂行,绝对不会是这个表现。
  既然是懂行的,那就该请进来谈。
  江澈抬头看了一眼:
  【王宫饭店】。
  “本身是饭店,不过后面有个沙龙,玩股票的朋友一起聚会交流。”女人笑着解释了一句。
  她说话的同时,夹着皮包的人流不断进进出出,有的神情懊恼,有的春风得意。
  一直到江澈在这个人员不断流动,但是仍随时保持3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沙龙坐下来,安安静静听了好一会儿,他才弄明白:
  原来这里就是盛海与股票相关最大的黑市,之前谈股票,买卖预约券,现在,所有的焦点,都是认购证。
  夜里九点钟,当江澈拒绝无数次询问,离开沙龙的时候,里面的叫价,一套白板的实际价格已经接近一万。
  走出门,路边那个小青年纸板上的价格是,成套5000,单张45——偶有人卖,一张或三五张,卖完拿着钱兴奋不已地离开。
  圈内圈外,两个世界。
  江澈知道自己不能回家过年了,虽然他如果选择现在卖掉认购证回去,可以带回去足足3万元巨款,让爸妈惊喜疯狂……
  但是……那肯定会是最愚蠢的行为。
  “可以跟爸妈坦白了吗?”
  “还不行,现在说了老爸老妈肯定立即逼我卖掉。”
第十七章
第一个年
  很多参加沙龙,驻扎盛海玩股票的人,日常就吃住在王宫饭店。这些人不怕贵,所以可想而知这个免费提供茶水的沙龙其实是多么好的经营手段。
  另外沙龙本身的收益也不小,许多中介费、信息费,外人都不得而知。
  再深一层说,那些信息本身,其实就是最大的财富。
  在这个电脑还没有开始普及和联网的年代,信息的及时获取,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而股票市场,恰恰总是瞬息万变,就连江澈这个先知,也仅限于知道认购证是一个暴富机会而已,就这么多,至于具体细节和数字……一概不清楚。
  这就是江澈不敢离开盛海回家过年的最大原因,一旦回去那个小县城,他就将变成聋子。
  他也想住在王宫饭店,保证消息及时,但是这样的地方显然是眼下的江澈住不起的,他今晚的20块小旅馆都已经是难得的“奢侈”。
  夜晚的街头,灯光昏暗。
  这年代盛海的夜还不热闹,商店多数还都是晚饭前就关门,因为它们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国营或集体商店。
  这时候坐在柜台后面打着毛线,板着脸,懒得搭理客人的店员们也并不知道,就是在这一年,变化会突如其来。
  好不容易,江澈才买了点能填肚子的零食,在夜色中走回小旅馆。
  把装着认购证的外套叠好枕在脑后当枕头,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不自觉地睁着眼睛……
  都说恍如隔世,这回是真的隔世。
  我回来了,站在一个风云变幻、浪潮汹涌的时代路口……再见当年潮。今天,上桌。
  ……
  ……
  隔天一早,江澈就另找了一间五元的小旅馆,把脏衣服揉了揉挂上,出门已经是九点。
  就是这样的时间点,王宫饭店的沙龙里竟然已经比昨晚还热闹。
  “小澈,早。”昨晚已经互相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沙龙的主人褚涟漪看见江澈进来,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她站在柜台后面,化着精致的妆容,长发结了个发髻,显得干练利落。
  她游刃有余而且精神奕奕的照看着一切。
  她能记住每一位客人的名字,会向看起来最寒酸的炒家打招呼,热情而不失分寸,也可以轻松应付偶尔几个新来不懂分寸的家伙。
  这是一个对于九十年代初而言殊为难得的女人,她带着旧盛海的风情和味道,又现代得几乎领先1992。
  “褚姐早,今天人好多。”江澈在柜台外面站了一下,只一下,褚涟漪很忙,一般识趣的人都不会攀谈太多。
  “对,因为有新消息出来了,你去听听。”
  “嗯。”
  江澈找了个地方,在热议的人群外站了一会儿,很快明白了,这一大早的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情高涨,这么着急。
  数据已经公布了,208万张,认购证的销售结果是208万张,距离最初计划的1000万张才只五分之一。
  这里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白板套100连号的价格已经叫到一万五了,而且还在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