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820

  《傻爱国不是一个人,那他背后到底站着谁?》
  《独家揭秘:傻爱国背后的男人,他是盛海滩的股神》
  就连江澈都不得不佩服港城八卦媒体挖掘消息的能力,这篇报道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大错漏地记录了他在沪市封神的几个事迹:
  1、一九九年五月末,沪市最火爆时间,小股神于盛海滩,铁口断一年。协同傻爱国果断离场,成功避过之后半年的颓势以及8.10事件造成的崩盘动荡。
  2、就在这个传说渐渐变淡的1992年末,股神突然归来,在短短两个月内,准确把握九二年末,九三年初短暂的牛市爆发,击破黑庄,获利不知多少。
  3、一九九三年二月中,沪市不断创造新高之际,小股神再次突然抽身离场。据悉傻爱国清仓离场当日,正是目前为止沪市历史最高点。而今沪市,已是一片惨淡。
  这就真的是神化了。
  还好,盛海滩股神身份神秘,文章只提到股神似乎十分年轻,连江澈的名字都没有打听到——毕竟在沪市,也就那几个人知道江澈的真实身份,而这些人,是一窝的。
  后续报道开始进一步浮夸,向《大时代》的电视剧风格靠拢……不着边际。
  《一个人,三天,击碎港股九位顶着股神帽子的著名分析师——问到底谁是股神?》
  《是为名还是为利?他也许只是来跟港城这些‘股神’打个招呼,说句:请摘帽子》
  《他从内地来——盛海滩股神,君临港股》
  “好厉害啊,炒股票,难学么?”曲冬儿放下看了几遍的一堆报纸,她最喜欢看别人夸哥哥了,但是开心的同时,又有些小郁闷,真的三百六十行么?要赢哥哥,好像有一点难了。
  这问题,你让江澈怎么答呢?
  他连实际操盘都还不太会啊。
  报道已经没脸再看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还在幕后藏得好好的,而老彪身上的这份名声,对他来说其实很有利,也许有一天会救他身家性命。
  江澈只想到了这些,他现在还不知道:
  这回蝴蝶翅膀扇大了,他,老彪(傻爱国),站在对立面,现在已经身败名裂的那些著名分析师们,再加上八卦媒体,四方不知不觉协同合力,已经悄然改变了一些东西。
  前世的后来,股市有一个著名的“丁蟹效应”,20年间显灵32次,所谓“丁蟹一出,股市必泄”,意指但凡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播出,恒生指数就会下跌,这一现象从刚开始的调侃到后来股民不敢不信邪,信邪的多了,效应更明显。
  这一世,“丁蟹效应”一样会存在,但是多出来了一个“傻爱国效应”,用调侃的话说:傻爱国叔叔一声口哨,恒生妹妹就开始高潮。
  于是,民众们开始议论和期待,两大效应何时对撞,分出高下。
  ……
  胡彪碇出名了,这位不识字的走私大佬,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些金融圈的重要场合,但是除了保持鲜明风格,一点实际有用的话都没再说过。
  几天后的某个傍晚,老彪回来,交给江澈几份请帖,邀请这个傻爱国背后的神秘人物,参加一场私人宴会。
  “终于来了。”江澈看看请帖上的名字,欣慰地笑了笑,从他让老彪以“在港神秘爱国内地富豪”这样一个复杂形象出现在港股江湖,说那些话,他就一直在等这份邀请。
  郑书记走过来,问:“这是什么?”
  江澈微笑说:“这是真正的圈子。”
第二百八十六章
钟家父子的荣幸
  郑书记目前这一阵的人生乐趣,主要集中在通过变换一个又一个人设,去征服一个又一个圈子,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所以当江澈这么一说,他立即就来劲了。
  “都谁啊?”郑忻峰有点儿激动问。
  “这个,不是太好说。”江澈回答。
  他口中的这个圈子并不那么正式,但是有一项立场很一致,里头的人,有的捐钱建了92年燕京亚运会主体育场,有的筹备着帮忙祖国买退役航母,有的出资数千万援建国内顶尖大学科研所,有为内地自然灾害屡次慷慨解囊的娱乐圈幕后大佬,他们多数热心内地投资和公益事业,甚至有的,还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这样的一个圈子,当然不是现在的江澈能一步踏进去的,那些人,大概会乐于认识一下这个新晋从内地来港发展的风云人物,必要时给予一些帮助,抬他一手,但是并不至于一下就太过重视……
  这回出面的,只是几个他们的子孙辈。
  但是对于江澈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方面的事,不方便说得太细,江澈简单介绍了一下,点到为止。
  “所以,我们几个也去吗?”郑忻峰这么问,是因为他现在港城混了一阵,对这些名字已经有一定的印象和认知。
  江澈想了想说:“都去吧,其实也就五个人而已。”
  五个人里,陈有竖和曲冬儿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剩下郑书记和胡彪碇同时开口:
  “这么重要的人,我去,会不会不合适啊?”老彪这么问,是因为他怕自己到时候待人接物做不妥当,坏了江澈的事。
  “那我这回,来个红三代,怎么样?”这一句,是郑书记问的。
  江澈有些无奈地看他一眼,转回去,先对胡彪碇说:“你就做你自己就好,不用担心,那些人既然找来,肯定已经了解过你。咱们太刻意,反而落了下乘。”
  胡彪碇点头,放下心来。
  江澈这才转回跟郑书记说:“这次消停一点好不好?拿个真实身份,就你上次拿到那个,南关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就很好。”
  郑书记点头,想了想,又问:“那优秀青年企业家加红三代,怎么样?”
  江澈:“……为什么一定要加红三代?”
  老郑:“不加点什么,总感觉差点意思。而且,我爷爷,是真的当过儿童团小团长,给解放军放过哨,送过信的,要不是后来太着急娶媳妇儿生娃,没准现在真就是将军了。”
  江澈:“你爷爷不是算命的吗?”
  老郑:“他老人家一身很多身份。”
  江澈:“……”
  ……
  同一天。
  港岛沙宣道33号,一幢亚洲难得一见的古堡式建筑,名为“Stone
Manor(石头庄园)”。
  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坐在躺椅上,听完三儿子说话,不禁莞尔,点了点头,笑着问:“所以,咱们家预备让谁去?”
  “还没想好,我想着,大概公司里挑个人去就行。”霍真宇回道。
  老人摇了摇头,说:“还是你去吧。”
  霍真宇错愕一下,因为这面子给的,有点大。
  “我刚想了想,好像已经有很久,我没在港岛见到一个这么有趣,而且有能力的内地年轻人了。”老人饶有兴致地笑着解释,然后说:“你有粤省政协的名誉身份在身,出面接待一下这个新晋来港发展的风云年轻人,本也说的过去。”
  霍真宇一听,猜测老人知道的大概比自己更多,忙应说:“好。”
  老人说:“也不必太慎重,主要让他们年轻人去聊,你露个面就好。”
  “嗯,知道了。”
  父子俩又聊了几句。
  霍真宇走的时候,被老人在身后叫住了。
  “对了,打个电话,让你姐也去一下吧,反正就是吃个饭,让她带上Lara。”老人说。
  霍真宇脱口而出:“Lara?”
  “没错,Lara大概现在还不知道呢,她最近每天念叨的小冬儿姐姐,在内地可是一个万千关爱于一身的小名人哦。”老人笑容慈祥,说:“让她们多亲近亲近,挺好。”
  老人手边,放着几份内地寄来去年的报纸,其中一份报纸上,有希望工程阶梯小女孩的组图,另外一些报纸上,有各种关于茶寮的报道……
  所以,那真是个很有趣,很不错的年轻人啊,老人想着。
  至于冬儿凑巧认识Lara这一点,到底是不是那个年轻人的心机故意?以老人所站的高度,自然根本不会去计较。
  因为曲冬儿的身份很干净,很好。
  因为哪怕他就是心机故意,也不是坏事,他能这么去想,不迂腐自大,同时做得自然而不卑不亢,老人反而对他更看好几分。
  ……
  晚宴,江澈几人到场。
  厅内第一时间跑出来一个小女孩,惊喜开口:“冬儿姐姐?”
  江澈身边的曲冬儿一样惊讶了一下:“咦,Lara?”
  两个小女孩先于所有人打了招呼,经大人允许,很快凑到一起,开开心心坐在桌子旁,高凳子上,一起吃甜点,晃荡着腿聊得很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