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820

  孙女突然起身一溜烟跑了。
  林存民看着,突然有点伤心……往旁边小桌上瞅一眼,挑了瓣先前给孙女剥的完整核桃仁儿,扔进嘴里。
  另一边,林俞静站得稍远,眼巴巴看着今年刚下海做生意的小叔叔林平才摊着电话簿,守着电话机,一个个的打,一个个的接。
  看起来似乎没完没了的样子。
  生意重要啊,听说小叔叔起步有点难,林俞静不敢打扰他。
  就这么等了好一会儿,林俞静都已经决定出去找电话亭了,小叔叔终于收起了电话本,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边走了出去。
  “嘿哟,没人接。”
  “还是没人接。”
  林姑娘小脾气上来了,渐渐开始腹黑,“可不是我不肯提醒你……也不是我想看好戏。”
  ……
  江澈等了十多分钟,电话还没有打回来,只好先去了餐厅。
  茶寮人在等他开席,但是说实话江澈现在其实不是很想吃这顿饭……外人太多了。
  这一天茶寮重要人物集体出动,人在庆州。
  消息传出去后,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跟茶寮有生意往来的,或期待有生意往来的各路商人纷纷找来,另外本地和周边县市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也来了一些。
  然后,原本茶寮为江家安排的接风宴,就变成了一锅大杂烩。
  江澈喜欢茶寮,喜欢和茶寮人相处,因为这些人能让他安心,放下戒备变得轻松愉悦,但是其他那些人,显然并不包含其中。
  而茶寮人,显然并没有理解江澈心情,包括麻弟来见江澈的时候,还觉得挺得意——江家来人,接风宴这么大场面,他觉得很有面子。
  另外因为知道江爸是办服装厂的,茶寮人心里其实多少还有点默默帮着铺路的意思在,只是不好邀功。
  一个厅里摆了六张桌子,酒桌文化盛行的年代,很嘈杂,划拳的,劝酒的,争论的……伴随着酒意渐浓,嗓门也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桌面上的劝酒已经不是为了表达热情和善意,而是莫名像一场战争。
  今天喝倒了哪个县市哪一家,喝倒了几个,桌面上谁的表现最好……这些都变成单位里可以拿出来“称道”的事情。
  这些年,甚至有人光靠喝,就喝成领导干部的。
  哪怕身为重生者,江澈也摆脱不了这种酒桌文化。
  脑袋晕乎乎的,他甩了甩头,起身跟茶寮周边市的一位干部碰了下杯,客气说:“感谢领导对茶寮的照顾和关怀。”
  其实他连对方姓什么都没记住,但是话还是得这么说。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永远都是通的,既然茶寮的产品要从人家地界上过,码头生意也得众人拾柴才能让火焰越来越高,他就不能在场面上让对方太下不来台。
  要不然人回头这卡你一下,那烦你一下,虽说事都不至于很大,要弄也不是弄不过。可就是耗人精力啊。他们闲得可以成天就琢磨这点事,可是茶寮没这工夫。
  笑着喝完,笑着坐下,埋头避人,江澈一阵恶反胃心。
  这情况林晋德看见了。
  身为林俞静的大伯,现任茶寮包装厂的厂长,他今晚带着自己的三人组一样也在场,不过跟其他人不一样,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江澈身上。
  “哎哟,江老师。”时机差不多,林晋德起身,嗓门放大到在场几乎每个人都能听清,说:“我这正好厂里有件事,一直找机会想跟你商量……”
  他走过来,大声又说了几句话,接着道:“这里太吵了,要不咱们房间谈?”
  问完转过身,林晋德对后面还在等着给江澈敬酒的一群人解释:“各位不好意思啊,我这给大家败兴了,不过是真有事……怪我,怪我。”
  “这样,你们俩先帮我赔个罪。”
  他把早早预备好的副厂长和主任喊来,端酒迎上后面这群人。
  然后再一片或玩笑,或酒后当真的责怪声中,扶着江澈离开了宴会厅。
  “怎么样,还好吧?你先缓缓。”
  到了房间,两个人坐下,林晋德帮忙泡了茶,像长辈一样关心着江澈。
  “没事,就是头有点晕。”江澈笑着说:“麻烦大伯了。”
  一句大伯叫得林晋德有点激动,就是这种自己人的感觉,真好啊,他拍着胸脯说:“小事,那有我在,还能让你吃亏了啊?大不了我这边倒两个,一会儿我也下去倒了算数。”
  说完这一句,林晋德犹豫了一下,又说:“茶寮在这方面,好像还是缺人缺经验,做事不太周到。”
  江澈点了点头,茶寮人本身的出身就是那样,如今崛起时间又还短,很多场面上的东西做不好,遇事考虑不周,安排不周,都是实情,而且短时间内怕也没有办法改变。
  “真有心思通透的人,今天就不会说出来你们一家也在。再有个懂得说话的人,这场面其实也可以先推掉,而且不得罪人。”林晋德没把自己当外人,坦率说:“就算是应下了,要是有个周全人,也应该能考虑好怎么安排才是。”
  江澈听完点了点头。
  “一场酒事小,我们家也没太大关系,反正也不会常来。”摆手没敢接林晋德的烟,他说:“问题茶寮现在少不了方方面面的打理各种关系,尤其各级各处政府方面。但是庄民裕职位高了后,不管从时间还是身份上,其实都没办法再参与太多,顾不全……”
  说到这儿抬头,江澈真心问道:“大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给我推荐吗?有,咱高薪礼聘一个,不用每天上班,就帮忙指点打理这一块,顺再手教一教茶寮人。”
  同样是喝了不少酒,心思直,林晋德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还真有一个。”
  “谁?”
  “我的老父亲。”举贤不避亲,林晋德顿了顿,为难说:“不过估计请不动,我和我们家下海那个老三其实都动过心思,也问过,但是老头都推脱了,不愿意出山。”
  “你的老父亲……”江澈晕乎乎嘀咕。
  “嗯,怎么了?就是静静的爷爷啊。”
  “啊?”
第四百零一章
两个臭棋篓子
  政府官员或国企领导退休后到私企挂虚职,不上班拿高薪,甚至占干股,这种事不少见。
  而且这可不是特殊国情……国外也一样。都是正常现象。
  人凭什么拿这个钱?
  第一有个词叫“人面”。人面广了,事情不管到哪儿都能帮忙寻着人,都能说得上话,这种人自然会有人愿意供着。
  第二有个词叫“门道”。门道摸不着,又没人指点的话,很多事情哪怕你有钱有心思,路子一样是走不进去的。
  非但不得其门而入,还有可能连踩连错。
  在此之上,再如果这个人还能在具体事务上帮忙出谋划策,做个智囊,就更是难得中的难得了。
  茶寮需要这样一个人,尤其在江澈本身并不常在的情况下,这种需求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不然茶寮接下去的路,就会多很多麻烦和曲折。
  所以如果没有林存民的存在,江澈这次事后其实也会安排去找这样一个人,去找个“官”字来开口。
  当前社会生态就是如此,哪怕作为一个重生者,哪怕内心有一部分并不那么认同,江澈一样无法让自己化身“至清的水”,实际他也从来不这样强求,他只是想过完年开始稍微高大上一些而已。
  如果这个人可以是自己人的话……再好不过了。江澈想着。
  林晋德的父亲林存民,也就是林俞静的爷爷。
  人是家道中落过的,见过最低处又翻起来的,虽然一生“仕途”(权且叫做仕途)终点只是庆州市政府办公室,准确来说连个官都不是,但是历程履职之多,涉及面之广,实属罕见。
  积累下来首先是历练,既和小农商贩打了诸多交道,也见识过罪徒恶犯,还招呼过各级领导乃至大员。
  有这样的历练在身,哪怕只是个双商平常的人怕都足以渐渐不凡,何况老头自己本身就不简单。
  其次是心性。磨练这个词,一个“磨”字,本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再次,才是“广到没边的人面”和“事事门儿清的门道”。
  “佩服。”
  听完林晋德对老父亲生平的简单介绍,包括他自身的经历,对子女的认知、判断和安排,还有几例当时只觉平常,等到经事经年之后才见真功的言传身教,江澈只有这两字感慨。
  除此之外,“挺想见见老人家的”,他对林晋德说。
  江澈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
  前世今生,江澈自然都听林俞静提起过她的爷爷,而且不止一次两次,但是林姑娘的讲述,几乎永远局限于爷爷有多么多么疼她。
  所以,前世后来的老爷子该是多么的……
  江澈没办法再想下去。
  还是实际点,看眼前,他跟自己说。这一世还没见过面,但迟早是要见的,江澈本身内心也想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