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820

  张杜耐不知怎么接,但确定是开心的,就傻笑一下。因为来自农村的关系,做多了农活,他虽然个小但是确实有点儿身材和气力。
  “看来我真是老了。”他不要接话,潘捷自己又说了一句,说话间接了张杜耐手里的杯子。
  “没,不老,是……是我走得急了,还有因为潘老师穿了高跟鞋的关系。”张杜耐连忙说。
  说到鞋了,他就低头看了一眼。
  但是潘捷脚上已经不是那双高跟鞋了,而是一双红色的拖鞋。但是黑色的丝袜还没来得及脱,就这样裹在拖鞋里。
  “看什么,不臭吧?”
  “啊?”
  “没事,你坐一下,瞧你这一身汗湿的,我拧条毛巾给你擦一擦。”潘老师家的水龙头在厨房,她进去一会儿,拧了一团毛巾出来,递给张杜耐,“擦一擦再走。”
  “啊。”张杜耐木木地接了。
  “我也热坏了。”做完这个,潘捷说着又回去厨房。
  张杜耐想了想,把毛巾铺在脸上。
  那毛巾有一股特别的幽香,他擦了脸,擦了胳膊,忘了尴尬解了几颗衬衫衣扣,把胸膛和后背也擦了。
  擦完他才意识到尴尬,怕汗味臭了潘老师的毛巾。
  “潘老师,潘老师……我洗下毛巾。”
  张杜耐拿着毛巾走到门口轻声喊了两声,厨房里只有哗哗地,大股自来水打在铁质脸盆里的声音。
  张杜耐探头看了一眼,走进去。
  他没再出声……
  潘老师并没有发现张杜耐进来了,她正在洗脸,长发束在脑后,仰着头,捧着毛巾擦过面庞,在脖子上仔细擦了擦……然后似乎惯性的,又擦了一把胸口衣服开领的部分。
  张杜耐就这样站在她侧后方看着。
  他觉得自己会窒息死掉……除非他走过去,从后抱住她,抱了,应该也会死掉。
  张杜耐的脚开始往前,是那种豹子突袭前的宁静脚步……
  ……
  “你先别哭,具体怎么样,潘老师怎么说的?”
  江澈拿着电话,躺在一个小宾馆里,这地方是组织方临时给他们几个来回不太方便的志愿者保安找的,离场馆很近,又小又破,住了不少各地来参加广交会的人员。
  因为之前和爸妈一起吃饭,回来得最晚,他反而单独占了一个房间。
  正准备睡觉呢,就接到了张毒奶的电话。
  “潘老师打了我一个耳光……她说这次不会告诉学校,说,人要能控制自己,才称为人。”张杜耐在电话对面说:“江澈,我想退学。”
  “……不用吧。”
  “没脸读了,我,我想去找廖敦实和童阳他们,找份工作。”
  “可是你跟他们不一样,你不适合。”江澈说:“而且这事虽然你错大了,也还不至于退学……你能考上大学不容易,我相信潘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另外你怕了也好,正好可以收收心,好好读书。”
  “我……”
  “没什么好你,我的,青春期犯点错,后果只是这样,已经很好了。”
  江澈以一种道貌岸然,人生导师的姿态开导完毒奶同学,挂上电话,说:
  “卧槽,太生猛了……真心太生猛了。”
  “果然还是蔫货猛起来最生猛啊。”
  “话说到互联网时代,这种事反而少了……果然还是堵不如疏啊。”
第五百四十九章
混出来的同学
  从法理的角度,蔫巴巴的老实孩子张杜耐做了一件很恶劣的事,尽管没成,合也该死。
  但是要说这事当真多么骇人听闻,实际也不至于,在任何一个时代,像这样由压抑和某种程度上的无知所引发的一时冲动,其实都不罕见……
  越是落后,越是无知,越是不能提的时代,这种事情其实反而越多。
  这时候纯真的更纯真,炽热的更炽热,堕落的更堕落,野蛮的更野蛮,黑暗的更黑暗。
  1994年。
  有一本去年出版的小说正当风行,而且是到了那种只需说一个书名,或作者名,男人们之间就心领神会,忍不住相视猥琐而笑的程度。
  这本小说叫做《废都》,出自作家贾平凹。书中对于部分情节和心理的描述,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甚至略变态的地步。
  除此之外像陈忠实前两年出版的《白鹿原》,以及莫言这一时期的一部分作品,相关内容也都写得细致、浓烈、大胆而充满野性。
  对了,这个时候《白鹿原》的稿费是千字三十元。
  莫言倒是靠写电视剧发了笔10集15万的大横财。
  写字这一块儿,大概京圈的王朔最赚钱。
  江澈现在只要和衣躺下,就会想到张杜耐的事情,年轻的男孩,成熟的妇人,洗手台,脸盆落地,水裹着泥灰在粗糙的地面上缓缓淌开来。
  “娘的,青春期(8-24岁)就是不好,随便有点刺激就见天跟牲口似的。”
  江澈没睡意了,爬起来出门预备逛一逛,凉一下。
  下楼,楼梯下旅馆老板自己住的房间里传来声响,还有说话声,一群志愿者“同僚”还有部分旅客,十几个正满满当当挤在小房间里看录像。
  江澈心说娘的个,今天的孤单小旅馆,还就摆不脱了是吧?
  “你看么?”有人抬头问。
  “什么片?”江澈说。
  “没啥好片,老板这总共就三个带子,现在放的是一部很老的苏联片,叫《第四十一》……来吧,反正没事做,刚开始放呢。”
  这电影名字似乎什么都不能说明,苏联,苏联不出“那啥片”吧?
  大概是文艺片,江澈想了想,说:“那也好。”
  他进门立即有人腾了位置,递了烟,电影真的很老了,而且已经放过了开头部分。
  “苏俄内战,女红军看守一个白军的男俘虏……孤岛,孤男寡女。”有人介绍完剧情回头看江澈一眼,眨眼意思你懂了么,懂了就一起期待吧。
  还有什么好说的,这故事背景设计的已经够太刻意了!
  剧情走向果然也没出所料,一对男女先是敌人,互相敌视和防备,然后开始调情……终于成了一对情人。
  但是情节本身,却出人意料的有趣和浪漫。
  女红军和男俘虏,她叫他“蓝眼睛”,他叫她“礼拜五”。
  转折出现在电影最后,某一天,海里突然出现了白军的兵船,男俘虏跑去喊救命,被神枪手女红军一枪干掉了。
  电影结尾,女声合唱背景音乐下,女红军抱着男俘虏的尸体哭泣。
  房间里稍稍沉默了一会儿。
  “还哭个屁啊。”其中一个人愤怒地说:“这女人真特么狠心。”
  有人说:“就是。”
  有人说:“爱情哪里大得过革命?!”
  “不是啊。”另一个人说:“说实在的,我们只见女的打死了男的,却不知真被喊来了白军的兵船,女的会不会死。那男的能保她?我想他至少是没替她想过这一辙的。所以,其实没什么对错好讲。”
  “倒也是,其实就算这天白军的船没出现也没用,只要有一天离开这座岛,他们就没法维持这份关系。”
  一片议论声中,江澈先离开了房间。
  据说这故事很多人看了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江澈的理解,很简单:爱情,先得有一座孤岛,哪怕这座岛只在两个人心里。
  这座岛褚涟漪有,她本就是孤独的。
  至于林俞静同学,大概世界之大,都是她的岛吧,因为不管世界多大多嘈杂,她所看着的,听着的,其实都不多。
  ……
  回到房间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