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820

  “是的。”江澈说。
  简单的对话就这样结束。
  现场的气氛比之刚才更加悲壮了些,人们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条件,使得即便宜家都已经这样了,江澈还是选择拒绝?甚至砸东西?
  这样,再简单而又轻松地联想一下:宜家现在分明正被进口品牌联手针对啊。
  线索好像越来越清晰了。
  一片沉默惋惜中,江澈再次开口。
  “既然各位暂时没有问题,不如由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好啊,江总你说。”
  “这件事大概有些记者朋友已经听说了。”江澈的故事开头,语气和缓,说道:
  “两个多月前,珠海南山,一家外资电子厂。
  金姓韩国女老板进入车间,发现有工人在她规定的十分钟休息时间内趴在工作台上打瞌睡,有工人上厕所……
  金老板认为这违背了她的规定,当场暴怒,要求车间全部200多名中国工人排队集体向她下跪。
  一名女工不跪。金老板上前按着她跪下,说,现在不跪,就跪一整天。
  那名女工跪下了。
  还有些人不跪,金老板说,不跪的一律开除。
  于是,人一个接一个,跪下了……
  到最后,全场200多名中国职工只剩下一个人没有下跪,我让人打听过他的名字,叫做孙天帅。
  当时他的月工资,是一千三百元……一千三百元。
  金老板问他,你为什么不跪。
  孙天帅说,我不能给你下跪。
  金老板最后一遍说,不跪你就会被开除。
  孙天帅放下工牌说,就算开除,也不能跪。
  谢谢,我的故事讲完了。
  我想我们没有立场去指责那些选择下跪的人,因为生活是一件太艰辛的事情,一份外资工厂的高薪工作对他们来说,也许意味着一整个家庭的生计。
  但是……总要有些人选择不跪。”
  平铺直叙,不加任何修饰,任何语气,江澈在一个简单的个人态度后讲完了他的故事。他把这里头的各种意味,都留给了在场的记者们自己去感受。
  良久,无人说话。
  直到一双双眼睛渐渐都看向江澈。
  江澈才又一次次开口:“其实这件事,我在昨天晚上的宜家中层以上集体会议上已经讲过一遍了。当时讲完这个故事,我问了到场全体宜家人三个问题……我当时得到的回答,就是我刚才给那位外国友人的答案。”
  “所以,是哪三个问题啊?江总。”有人好奇。
  江澈看他一眼,问:“黄土高原,会不会下跪?”
  这是第一个问题,江澈问得有些突兀,台下许多人反应不及,都先愣住了一下,当场只有颜月舞一个人及时做出了回答,她说:“不会。”
  江澈点头,“那昆仑会不会下跪?”
  “不会。”
  这一次回答他的人变得多了很多。
  “那长城会不会下跪?”
  “不会!”
  这一次,现场包括台下的记者,台上的宜家工作人员,几乎是所有人一起回答。声音整理响亮。
  “答案跟我昨晚得到的一样,谢谢。”
  一声谢谢,江澈就此结束了他的发问。
  宜家受到外国资本的迫害,这是事实,如果不是江澈在自知起步阶段犯错后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一回的后果,其实难料……
  所以,江澈说得问心无愧。
  现场再次暂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因为虽然刚刚的这个过程,从讲故事再到发问,江澈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确说到自己。但是记者分明都听见也看见,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答案。
  “宜家江澈,不跪。”
  ……
  作为主持人,孔德成等了一会儿,主动开口:
  “民族工业暂时的落后是事实,是我们都不能否认的。
  企业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是,我们应该追责,应该高标准,严要求,不管对曲氏还是宜家,都是这样,否则国产家电的质量永远不会进步,永远比不上进口家电。
  但是,宜家组织了69家中小家电企业,三个月时间,做了五站扶植推广,其中有一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在其中一站出了问题……
  何至于这样集体赶尽杀绝啊?!各位。”
  孔德成说完自己沉默了一会儿,但是情绪非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似乎有些爆发。
  “要是这样,将来还有谁,敢伸手去拉那些困境中的中小企业一把?”孔德成伸着手,裹着憋屈,大声问着:“还有谁会这么傻?还有谁会愿意当这样的冤大头,吃力不讨好?还有……”
  无人应答。
  一片死寂。
  因为之前跳得最欢的,不知不觉在赶尽杀绝的,就是在场这些记者了。
  “我啊。”
  死寂中,一个略嫌平淡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看去。
  江澈目光扫视台下,说:“我啊,只要宜家还活着,明年,中小家电企业扶植推广,我还会做。”
  这不是虚言,早在前天和郑忻峰说这次的目标的时候,江澈一共说了五点,其中一点就是说的,想给因为家电产品关税将要大幅下调而士气低落,怨声载道的国内家电生产商打一剂强心针。
第六百一十三章
隔山打牛
  三个小时的发布会,退场时间占去一半还多。
  就是这样,江澈这个主角全程也没说太多话。他的话算起来甚至还没有负责推广活动的那位宜家经理多。
  期间有过四次微笑,没有过明显的低落情绪,也没有哪怕一句高声和激昂的表述,更没有任何明确地引导性用语。
  但是,所有线索都铺开了,情绪,也都在那了。
  台下记者当中其实有人手上的大哥大就没怎么挂断过,李泊联系了一个今天到场的徒孙,就这么在电话里断断续续听完了发布会全程。
  “这大概是我近些年来,在社会层面各种新闻采访里,所见识过的最强控场了。”
  到这会儿,燕京自家的客厅里,一直专注的李泊才终于转头颇有些感慨地对身边的儿子说道。
  控场这个词可浅可深,而江澈做得太过无形……儿子怕理解不足被老爸嫌弃,就只笑着点头,不乱接话。
  李泊也没解释,而是又说道:
  “有人家柴房连院子烧着了,火势阻不住,眼看着就要烧到主屋,哭天喊地去救火。这混小子不一样,他扔一些个土豆番薯进去烤,想着要找谁来赔,再趁机团结村邻……大概还不止。”
  “那,他怎么保证主屋不会被烧毁?”儿子终于忍不住困惑,插嘴问了一句。
  “是啊,但这你问我,我又问谁去……我也不知道啊。”李泊摇了摇头,突然抬眼看着远处,说:“可惜了,这小子才22岁,还太早,否则我都想要厚着脸皮上门,求为他的传记执笔署名了。”
  说完老头笑了笑,他的意思大概并非故事不够多,而是时机还不适合,人还正年轻,锋芒才初露。
  父亲亲自给一个商人写传?儿子想着就说出来,“那是他的福气才对。”
  “哈哈……我是怕人生匆匆,不及见他将来更精彩处啊。”李泊笑着感慨。
  身旁儿子忙说:“爸,你看你,放心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到时候我给你打下手,他要是不让咱父子俩来写,咱们就写文章骂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