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820

  “咳咳,他们那是不懂,只知道我赚钱了,不知道我到底多牛,多可怕。”
  “你很牛很可怕吗?”曲沫笑着打趣问。
  郑忻峰:“那是当然,青云双骄啊,多可怕都不知道。”
  “对哦,那江澈要当伴郎吗?我记得你说三墩结婚的时候他就当了,再胜利结婚那回,也得算是当了吧?可我听他们说当伴郎伴娘都不能超过三回的,要不然……”
  郑忻峰用力点头,“所以啊,我坚决地,不让他当。让他有多角落待多角落。”
  ……
  1996年上半年,青云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郑忻峰的婚礼。
第六百五十八章
宾客
  老家摆酒的第二天,郑忻峰爷爷的坟前,一身精致打扮的曲沫双膝跪在夜雨后稍嫌泥泞的黄泥里。
  “爷爷,我叫曲沫,是您的孙媳妇儿。”
  “谢谢爷爷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小峰。”
  “听说您因为供小峰读书戒了酒,但是爷爷,咱喝一杯吧,我想敬你。”
  “对了爷爷,您会算命测字哦,我听小峰说,您可厉害了,会的很多,是十里八乡都服气的一个人。”
  “……”
  跟老人说话,姑娘学会了絮絮叨叨,哄老头开心。
  坟前酒水渗透进地面。
  他厉害个蛋哦,明明就是为了供我读书,到老学的坑蒙拐骗,郑忻峰这么想着,站旁边安静看了一会儿,听了一会儿,觉得这辈子能有眼前这个女人作伴,很幸运,也很足够了。
  隔一会儿,他也跪下了,跪一下改坐,拎着酒瓶子顽皮笑着,像个孩子,调皮地跟老头打趣:
  “这可是茅台啊,老头,没喝过吧?哈。沫沫还想说带洋酒给你,我说那玩意你哪喝得惯啊。”
  “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啊,老头。孙媳妇儿漂不漂亮?人还伦敦帝国理工毕业的呢……”
  “算了,你肯定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我原来都不知道。现在竟然娶了一个回家……还是被赖住了,摆不脱,没办法才要的。”
  郑忻峰说到这被狠狠地瞪了一眼,曲沫扬手作势要打。
  “老头你看,你快看……你这孙媳妇儿装得乖巧,其实凶的嘞。”
  “……”曲沫还真就不敢打了,气愤又委屈,无奈地苦笑起来。
  郑忻峰得意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远远近近连绵的山峰,转回来,继续说:
  “还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要走出这片山……不然就打死我。老头你也想不到吧?我能走到这么高这么远。”
  “老头,在天上看着我啊。”
  这天下午,郑忻峰和曲沫就离开了老家。
  “那爸、妈,我们在深城等你们,隔一阵子,会有人来接您俩。”临行前,曲沫跟郑忻峰爸妈交代。
  “要是这回大哥、二哥再喝醉耽误事,你们就自己来。我没工夫跟他们这样折腾。”
  郑忻峰在旁有些无奈地补了一句。
  此时已经是1996年的2月底,关于4月的那场婚礼,郑忻峰和曲沫还有很多事要忙。
  譬如名单拟定,行程安排,以及重要宾客的邀请这些,很多都要他们俩亲历亲为,别人帮不上忙。
  3月份江澈回校上课。而郑忻峰忙碌许久,好不容易把婚礼相关的事情大体安排妥当。
  接下来的这个4月,会有至少两架包机从粤省飞往华北,一架自广州起飞,另一架自深城起飞。
  别看是这种排场,实际除部分自己人外,粤省这边受邀面并不算很大,而受邀者大体非富即贵。
  其中比较穷的,比如马华腾、丁三石……
  不论是家电行业的圈子还是奶业,乃至其他行业的朋友,大多对这一行的目的三缄其口,至少对外如此。总之就是不公开议论,私下说得欢。
  登峰郑忻峰为什么会选择在一个那么远的地方举办婚礼?
  有人说:他不本来就这样么?本来就一直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可以揣摩的人,总爱做些让人看不懂的事。
  其实在这些人,尤其家电行业内的人来说,这件事并不难理解,更不难想通和体谅——作为同行,他们一向知道曲光山的性格和近乎顽固的思维方式,也知道后来的那些事。
  据说那有几天,曲光山在家闭门震怒,觉得自己被女婿戏耍了,他原本希望这场婚礼能悄无声息一些,至少在粤省尽量如此。
  但最终,老头并没有反悔。
  其原因之一,毕竟他现在已经在做零配件加工了,业内太多人的面子,不好都不给。
  有人说那些家电业的大佬卖的是郑忻峰最好的兄弟宜家江澈的面子,其实也不完全是,须知,1992年宜家郑总跑遍全国的时候,这些人认识他远比认识江澈更早。
  原因之二,终究是女儿出嫁,父亲的心难免多出来一些柔软。而郑忻峰给曲沫的这场婚礼,不论排场还是面子,实在都比曲家鼎盛时期所能给的,还要大。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脸面?!
  只是因为曲老头顽固,不能说罢了。要是换一个上道些的岳父,人估计早乐开花了。
  南方除粤省本地外还有一些人会去,比如登峰的一些大经销商,再比如吕山根一家。
  还有曲沫最好的闺蜜,游明羽自然肯定会去,而且她还帮她的老板,带了一份礼物。
  椰树集团的王光兴也会去,而且“大方”赞助了婚宴的饮料,郑忻峰跟他要广告费,他不肯给。
  此外,临州也会飞过去一批人,包括宜家的一些老同事,唐玥几个,大招团伙的部分人……
  还有江家人,毕竟郑忻峰还是江爸江妈的半个儿子。
  时至今日,江妈在电话里听到郑忻峰要结婚的消息,依然会在感慨的同时念叨起当初那个突然自己跑来,扎着红色月子带在江家第一家服装店门外帮忙揽客,霹雳舞一跳就是一整天的少年。
  这个红包,估计大了。江澈有点儿心疼,他自己的打算,应该就跟大家一样,包个一百块来着。
  地域往北,宾客邀请名单上就是陌生人居多了。
  这个“陌生”的界定,有些复杂。
  首先是一些通过宜家门店接触到的当地地方官员。在一个招商引资大过天的年代,不论是宜家的面子,还是登峰的面子,他们都很乐意给。
  然后是临近的内蒙周边。一批畜牧业的老板,还有奶业的同行。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没跟郑忻峰实际接触过,剩下的,也多数都仅止于在商业或会议场合,有过寥寥数面之缘。
  但是请帖送到了,他们得接,因为结婚的这个人,是登峰郑忻峰。
  这场婚礼在他们的眼中,很可能是登峰乳业寻求奶源地,开拓新市场,战略性北上的前奏。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表面功夫至少都要做足。
  总之,如果有人闲得慌算上一算,这场婚礼到场人员的总身价,应该会是一个极骇人的数字。
  深城,登峰。
  “那个,她,要不要邀请一下啊?”办公室里,似乎由于了很久,曲沫终于还是问了。
  “不了。”郑忻峰说:“我不喜欢这种矫情,因为没有意义。”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误会
  郑忻峰的婚礼定在4月19日。
  然而茶寮的一拨人出发很早,他们4月初就启程了,打算自己一路旅游,走走看看地过去。
  大概得算是休假吧,这三年多,茶寮人都快忙成陀螺了。
  其中像老谷爷和根叔这一辈人,他们对于人生当中有机会亲眼看一看天安门的渴望和那种情感,是很多后代人难以完全体会的。
  就比如茶寮至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1976那一年,满山竹子都开花,枯死了一片又一片,是国殇大丧。全村人都哭了。
  曲冬儿自然也有跟着去。郑忻峰一早跟她说了,得去给新娘子捧婚纱,有大红包。
  对于一个在庆州学校里,几乎大部分老师都在建议她十三岁初中毕业去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来说,也许呆在教室里多上半个月课,还真不如出去走一趟。
  再哞娃上学期考了四年级第一名,还拿了县运动会的跑步冠军,也被允了出来,和带娃的柳校长一起。
  将军已经迫不及待提前问了,“这回我家三墩会来吧?”得了肯定的答复后,就欢喜得一夜夜辗转反侧睡不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