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2470

  踱了两步,他忽然停了下来,双眸金光一闪,本是温和沉静的面庞顿时煞气云集。
  幽思满怀,呆呆出神的谢晓兰顿觉呼吸一滞,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无法吸入体内,浑身血液似有倒涌之势,难受得紧。
  萧月生微一伸手,一抹碧光飞至他的掌心,本是悬浮于灯笼之侧的玉佩显现,静音结界自然停止。
  “什么人!”李无风的沉身低喝传入舱内,随之而来的是湍急的河水之声,哗哗的破水声,一听便知是数只船桨在急促的划动,周围又恢复了原来的喧闹。
  “哼!”李无风冷哼一声,如紧绷至满月之弦乍然而放,撼人心脉,便觉船身一晃,随即啪的一声,物体落水声传至舱内,令萧月生面色稍霁。
  谢晓兰重重吸了口气,本是雪白的面庞已是似红似紫,周围凝固的空气仿佛重新获得了自由。
  不必猜测,她也知道这种诡异的情形定是出自那个冤家之手。
  她的武功在萧月生面前虽不值一提,但放诸于外,却是惊世骇俗的高手,舱外的情景虽未亲见,仅凭听觉,她已能知晓十之八九,通过呼吸声,便知有两艘船,船上各载着十几个人,皆属高手之例,通过各人的位置,便只这是两艘大船,它们正停在自己船舫两侧,成包夹之势,倒像是两个大人夹击小孩一般。
  “启禀庄主!有人前来找麻烦,不知该如何处置?”李无风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的传入舱内。
  “杀了!一个不留!”冷如冰珠的声音即使是李无风亦心中微泛寒意,从未见到庄主这般杀气。
  萧月生虽坐于舫中,对舱外的情景却看得一清二楚,他们追杀眼前的佳人,一群男人,竟苦苦追杀一个弱女子,让他本是有些烦躁的心绪陡升了几分怒气,再加之先前死去那十一人的所作所为,他闻听李无风的请示,自然杀心大起。
  “是!”虽然心中微寒,李无风仍是毫不迟疑的应是。
  谢晓兰本是紫红的脸色渐渐回复雪白,此时又觉空气中冷意逼人,冷气刺骨,直入心中。
  谢晓兰见到对面端坐那人面沉似水,便知他心中大是生气,他生气的情形,倒是极为少见,以往即使自己对他冷嘲热讽,也未曾惹他动气,只是微笑面对,他是在包容自己的任性吧?!
  舱外,李无风迎风而立,对身侧的孙大娘笑了笑,道:“庄主下了必杀令,小人只能执行,大娘勿怪小人心狠手辣才好。”
  说罢,自怀中掏出一把绣花针,在微蓝的天色中,仍能见到其闪闪的银光。
  “这些贼子死有余辜,老身恨不能杀得他们一个不留,李公子能出手,老身唯有感激!”
  孙大娘说了两句狠话。随即她复又柔和一笑,看着他手中的银针,她心下疑惑,这些是他的暗器?却也太过小气,这枚银针打入人体,除非是生死大穴,否则无异于搔痒。
  李无风见到她的表情,也不多说,面带柔和的微笑,两指轻拈一枚银针于食指与大拇指之间,漫不经心的一甩,银针顿时消失不见,两指轻拈,宛如梨园旦角的兰花指,极为优雅,只是在一个大男人身上出现,便有几分别扭之意。
  如有少林高手在此,定会惊叫:“拈花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拈花自在一笑,便是对世间的一切了悟与智慧。
  银针一闪即逝,肉眼难见,孙大娘虽然小无相功极为深厚,仓促间也无法看清银针射向何处,她看了看不远处两船上凛然而立的四位玄衫男子,他们眈眈而视,在微蓝的晨色中,迎风而立的他们俱是双目精芒闪闪,与东方天空中闪烁的启明星堪有一比。
  李无风手上未停,面上泛着自在微笑,从容自若的右手轻拈,手腕轻甩,银针飞射,消失无踪,孙大娘凝神注视,小无相功运转周身,终于发觉银针竟是射向不远处的水面,水下竟有人!
  此处水势颇为湍急,不远处渐渐浮现一具人体,随着河水迅速的往下飘去,孙大娘一看其玄色短衫,与两艘大船上站着的四人相仿,怪不得他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虚张声势,却原来是声东击西之计!这帮贼子确实有几分真本领,有人潜在水下,竟瞒得过自己,幸有李公子,否则难逃落水之难。
  李无风轻拈手指,又是一针射出,看到孙大娘看向自己,又注视着银针,他收起那般自在会心的微笑,换之自己的真诚笑容,掂了掂左手中那一把银针,笑道:“小人的功力不济,只能施展银针。”
  “为何不用铁针?这般太过浪费了吧!”孙大娘虽惊于李无风的功力之高,表情却是带着几分取笑之意,“李公子真不愧是观澜山庄的人,极肖你们观澜山庄之风!”
  观澜山庄的奢华,外人根本觉察不出,而孙大娘陪小姐常去观澜山庄,自然是知晓一二,心中只能咋舌不已。
  此时南宋货币仍是铜钱,白银稀少,仅用于朝廷赏赐或结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两贯,即相当于两千个铜钱,大约能买近五百斤米,一个县太爷的俸禄,折算起来,也仅是二十两左右罢了。
  李无风这么一把银针射出去,怕是二三两银子丢了出去,足够平常人家一年的开销。
  李无风右手又拈起一枚银针,脸上的微笑却变成了苦笑,手腕一抖,银针消失不见,孙大娘知道又有一条性命被结果了。
  “大娘以为这是山庄的银针么?”李无风停了下来,苦笑着问。
  “哦?”孙大娘好奇陡盛,撩了撩被河风吹落的一缕青丝,有些惊诧的问:“难不成是你自己出银制做的?”
  他们两人对两旁大船上虎视眈眈的壮汉视若无物,看也不看一眼。
  李无风看了一眼船舱,点了点头:“正是小人自己所造。”
  孙大娘仍是明亮的双眸陡然睁大几分,仔细扫了他几眼,不由捂嘴笑道:“你的船莫不是黑船?”
  她风姿嫣然,带着成熟女子的风韵,举手投足间,有着撩人的风情。
  也难怪她有些疑问,李无风操此贱业,要挣一两银子,谈何容易!但看他甩针夺命的劲头,丝毫没有心疼的感觉,自然会有这种疑问。
  李无风右手又拈起一枚银针,却并未射出,而是在眼前晃了晃,就着微蓝的晨色爱惜的观瞧,带着一丝苦笑低声道:“我一年挣的钱,差不多全在这些银针里了。”
  “那你为何非要使银针呢?!”孙大娘大是不解,声音不自觉的有些高亢:“用铁针不是一样么?”
  “嘘——!”李无风忙将银针竖在唇间,示意她要小点声,又看了一眼船舱,迟疑了一下,嘴唇微动,似在无声说话,顿了一顿,方才说道:“大娘有所不知,庄里有规矩,铁针伤人,银针夺命,金针无形,松针自如。”
  这些规矩并非秘密规定,可以告之于人,但李无风谨慎,仍是以传音入密暗中请示了庄主,才说了出来。
第94章
虎啸
  “铁针伤人,银针夺命,金针无形,松针自如?”孙大娘喃喃自语,暗中揣测,这几句话浅显得很,只是其意却难以尽知,似是而非。
  她抬头欲要再问,却见李无风右手再动,两枚银针同时被拈在两指之间,如轻同小姐弹琴时的轻拨之势,两指轻轻一拨,如挥五弦,两道银光一闪即逝,消逝在微蓝的晨色中。
  “扑嗵!”“啪!”
  北侧大船之上本是凛然而立,动也不动的大汉,如木桩被从根茎斩断,直直而倒,跌入湍急的河水中,两人倒下的姿势不同,落水声音便也不同。
  李无风对跌入河中的两人看也不看,心知他们两人必死无疑。
  他又拈起两枚银针,停在半空,口中对孙大娘漫声笑道:“大娘,夺命银针,例不虚发,这可是山庄的规矩,如若失手,便失去使用银针的资格,惟能使用铁针伤人。”
  这是萧月生忆起在现代社会看过的武侠小说,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受此影响,他便以此标准要求庄内弟子。
  孙大娘目光正追看那两具迅速漂远的尸体,死去的两人内功深厚,却无声无息的被杀,死得极是窝囊,便是惨叫声也未来及得发出。
  陡然间,她升起一股兔死狐悲之感,对李无风指间闪闪的银针颇是胆寒,那微闪的银光,仿佛带着逼人的寒意。
  李无风扫了一眼南侧大船上的两人,神情略有些凝重,轻拈的银针迟迟未曾出手。
  此时那两人全身紧绷,周身功力聚起,小心翼翼的凝视着李无风的右手,眼中的精芒越发逼人,远甚东方天空中的诸星,只是全身动也不敢动弹一下,唯恐被对手趁虚而入。
  这两人的内功颇为深厚,屈身而立,颇有渊停岳恃的气度,周全上下,劲气盈满,无懈可击,晨风拂身,却衣衫不动。
  孙大娘能够觉出三人间的凌厉对恃,但她对观澜山庄之人,总有股莫名的信心,自从见过萧庄主惊天动地、斗转星移的本事,这种信心便自然产生。
  “哼!”李无风轻哼,带有几分不屑之意,声音却如劲箭射出,震人心魄,他本是凝重的神情恢复了自然,右腕轻甩,银针一闪即逝。
  两声闷哼声随之响起,接着便是两人直直自船上倒下,砸入湍急的河流中。
  孙大娘皱着眉头,刚才李无风的轻哼声,令她猝不及防之下,血气涌动,心脉微疼,已是受了轻伤。
  她对武学的见识并不浅薄,能够猜出这位李公子的内功心法神妙异常,轻哼之声,亦仿佛他的银针一般,当者披靡,伤人于无形。
  她的小无相功是灵鹫宫的顶级心法之一,是上代灵鹫宫宫主破例传授,以保护谢晓兰,这么多年来,她苦练不辍,功力也是极为深厚。
  没想到小无相功竟有驻颜之效,她以老身自称,以她风韵犹存的容貌,听起来颇为怪异。
  以她内功之厚,竟被李无风轻哼一声暗伤,实有些不可思议,唯能彰显对方内功心法之奇异非常。
  斯时,河上薄雾轻笼,船火盏盏,唯有静静的流水之声,显得静谧清新,即使寒冷,也是如冰泉一般清冷。
  无声无息的死法,比起怒吼惨叫,更加慑人,孙大娘看到眨眼间,八枚银针飞出,八条性命悄无声息的消失,仿佛从来不存在一般,看着他们如木桩一般无声倒下,即使他们是自己诛之而后快的仇敌,她也难免有些同情与恐惧,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武功,实在是可畏可怖!
  那两条大船静静停泊,毫无动静,她能听到船上仍有十几人,他们气脉悠长,内功比刚才四人高上一畴,也许是被那四人诡异的死法所惊,他们皆是小心翼翼,没有露头。
  李无风轻拈一枚银针,以针尖挠了挠自己斜长的剑眉,对那船中龟缩不出的几人嗤嗤一笑,满是不屑。
  他转身回头,见到微蓝的晨光下,孙大娘襦裙飘飘,仪态万方,只是她望着自己手中银针的神情有些戒惧,李无风不由笑道:“小人的功力不足,倒让大娘见笑了!”
  “功力不足?!”她的语气颇为古怪,似惊诧似质问,模棱两可,难以弄清,美丽的脸庞表情亦是颇为复杂。
  她又小心的看了一眼在他眉间的银针,有些勉强的笑了笑:“对了,李公子刚才说的铁针伤人,银针夺命,金针无形,松针……,哎哟,瞧我这记性,……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轻拍了拍自己光洁的额头,有些着恼记性不佳。
  即使做如此动作,也是风姿不减,成熟的媚态,令李无风有些心跳,忙潇洒一笑,颇有几分萧月生的神韵:“金针无形,松针自如,这是我所习针法的层次,亦是规矩,初始用的是铁针,只能伤人而已,功力渐深,能毙人性命之时,便只能使用银针,不许使用铁针,功力再深,则使用金针,再深则是松针,驭针心法不同,不能有错,否则必遭反噬!”
  孙大娘听着李无风的解释,大感神秘,却又觉得有趣,不由轻笑道:“这岂不是武功越高,越是难受,用金针,啧啧,谁能用得起?!”
  她不由看了一眼船舱方向,这个规矩,倒颇有萧庄主的风格,古怪得很,这样一来,武功越高,越是束手束脚,一枚金针便是十枚银针,用起来肉疼得紧吧!
  李无风目光陡亮,迅速扫过那两艘毫无动静的大船,嘴角噙着一抹莫名的微笑,他左手微动,将右手中的银针取回,慢慢放入已经紧并的右手指缝间,除去大拇指缝,右手共夹住四枚银针。
  他一边轻轻摆弄着夹在指缝间的银针,一边笑道:“这正是庄中规矩的本义,武功越高,危害越大,对养气的功夫要求越严,使针之时,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有了这一犹豫,便会多一分清醒,少造几分杀孽,呵呵,这确实管用得很!”
  孙大娘一捋被晨风吹至鬓间的长发,好笑的摇了摇头:“那为何最后用松针?哦,老身多此一问,倒也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功力精湛,倒不必用金针了!”
  “呵呵,据星夫人说,若体会不到圆融之道,却也达不到松针之境,而达到圆带之境,对力量的控制便无须外力。”
  李无风呵呵轻笑一声,双目却毫无笑意,本已明亮的朗目更加明亮,呼吸变得细长,却又深重,虽对孙大娘说话,精神却集中在那两艘大船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