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18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1/2470

  四人重聚一起,俱觉兴奋,畅怀喝酒,最后除了萧月生,三人都醉了,即使乔峰海量,也被萧月生三人联手灌醉。
  第二天清晨,天色不亮,萧月生已经起来,来到前面一座小山的山巅,寻一块儿大石头,跏趺而坐。
  方雪晴跟在他身后,挨着他坐在同一块儿大石头上,迎着东方吐纳调息,一动不动,一身白衣迎风被飘。
  一会儿功夫,晨曦微露,东方有一丝紫气飘溢,若有若无,目力不到难发觉,萧月生练功之故,对这紫气极敏感,亲切熟悉。
  他微阖双眼,元神之球顿时高速旋转开来,一道道元神被甩出来,冲出身体之外,化为光芒,与天地间的一缕紫气相融。
  得到舍利之前,他修炼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是以元神之力吸纳天地间的紫气。
  而此时,却是元神之光直接溢出体外,与天地间的紫气相融,其效率天差地远,一会儿过后,元神之光归体。
  此时,这些元神之光已经变异,变得更加清澈,似乎与先前隐隐不同,更加的坚凝一些。
  他精神一振,感觉如久经干渴,忽然见到水,畅饮一通,其舒服畅美,绝非言语可以形容。
  他慢慢睁开眼,清光闪烁,如波光粼粼,见方雪晴玉脸苍白,离开了大石头,隔自己远远的,笑道:“怎么了,雪晴?”
  “公子,你刚才好吓人呢。”方雪晴见他睁开眼,长舒一口气,轻飘飘落到他身边,撒着娇说话。
  萧月生笑问:“如何吓人了?”
  “公子好像变成了巨人,坐在你身边,觉得压得慌,害怕,好像一座山马上要倒塌下来一样。”
  方雪晴凝神蹙眉,沉吟半晌,慢慢说道。
  萧月生笑了起来,点点头,知道是元神之光散发,自然威严深重,她受到影响。
  方雪晴抿着红唇,巧笑倩兮:“公子,我觉得你功力大进,是不是有什么奇遇呀?”
  萧月生笑着点头,说了自己西夏之行,从头到尾,什么也没隐瞒,如何刺杀西夏皇帝,如何真假难辨。
  ……
  方雪晴明眸发亮,闪闪放光,随着萧月生的讲叙,时而激动,时而兴奋,时而紧张,神情变化多端。
  最终,听得那佛骨舍利竟有那般妙用,抚掌娇笑:“这好得很呐,公子,这舍利别处肯定也有,咱们去取来便是!”
  萧月生笑着点点头:“这佛骨舍利,乃是僧人一生修为所凝,常人不知其妙,倒便宜了我。”
  方雪晴抿嘴轻笑:“这是老天厚待公子!”
  “就算是罢!”萧月生笑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萧月生微阖双眼,继续调息,方雪晴也坐到他身边,一块儿吐纳练气。
  清晨时分,对着朝阳练气,效果最佳。
  萧月生闭上眼,内视启动,忽然发觉,丹田内的先天之气大增,虽然仍远达不到深厚,却陡增了数倍。
  他大喜过望,马上明白,定是那些紫气之效果。
  那些紫气,神秘莫测,乃滋润增强元神最佳之物,进入身体中,有一部分钻到了丹田内。
  生命初始,由精气神衍化,神化气,气化精,精形成肉体,这些紫气既能增强元神,自然层次相高,进了丹田,顿化为了先天之气,积蓄在丹田中。
  他心中大喜过望,如此进境,丹田内先天之气积累速度大增,不必太久,便能积蓄满丹田。
  气满则外溢,会循身后督脉,上三关,下重楼,打通任督二脉,沟通天地之桥,完成筑基。
  筑基,乃内丹修炼的第一步,最关键一步,所有的修道之士,几乎都被拦在这一关,无法入门。
  随后几日,萧月生修炼更勤,乔峰三人可遭了殃。
  乔峰施展降龙十八掌,段誉使六脉神剑,虚竹用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各自拿出绝招,应对萧月生的大涅槃掌。
  萧月生以一敌三,却打得三人叫苦不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他身法如鬼魅,一晃消失,再一晃闪现,突兀而刁钻,往往出奇不意,令人防不胜防。
  而他的大涅槃掌,浑厚强劲,变化如意,随心所欲,乔峰三人没有萧月生的神通,无法化无相为有相,看不清大涅槃掌,只能凭着感觉。
  不过,三人各自本事过人,加之经过一段日子的切磋,如宝剑磨砺,终于光芒迸射。
  联手之下,萧月生虽能抵挡,却也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稍有差错,便能落败之虞。
  ……
  一个月后,萧月生开始闭关,冲击天地之桥。
  乔峰三人给他护法,只用了一晚上时间,萧月生出关,模样再次变化,身上的威严与光芒完全消失。
  此时的萧月生,看上去泯然于众,毫无出众之处,眼神黯淡无光,手脚轻浮无力。
  但他的动作却越发飘逸潇洒,仿佛带着莫名的韵律,看着极舒服,有如舞如蹈之感。
  这是他的身体与天地间的某一韵律相合,融为一体,故看上去极美,难以抗拒。
  萧月生满脸的喜悦,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踏入先天之境,意味着终于踏进了内丹术的大门。
  长生不死,不再是一奢望,虽然路艰深远,却已经有了希望。
第161章
佳境
  迈开内丹术大门,萧月生性子忽变,对一切淡泊起来,恩怨情仇,在长生不老跟前,皆如过眼云烟。
  无论什么,比起长生不老,显得微不足道。
  内丹术的修炼,艰深无比,想要成就,不修需得勤奋,还得机缘,悟性,悟得天地之道。
  自此之后,他忽然抛开了武学,转而学文,武功在他眼中,反而成了小道,仅是自保之用,于修道无异。
  ……
  于是,他开始厌倦了武林,准备脱身出去,不想再沾染太多的俗事,扰自己清修。
  他如今乍入门,只讲究一个字——静。
  修道之路艰且远,各个境界,各有不同,第一境界,必是静,静则归复,是修道之根本精髓。
  但修至一定境界,心能定下来,就需经历红尘,在尘世的火炉中锻炼心,将一颗心炼得圆润柔和,澄澈无碍。
  这个境界,却是需得练气至一定层次,心能把持得住,否则,气不足,心易动,在红尘中历练,反而扰神。
  心不静则气不生,修为不进反退,成为庸人。
  他如今乍筑基,就是需要一个静字,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求宁静,祥和,炼气。
  这一日清晨,萧月生与方雪晴在小山顶上练气,萧月生大觉异样。
  初坐一会儿,天地出现隐约紫气时,他已然入定,心中寂寂,澄澈如泉水,无一丝杂念生。
  忽然,头顶泥丹处吹进一股清风,轻柔如春风,他浑不在意,只以为是外面的风吹到头顶。
  但异相忽生,这股风直接从上吹到下,身体周身关窍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仿佛打开门让风进来。
  清风柔和,但所拂之处,又酸又冷,双眼酸涩,关节如被折断,疼痛难当,心口冰冷,如已死去,唯有丹田处火热如炽,说不出的难受。
  他强自忍着,虽不通丹道,但他有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达到中乘,灵觉更敏锐,如同先知。
  他隐隐觉得,这是好事,不可打断,只能强自咬牙,调心慑神,令杂念不生,他疼任他疼,他酸任他酸,不理会便是。
  “轰……”脑海内一声轰鸣,如天翻地覆。
  随即身子猛的一沉,身心却悬在空处,处于失重状态,难受无比。
  身子不断下坠,下坠,如自万丈空高落下,越来越快。
  ……
  “砰……”他身子一颤,如自万空高空落入了海底,周围一切消失不见,没有了声音。
  他莫名的平静下来,身心一片宁静,无知无觉,杳杳冥冥,日夜旋动不止的元神之球也静止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心神似慢慢浮出水面,知觉恢复,心仍沉静澄和,杂念不生。
  各种感觉纷纷涌来,各关节酥爽畅美,先天之气流畅自如,活泼如珠,心中平安喜乐。
  异相再生,耳中听得万千钟鸣,清幽柔和,眼前出现万丈霞光,耀眼生辉,鼻前异香幽幽,沁人心脾。
  眼前雷电轰掣,霞光万道,天翻地覆,他心中宁静平和,丝毫不生杂念,只是静静观看,守而不为。
  萧月生只是守着本心,静静不动,一切异相,皆是虚幻,心丝毫不动,静寂如古潭之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1/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