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2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6/2470

  她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宁宁却一言不发,静静看着诸女,一双眼睛宛如深潭,宁静无波。
  看起来,她就像个小大人,众女看得稀奇,纷纷拿钟灵取笑,说她虽然年纪大,看起来却还不如宁宁。
  她们咯咯娇笑,宁宁仍静静坐着,不露一丝笑容。
  看到萧月生出现,众女收住笑意,方雪晴拿了茶盏过来,递给他润润喉咙,众女纷纷望着他。
  “大哥,又去哪里啦,神出鬼没!”钟灵翘了翘嘴,仍带着不满。
  她仍在埋怨萧月生没有带她一起去杏子林。
  萧月生接过茶盏,坐到宁宁对面,笑道:“小姑娘,住得可习惯?”
  宁宁看了他一眼,一双明亮的眼睛宁静无波,然后转了过去,一句话不说。
  萧月生怔了怔,众女紧抿着嘴,暗自发笑,看到他吃瘪,委实不易。
  萧月生反而来了兴趣,递出茶盏,笑眯眯的道:“小姑娘怎么不理人呀?”
  宁宁看也不看他,目光盯在一朵牡丹花上。
  这个时候,别处的牡丹早就谢了,这里的却仍盛开,华贵动人。
  宁宁最熟悉的就是牡丹,代表着富贵,皇宫后花园里种得多,不过,这一阵子已经看不到了,这里却有,真是奇怪。
  ……
  “宁宁呀,我传你本事,好不好?”萧月生笑眯眯的道。
  小姑娘动了动,转过头望向他。
  萧月生笑道:“你想学功夫吗?”
  “想。”小姑娘轻轻点头,声音圆润而清脆,仿佛玉珠。
  “那好,我传你一套吐纳术,养好身体,好吧?”萧月生笑问。
  宁宁轻轻点头:“嗯。”
  萧月生忽然出食指,点中了小姑娘眉心,她明眸迷茫,慢慢阖上,神情一片宁静,仿佛睡去。
  片刻后,萧月生收指,笑了笑,颇是满意。
  这个小姑娘的神魂颇壮,乃是聪明绝顶的,调教起来很省心省力。
  钟灵好奇的问:“大哥,你传了她什么功夫呀?”
  萧月生漫不经心的道:“基本的入门功夫。”
  钟灵急切的道:“大哥,你可说好了,咱们要出去玩的,什么时候动身呀?”
  “明天就走!”萧月生瞥了她一眼。
第616章
寻庵
  五台山
  夕阳西下,郁郁树林被染成了红色,仿佛披上了红锦,灿烂热烈,如火光反遇,瑰丽无比。
  一个老樵夫正负柴往山下走,走到山脚下的,忽然停住脚步。
  通往五台山的山道上远远传来一阵马蹄声,轰隆隆的响,转眼功夫,两骑如离弦之箭,从霞光中破出。
  他身穿短褐,手持镰刀,弯腰背着柴堆,眯着眼睛打量。
  却见两匹高壮雄奇的骏马并辔而来,忽然发出一声嘶叫,宛如龙吟虎啸,樵夫的身体跟着颤动,打了个寒颤。
  他吃了一惊,定睛望去,骏马蓦的停下,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虚踏几下,稳稳落地。
  马背上各坐一人,稳稳当当,一动不动,显示出精良的骑术,两人一男一女,男子青衫,女子粉红罗衫,两骑士都年纪轻轻。
  ……
  “大哥,到了吗?”一道声音响起,樵夫眯起眼睛,只觉身子都酥了,背上的柴堆变得重了。
  “嗯,想必这里就是五台山了。”清朗声音接着传来。
  随即,骏马缓缓踏来,慢慢走到樵夫跟前。
  他抬起头,只觉一座山压来般,夕阳映照,他得眯起眼睛才能看清马上的人,却是一个相貌平常的青年。
  马背上青年抱拳一揖,温声道:“这位老丈,这里可是五台山?”
  他坐在马上,虽然相貌平常,却自有一股威势,樵夫心底里发颤,声音也跟着颤抖:“是……是,正是五台山。”
  “敢问五台山上是否有一座落雪庵?”青年又问。
  马蹄声再响,另一匹马缓缓而来,马背上坐着一个少女,樵夫一看便拔不出眼来了,只觉此女是从画中走下来的。
  明眸如点漆,肌肤若雪,挺翘的琼鼻透着调皮,浑身上下容光焕发,像是一个小精灵,不似凡间之人。
  “老丈?”青年笑着问。
  “哦,哦!”樵夫猛的回神,涨红了脸,不好意思,讪讪道:“不知公子说什么?”
  青年笑问:“老丈可认得落雪庵的路?”
  “落雪庵?”樵夫想了想,摇头,不好意思的道:“小老儿没听过山上有落雪庵……”
  ……
  “啊——?竟然没有落雪庵?!”少女清脆的声音响起,转头望去:“大哥,难不成是妙音神尼撒谎,逗你玩的?!”
  “别胡说!”青年瞪了她一眼。
  他们两个自然就是萧月生与钟灵,一同游历江湖,前来五台山,拜见那位绝世高人——水月师太。
  “嘻嘻,那很可能哟。”钟灵抿嘴轻笑。
  他们一路上骑马而来,两匹马皆服过洗髓丹,雄壮如狮,气脉悠长,速度又奇快,可谓千里马。
  萧月生也没心思耽搁,径直骑马奔向五台山,钟灵颇是不服气,觉得这根本不是游玩的,是赶路的。
  不过,她也能苦中作乐,与萧月生一路上追逐,嬉戏,时而跑到前头,让他追上来,时而躲到道旁树林里,让他找不到。
  但萧月生有元神之球,应用之下,方圆数里皆在脑海里呈现,她岂能跑得了,很轻易的寻到。
  有了两匹千里马,赶路极快,道上的人们看来,他们就是两道清风,转眼即逝,根本看不清马上的人。
  半个月时间,他们终于来到了五台山。
  “老丈,你再想一想,真的没有落雪庵?”萧月生飘身下马,站到樵夫跟前,抱拳笑呵呵的道。
  老樵夫放下柴堆,想了想,摇头:“老夫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还从没听说过有什么落雪庵的!”
  见他神情坚定,萧月生点点头:“那多谢老丈了!”
  说罢,转头对钟灵道:“咱们上山!”
  “大哥,不是说没有吗?!”钟灵坐在马上,挥动着紫色的马鞭。
  “可能外人不知,咱们上去再说。”萧月生道,翻身上了马,道:“老丈,山上有庵堂吧?”
  “嗯,寺院,庵堂都有不少,处处可见。”老樵夫点头,弯腰背起柴堆,慢慢往山下去了。
  看着他慢慢消失,钟灵扭头道:“大哥,要一家一家的找?!”
  萧月生摇头,呵呵笑道:“不用!……灵儿,这要有劳你出马了,去寻几家庵院,问问究竟!”
  “我——!?”钟灵大吃一惊,指着自己。
  萧月生瞥她一眼:“走罢!”
  ……
  他轻轻一夹马腹,骏马轻嘶一声,宛如龙吟,嘶声未落,马已经射了出去,沿着小径往上而去,如履平地。
  两匹马登山,像是武林高手施展轻功,丝毫不吃力,反而轻松裕如,四腿肌肉滚动,线条贲起,带着一种流畅的美感。
  两人坐在上面安安稳稳,一会儿功夫,面前出现一座庙。
  上前看了看,是和尚,萧月生便上前,打听落雪庵的下落,却无从得知,然后接着往上走。
  经过了三座和尚寺,终于遇到一间庵,由钟灵上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6/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