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2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0/2470

  哲宗坐在龙案后捧着一本奏章,双眼炯炯,不时迸出一道冷电,慑人心魄,精气神强壮,远超常人。
  章惇端坐锦墩上,身形魁梧,端坐时稳如泰山,他左手抚三缕清须,微阖双目,从容自若。
  过了一会儿,哲宗放下奏章,扫了章惇一眼:“章爱卿,萧先生替苏学士求情,朕已经下了诏,让苏学士回京。”
  章惇一怔,忙站了起来,深深一躬,语重心长:“陛下,苏轼乃元祐旧臣,他一旦回来,怕是大臣们以为旧法复辟,难免人心浮动啊!”
  哲宗摆摆手:“只是一个人罢了,哪有这般严重,况且,苏学士也不喜欢旧法,章爱卿不必多说了!”
  “是。”章惇施一礼,坐回锦墩。
  哲宗站起来,负手在案后踱步,叹道:“为今之患,乃辽兴兵,又欲犯我边境,殊为可恶!”
  章惇抚髯,叹道:“这辽国狼子野心,灭我大宋之心不止,唯有迎而歼之,把他们打痛!”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哲宗剑眉紧锁,叹道:“举国上下,能战之将无一人!”
  章惇起身,深躬道:“臣无能,不能替陛下分忧!”
  哲宗摆摆手,叹道:“也怨不得你,咱们大宋兵弱,确实比不过北辽,非是一时能改变。”
  章惇叹息一声,道:“陛下,所以得坚决实行新法,唯有新法才能强兵!”
  哲宗笑了笑,点头道:“章爱卿所言极是,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先渡过这一关再说罢!”
  章惇道:“陛下,辽贼前来,不外乎求财求物,以养自身,不如坚壁清野,让他们知难而退!”
  “难呐……”哲宗摇摇头,愁容满面。
  ……
  他负手踱步,暗自思忖,看来,萧先生正在躲着自己,不但自己不朝面,还将家眷移走了。
  她们离开,自己又不能羁绊,否则,惹恼了萧先生,后患无穷。
  可她们一走,自己更寻不到萧先生了,如今辽兵压境,取胜之机,唯在萧月生身上。
  他仰头望天,暗自叹息:萧先生呀,萧先生,你为何就不能助我一臂之力,救大宋于水火呢?!
  章惇瞥一眼哲宗,见他脸色沉重,愁容凝眉,也是暗叹不已,大宋虽繁华昌盛,但兵力薄弱,却是受北辽的欺凌,委实可恨。
  不过,太祖爷当初立下的规矩,酿成如今的苦果,想要改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无益于眼前的危机。
  唯今之计,只能割肉饲鹰,喂饱了他们,争取时间强兵,日后再报此仇!
  但如今的陛下,年轻气盛,怕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一旦开战,若是兵败,不仅失了前一阵子刚涨上来的士气,也会让官家失了锐气,非是大宋之福!
  君臣二人正默然无语,忽然外面传来一声柔和的声音:“官家,萧府有人呈信上来!”
  “萧府?!”哲宗精神一振,忙道:“快快呈上来!”
  “是。”门帘掀起,一个青衣老宦官轻轻进来,鹤发童颜,手执拂尘,来到龙案前,呈上一封信。
  哲宗一把夺过来,撕开信封,抖开一张素笺,脸色变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章惇吓了一跳,忙道:“陛下……”
第643章
树屋
  哲宗哈哈大笑,状似癫狂,吓得章惇色变,顾不得礼仪,上前去扯哲宗袖子。
  哲宗一怔,转头看了他一眼,停住了笑。
  章惇松一口气,陛下目光清明,并非自己所担心,忙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大喜之事?”
  哲宗呵呵笑道:“章爱卿,北辽退兵了,你说,是不是大喜事?!”
  “果真?!”章惇一怔,随即恍然失礼,诚惶诚恐:“臣非不信陛下,只是此事也太过匪夷所思!”
  哲宗再次大笑,大步流星下了丹墀,出了垂拱殿,站在殿门前的台阶上,迎着阳光仰天大笑。
  章惇满脸笑容,跟着出来,抱拳道:“恭喜陛下!”
  哲宗甩了甩胳膊,做了个扩胸运动,笑道:“真乃天佑我大宋,那耶律洪基竟然病倒了,哈哈!”
  “原来如此!”章惇大喜过望,忙道:“真乃天佑也!”
  哲宗深长吐纳,看着太阳,眯起眼睛来,若有所思。
  章惇不知皇帝所思,心中暗自高兴,终于消了这心腹大患,这次过后,定要加强军士战力,否则,下一次北辽再来,危矣!
  ……
  哲宗暗忖,果然是萧先生,不声不响中,将解决了这泼天大麻烦,弄伤了耶律洪基,令辽军退兵。
  真是一人抵得过千军万马,大宋有了萧先生,幸甚幸甚!
  他暗下狠心,定要好好练兵,这一回,有萧先生出手,那下一回呢,明显能感觉出萧先生的不情愿。
  是呀,这是个天大的麻烦,万一真的杀了辽帝,整个北辽都要誓杀他而罢休,无休无止,确实麻烦。
  下一次,萧先生怕是再也不会出手了,而这一次的事,他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密,不能被旁人晓得。
  靠别人终是不成,还是要强兵啊!
  看来,萧先生所赠的心法,得赶紧让兵士们修炼了,强壮其身,若他们个个都成了武功高手,何惧辽兵!?
  想到此,他负手踱步,凝神苦思,想着其中的关窍。
  一直悬而未决,想来想去,没有下定决心公布心法,在兵士中推广,乃心存疑虑,一者找人试验,再者,也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如想看来,顾不得那么多了,趁下一次辽兵南下之前,需得增强兵士的实力,否则,萧先生再不愿出手,大宋危矣!
  ……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五台山脚下,静微师太迎风而立,水月师太与冯菁菁跟在她身后,不时抬头眺望一下远处。
  冯菁菁一袭雪白僧衣,浑身上下一尘不染,秀发披肩,在白下映趁下越发乌黑发亮,宛如黑缎。
  她肌肤如雪,容光灿然,与从前换了一个人。
  三人站在一处山坡上,可以远远看着来路,一阵风吹来,僧衣飘荡。
  静微师太微阖双眼,一动不动,如已入定,水月师太亦如是,唯有冯菁菁,不时抬头看一眼。
  过了一个时辰,太阳西下,落了一半,红霞越发火红,如燃烧的火焰,天地间有些黯淡。
  冯菁菁叹了口气:“师太,还没来,今天怕是不能来了罢?”
  “不急,等等。”静微师太阖眼淡淡道,声音毫无波动。
  冯菁菁无奈点头,再次阖上眼睛,催动心法练功。
  她心知,若是再多说,师父定要训诫,说自己心性不平,需得多加麻烦,增加禅定的功夫。
  又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忍不住,低声道:“师父,依我看呐,萧先生他们今天不会来了!”
  静微师太睁开眼,看了看她,悠悠叹息一声:“菁儿,你呀,性子还是太躁,这样下去,本门的功夫很难有进境的!……回去后不要练功,先闭关一个月,面壁静坐!”
  “啊,师父!”冯菁菁惊叫一声,秀脸发苦。
  静微师太摆摆手,轻声道:“萧先生是什么人,岂能失信?!他说今天过来,就一定会过来的!”
  “可是师父,咱们都等了一天啦!”冯菁菁嘟着嘴叫道。
  水月师太睁开明眸,瞥她一下,嘴角带笑。
  这个小师妹,虽然没有出家,只是带发修行,却颇得师父宠爱,胆子也大,自己不说的问,她毫无顾忌的说出来。
  “等一天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静微师太蹙眉,淡淡道:“萧先生于我落雪庵有大恩,尤其是你,若无萧先生,就没你如今的修为!”
  “是,师父……”冯菁菁无奈的低下头。
  她暗忖,即便萧先生于自己有大恩,也不必这样呀,等他日再还了恩情便是,在这里站了一天,就为了迎接他,也忒给他面子啦!
  ……
  静微师太无奈摇头,看冯菁菁的脸色就知她想些什么,不过,这小弟子虽然鲁莽,大咧咧的,但心地善良,纯朴,如一张白纸,却与佛门有缘,若是好好造就,他日未必不成器。
  况且,经过了萧先生的伐毛洗髓,她资质大变,已经远超常人,虽然还不如水月,却相差有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0/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