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2470

  这般明目张胆的奉承,自是惹得小月忍俊不禁,似是一块白玉雕成的小手捂着樱嘴,望向小玉姐姐的目光,毫不掩饰的露出取笑之意。
  小玉此时哪能顾得上她的取笑,浑不知东南西北。
  观澜令分为几级,多种。
  平常的命令,分以铜、银、金、玉四级,以区分命令的语气,分别是试着完成、努力完成、必须完成、不惜一切完成。
  还有一些令牌,信物,则各代表特定含义。观澜令,代表与观澜山庄有渊源,要留三分情面,镇神簪则是女眷之饰物,见之如见庄主夫人,需回护之,隐杀令,则令到如庄主亲临,令出则必有人亡。
  萧月生只下了铜令,其义便颇是耐人寻味了。
  “那就这样吧,让菲儿送去。”一道白光如电,将屋内映亮了几分。
  菲儿其速太快,眨眼前,尚未见它,眨眼后,它却端然而站。
  仿佛本来便站在他们床头,如丝缎般的洁白羽毛轻蹭了蹭萧月生的耳朵,眨着黑得晶莹剔透的小眼,望向小玉的目光似是透着迷惑。
  “菲儿,到小月姐姐这里来!”小月小心放好薄薄的纸笺与羊毫,向菲儿招了招手,娇笑着唤它。
  小凤早已醒过来,只是不舍得丈夫温暖安全的胸膛,便一直偎着他半睡半醒,此时经窗外清风拂至,带来的寒气令她清醒了几分,只好睁开了一潭幽泉般的双眸,望向菲儿。
  菲儿却摇了摇圆圆的脑袋,将头探到小玉与萧月生之间,似是想挤进去,仿佛小孩见到父母,非要挤进两人中间。
  小凤翻过身来,由俯卧变至仰躺,头却枕在了丈夫的胸膛上,伸出圆润雪白的玉臂,理了理蓬乱的青丝,笑道:“菲儿又长大了一点儿了!”
  菲儿顿时发出一声清鸣,袅袅如烟,轻幽却悦耳。
  众人不由皆笑,它仿佛小孩子一般,极喜欢听别人夸它长大了。
  菲儿见小玉不让它钻进去,便又跑到小凤这头,轻蹭着她的脸颊,撒娇不已。
  众人跟它玩了一会儿,直到完颜萍过来催他们起来,饭菜在锅里快失了味道了,小月方将纸笺卷起,放入竹管,萧月生手中又拿出四块儿碧玉佩,以锦囊装着,系到菲儿粗壮的腿上,让菲儿将遁符与信一起送回兴隆镇。
  一声清唳声直冲霄汉,原本安静无声的桃花岛上,鸟雀们又恢复了叽啁叽啁的鸣叫,而菲儿已经消失在他们视野中。
  ……
  萧月生没回临安城,这一阵子的临安城,颇是热闹,葵花宝典的风波越演越烈。
  傲天帮当初设了一个栽赃嫁祸之计,想算计一下临湖居,却被萧月生识破,出手小小警告了一下。
  结果,这个祸水东引,引狼驱虎之计弄巧成拙,反而与神威堂结下了深仇大恨。
  神威堂的人被傲天帮所杀,且是将尸首放在了神威堂前,真真是欺人太甚。
  如箭在弦,不得不发,神威堂自堂主武功大进,纵横无敌以来,精神气见涨,傲气冲天,比傲天帮更要傲上几分。
  见到本帮弟子被杀,岂能咽下这口气,于是两帮开始渐起干戈,由小变大,参与其中的人数渐渐变多。
  傲天帮高手众多,远非根基浅薄的神威堂能及,但神威堂堂主孙百威却武功强横,身法诡奇,着实令人防不胜防,极大的牵制了傲天帮的高手,两帮却斗了个半斤八两,却让四海帮与逍遥帮落得清静,隔山观虎斗。
  而朝堂之上,却也热闹得很,御史台们参劾山野妖人王子虚之事未见平息,反而因理宗的沉默而越发猛烈。
第189章
追杀
  其实也难怪这些御史们恐慌,理宗算是有宋以来少有的明君,虽然登基前十年不声不响,甘做傀儡,对权势熏天的史弥远一直隐忍不发。
  光是这份忍性,便非是常人能及,到了史弥远死,他则一鸣惊人,意气风发的开始了史书所称的“端平更化”。
  此时大宋虽已失了半壁江山,但经过理宗的励精图治,朝中人才荟萃,已渐挽颓势,非是原来那般毫无还手之力。
  眼看复土之望在即,若此时理宗忽然宠信一个道士,迷上了丹术或长生之术,显然易知,定会怠于朝政。
  天子,系天下兴衰气数于一身,若他怠于朝政,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严重,此时的大宋国势如逆水行舟,稍一松懈,则整个国家定会滑入万丈深渊。
  故那帮御史台里的御史们对于王子虚的出现,如见扫帚星,天狼星,天煞孤星,见到官家开始宠信于他,顿恍如世界末日,如丧考妣,这也情有可原。
  当小玉将此消息说与萧月生听时,他们正围坐在刚制成的桃木圆桌上吃饭。
  程英原本的饭桌很小,只能容得三四人共座,于是萧月生便再次充当了一回木匠,两盏茶的工夫,做了一具大圆木桌,可以旋转,能够让各个菜肴轮流转动,充分体现了他的心灵手巧,被妻子们好一通夸赞。
  他们十人坐在圆桌旁,丝毫不显得拥挤,萧月生抬眼望去,这张圆木饭桌及周围宛如一朵绽放的玫瑰,而桌旁的诸女,个个如花似玉,容颜绝俗,便是那一瓣一瓣夺目的花瓣,身处花丛,他岂能不欣然之?!
  程英与陆无双坐在其中,已没有了陌生与拘束之感,仿佛与完颜萍她们是一家人般,她们在观澜山庄曾住过一段时间,自是越发熟悉。
  程英与陆无双自我感觉,胃口比平常大了许多,以前只是她们表姐妹二人吃饭,冷冷清清,没有攀比,心情沉寂如水,不会影响胃口,而如今这么多人,热热闹闹,生机勃勃,顿觉饭菜格外的香,当然,也有郭芙厨艺承自黄蓉精传之故。
  听到小玉说出的消息,众女皆或明或暗的瞧向萧月生、注意萧月生,挟菜的竹箸,咀嚼的声音,都不自觉的放轻了几分,小心翼翼,如处于暴风雨前的宁静,等待着他沉下脸来发脾气。
  王子虚这个名字,一听便是化名,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萧月生却偏偏用了这个名字,他给了另一种解释,世间之事,本来便是子虚乌有,这个名字很富哲思。
  她们众女等待着的阴沉脸色却并未出现,萧月生听到御史台的御史们疯狂如不共戴天的参劾自己,只是淡淡一笑,摇了摇头,表情不屑之极,将箸中夹着的香菇用力咀嚼,看来是把它当做了那些御史们。
  “大哥,这可如何是好?御史们可不比平常人!”完颜萍微蹙了蛾眉,更显楚楚可怜,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要爱惜。
  她虽是金朝的遗公主,但平日里与嘉兴城的贵妇人们组成了清花社,对于朝局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因为自小所受的皇家教育,比平常人更能洞悉庙堂之事。
  宋朝的御史,可不是前两朝可比,绝非仅是摆设,他们的权力极大,即使是当朝的宰相,若遇御史台的台长——御史中丞的参劾,亦只能乖乖辞职,别无二话。
  自己的丈夫惹了这帮子御史们的众怒,可是不妙之极!完颜萍不禁担忧万分,若再有一个御史以死谏之,那即使是身为天子,独掌乾纲,也会身不由己,说不定,真会如他们所说,要将丈夫置于死地。
  “公子爷定是有了应付之道了吧?!”小玉扫了一眼丈夫,见他神情笃定的很,对他极是了解,知道有了对策。
  见到众女热切的眼神,极是好奇的模样,萧月生摇了摇头,伸出竹箸,又夹了一块儿清香入鼻,惹人垂涎的香菇,停在嘴前,不在意的轻哼一声:“没有!……这又没甚么大不了的,最坏,我便来一出王子虚高蹈海外,隐世不出罢了!”
  “可……公子爷你的身份怕是有人知道了啊。”小玉停箸说道,芙蓉般的脸庞挂着笑意,丝毫未见担忧,对于自己的公子爷,她有种发自心底的自信,总觉得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得住他。
  萧月生将香菇扔到自己嘴里,放下竹箸,端起玉杯,轻抿了一口碧芜,摆摆手:“我也未打算瞒人,知道便知道,不妨事。”
  对于保全之道,萧月生多得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安排,观澜山庄暗隐的实力,让他们大不必战战兢兢,小心提防了,而且,有桃花岛这处退路,更是高枕无忧。
  观澜山庄门下的弟子,出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行狡兔三窟之道,先将退路找好,不算胜,先算败,根本不惧别人的追缉。
  见他这般毫不在意,她的几位妻子便放下心来,对于轻敌之举,断定不会出现在自己夫君身上的。
  对于葵花宝典的争夺,萧月生仍旧在观望之中,虽然秘笈的争夺有越演越烈之势,仍未太超出他的想象,再说,乱一乱也好,免得那帮御史台的老爷们闲得没事,专找自己的麻烦,临安府的府尹替自己顶一顶,他求之不得。
  于是,他便躲在桃花岛上偷懒,慢慢开始布置一些阵法。
  这里四周是海,气候湿润温暖,颇为怡人,但过犹不及,四周皆是海水,难免太过潮湿,而且空气也有淡淡的腥气,比之观澜山庄的温润清新,大大不如。
  一个大周天五行阵,调和阴阳,以过剩的水气滋润桃树,使其生机更盛,从而增强整个岛上的元气,而被木气吸收的水气顿时令空气变得湿润得恰到好处。
  而空气中微腥的气息被号无所不净,净无可净的清扬阵所过滤。
  此阵看似简单,却最为艰深,根据道家所谓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之开天理论,颠倒阴阳,扬清退浊,汲取清扬之气于阵内。
  还有很多阵法存于他脑海,将要设于岛上,只是他不想累着自己,一个一个来,慢慢来,反正不急。
  ……
  临安城通往嘉兴城的官道上,距离嘉兴府地界十余里处,有一座奇崛的高山,名叫艾山。
  艾山如剑。
  陡峭的山峰脚下,多年形成的松树林茂盛得很,只因尚未至立春,林子的颜色有些泛黄罢了,近有一里方圆,通往嘉兴的官道尽被罩进其中,却是一个打家劫舍的好所在。
  已是夕阳,官道之上,渐渐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与马车的辘辘声,伴随着洪亮的吆喝声,将松林中的倦鸟惊起一片,啁啁声不绝于耳,夕阳之下,这片幽静的松林,忽然热闹了几分。
  “驾——驾——!”吆喝声极是洪亮,发声之人却颇为年轻,声音中隐隐透着兴奋与豪迈。
  嘉兴府的道路极是平坦宽敞,不全是泥土,还混着少量的沙石,却仍旧灰尘嚣上,一辆宽大的双驷马车正在飞快的奔驰,车速极快,两头栗色骏马八蹄翻飞,尽情驰骋,令人不由的担心,那辆颇为宽大的玄黑马车能否禁得住这般折腾。
  疾驰的马车之后,尘土飞扬,仿佛一道黄蛇在身后蜿蜒追逐。
  马车上任马由缰的车夫,却是萧月生的小舅子,郭家的公子——郭破虏。
  夕阳之下,绚烂的阳光中,此时的郭破虏唯有头部沐浴在阳光中,脖颈以下,阳光被颇高的车厢挡住,无法照到。
  郭破虏目光炯炯,脸上原本的稚气已渐渐不见,头发与鹤氅俱迎风飞扬,飘飘而舞。
  他手中高高扬着鞭子,虽然不会甩响,却也显得意气风发,丝毫不见纵马疾驱而导致的疲倦委顿之色。
  马车的车厢比坐着的郭破虏高出一头,车厢通体乌黑,仿佛玄铁之色,散发着莫名的威严,两侧雕刻的云纹,图样奇异,令人不由生起玄奥之感,似是别有奇妙之处。
  这条通向嘉兴府的官道虽然平坦,却也难免偶尔出现小石子、小土坑,但马车平稳如常,并未如寻常马车般的颠簸翻动,显示出此车的不凡。
  车厢后部,挂着的一个手掌大小的闪电图案极是显眼,若是明眼之人,便知道这是子明车行的标志。
  这道闪电图案,是嘉兴周围诸府畅通无阻的保证,虽然嘉兴府近些年来被嘉兴城带动得渐渐富庶,但周围诸府,偶尔偏僻之地,仍难免有匪徒之患,挂上这个闪电标志,便无人敢动,可见子明车行之威势。
  “郭大哥……,累了吧,不用这么快的!”一道忽然自威严的车厢内传出声音响起,如百灵在山谷清鸣,让虚空练习着鞭法的郭破虏机灵了一下,忙放下长长的麻绳织成的鞭子,两手一按车辕,顿时站到了原来坐着的地方,转身按着车厢往后瞧。
  透过滚滚的黄尘,后面并没有动静,郭破虏才松了口气,挠了挠头,故意沉着声音说道:“何姑娘,就快到嘉兴府了,到了我姐夫那里,我们便安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