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2470

  ……
  见众女七嘴八舌,面色惊慌,一直发呆的完颜萍忽然抬起玉掌,压下了诸人的声音,望向玉脸苍白的小玉,强提精神,缓缓说道:“小玉,你算一算吧!”
  小玉点头,微微垂下星目,凝神感应,她的神算之术与萧月生的天人交感之术相似,须以全部精神,达至天人合一之境,从而在冥冥中感受天地运行,隐隐窥得未来之秘,自是极耗心神。
  众女皆是摒息凝气,目光齐聚于小玉的晶莹的脸庞上,观察着她脸上的表情,生怕露过一丝一微的波动。
  半个时辰过后,在众女不安的等待中,小玉长长吁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睑,目光黯淡,眉宇间透出疲惫,与刚才判若两人,似是苍老了几岁。
  “暂别离之相!”不等众女开口发问,小玉便张嘴说道,扫了众人一眼,叹息一声:“看来公子所言不虚。”
  这一会儿的功夫,完颜萍已尽力收拾心情,萧月生在给她的信中所言,让她不要沉溺于伤离别,需有大姐的胸襟,安抚众女,维持萧府。
  “还好还好!”完颜萍强打精神,摇了摇头:“我一直担心,这只是大哥安慰我们之语……”
  对于小玉的神算之术,她们毫不怀疑,而诸女皆是聪慧过人之辈,闻琴弦而知雅意,听到完颜萍此语,心中一惊,随即也大感侥幸。
  是啊,与永不回来相比,离别十年,确实是侥天之幸了!
  有了此想,心中的悲苦,也就淡了一些。
  完颜萍见她们不再那般失魂落魄了,方才转身,将白玉桌上的碧玉匣打开,取出里面的信。
  “大哥留下了这些信,每人一封,妹妹们回去自己看吧。”完颜萍一一按照姓名将信递了出去。
  “小凤,你与小星一起,去东京看看吧。”完颜萍将书信递出,转头吩咐小凤与小星。
  东京那边并没有观澜山庄的弟子落足,若是派人过去,要比小凤她们亲自出马慢上许多,她们自是等不及,要证实一番。
  小凤与小星亦是仅着锦缎睡袍,回屋换了衣裳,两人连袂出了观澜山庄,直接以轻功赶往东京,其速如风,远非奔马可比。
  第二天半夜,两人便返回了山庄,带来消息,东京城外,数十里一片焦土,听闻东京城里人所说,有一仙人忽然驾临,在天空作法,召下了无数道天雷,将城外数万蒙古精兵轰为飞灰,可谓惊天动地,风云色变,但仙人也未再出现,怕是不屑与凡人相见吧。
  世间有如此神通者,也唯有自家的公子爷了,她们二人知道,梦中所见,公子之言,一切皆是真的,公子爷他真的离自己而去了!
  伤心痛苦之下,她们全无惜身之念,若不是见不到蒙古人的身影,她们早就上前杀个痛快。
  返回之际,她们身法更快,星夜驰回了观澜山庄,没有了公子爷,纵使她们武功绝世,也感觉不出丝毫的安全与温暖,在山庄,同病相怜的姐妹们能够给自己一些暖意。
  ……
  没有了萧月生,世人仍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他召下天雷,一举消灭数万蒙古精兵,却是影响极深。
  自此,蒙古后退,以东京为界,秋毫不犯,萧月生之威,实令他们心惊胆战,有如此之能,若是想灭一城,怕是无人能挡,实不敢再招惹南宋。
  但南宋亦未趁此追击,萧月生自此杳无音信,谁也不知他究竟何在,观澜山庄与临湖居之人所言,公子作法之后,元气大伤,已闭关休养,绝不能让人打扰。
  理宗心下无底,再者自己身体强健,有耐心的很,便开始尽心尽力的积蓄力量,以待将来一举而克。
  虽然萧月生并未穿着道袍,但人们皆认为他是仙人降世,是成仙得道之人。
  一时之间,人们对于成仙得道生出无限信心,道教得此大昌……
  武林之中,清微剑派渐渐淡出,最终销声匿迹,不知所踪,唯有枫叶剑派一家独秀。
  但武林中并非后继无人,江山各有一代出,没有了清微神剑,却又出现了数位剑法高手,尤以追风剑客周紫芝为甚,其剑法之绝,已堪与叶重相若,四大公子中的其余三位,虽逊了几分,亦是高手。
  其余的高手,亦是层出不穷,西域绝刀端木玉,西域世家高手龙东原,神威堂堂主孙百威,中原的燃情神僧,郭大侠之子郭破虏,大轮寺传人萨巴迦,阁皂山门下杨梦真,铁掌无敌张元镇,独孤侠侣李寒香与许一鸥,隐剑谷少主东方雷,丐帮高手燕尘风,唐家弟子唐世君,皆是一时之俊杰。
  一时之间,百花竞放,齐相争鸣,武林前所未有的兴盛……
第二部
倚天
第1章
新生
  四川嘉定府境内,有一个举足轻重的武林大派——峨嵋派,乃大侠郭靖之女郭襄女侠所创。
  郭襄女侠家学不凡,当年五绝其三俱与她有渊源,武功之博,举世罕见,四十岁后她武功大成,融会贯通,创下了峨嵋派,峨嵋派的武功自是精妙绝伦。
  而在离峨嵋派不到百里,还有一个小的武林门派——水云派,却甚少被武林中人所知。
  紫山是一座人烟罕至的高峰,身处螺髻山脉的深处,海拔上千米,丛林遍布,到了上半段,冰雪处处可见,即使是武林中人,亦感寸步难行。
  紫山半山腰,有一处缓平地势,似是一张椅子般,水去派便位于这张椅面上,仅是二三十人的小派,且俱由女子组成,不收男弟子,倒与峨嵋派相似。
  水云派的掌门温玉冰,在武林中颇有几分名气,并非是因其武功超卓,而是其姿色出众,冷艳逼人,兼且性子孤僻,不太讲理。
  初夏时分,因这里地势颇高,清晨微带冷意,青翠的山林中雾气缭绕,各种飞禽雀鸟不时鸣叫,清脆悦耳,更显山林的幽静。
  水云派中亦传来莺声燕语,叽叽喳喳的喧闹,派中诸弟子纷纷起床,或洗漱或打闹,勤奋的已经开始练功。
  一座三层的楼阁倚着山峰而建,飞檐斗拱,似是一只雄鹰展翅欲飞,气势不凡,二十几座院子星罗棋布于楼阁前,共分了三层而建,每层地势相差有六七个石阶,这便是整个水云派。
  太阳虽未升起,天空却是晴朗无云,预示着又是一个好天气。
  蓦然之间,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响起,如同在她们耳边炸响,震人心魄。
  尖叫声连连响起,众女边叫边捂着耳朵蹲下,抬头望天,恰看到一道银蛇般的闪电直直击向最顶层的一间院子。
  她们虽是习武之人,但见到如此天威,女子的天性顿占了上风,多数人尖叫声再升一阶。
  这道闪电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诸女子惊惧的目光中,倏然而逝,天空一直晴朗无云,如同洗过,澄蓝无比,刚才的雷电似是她们的幼觉一般。
  她们正惊魂未甫之际,那间被闪电击中的院落忽然蹿出一人,身形娇小玲珑,径直冲向掌门所在楼阁。
  女子的好奇心皆是强大无比,水云派的弟子们纷纷往上走,这一层屋子里住的全是掌门座下的嫡传弟子,是她们的师伯或师叔。
  她们认出了这位面色惶然,只顾得奔跑的少女,她叫小蝶,是掌门座下大弟子的侍女,长得娇美可爱,平日里嘴甜乖巧,极有礼貌,颇讨众女的喜爱。
  “莫非是大师伯出事了?”诸女中一位面容姣好,身材苗条的持剑少女喃喃自语。
  “不会罢?……那大师伯也太倒霉了吧?”她身旁的一位美貌女子摇了摇头,大是感慨道。
  旁边诸女纷纷点头,心有戚戚焉,这些女子皆容貌不凡,姿色不俗,虽谈不上国色天香,但放在人堆中,却也引人注目,此时聚在一起,宛如群花盛开,争奇斗艳。
  她们虽然心中好奇,但没有长辈的指令,却不敢踏入那座清心院,因为他们口中的大师伯,却是一位男子。
  众美女或议论或感叹,不知不觉间,围住了小院的门口,探头往里望,虽然开着院门,但院中假山竹林掩映,无法看到里面屋子的情景。
  叽叽喳喳的众女忽然自动让出了一条道路,一位宛如天仙般的女子如风般掠过,眨眼间消失在院中,圆润而清冷的声音在空中飘荡:“练功去!”
  众女顿如鸟兽散,掌门师尊的话不容违拗,虽然她们心下好奇更甚,不时往这边瞅瞅,却没有胆子继续呆在这里。
  小院门口仍有四女未曾离开,她们俱是身形高挑,骨肉丰匀,亭亭玉立,容貌各异,皆是美丽动人,清亮的目光望向小院,并未跨步进去,她们四人是第一代弟子,是院中之人的师妹。
  小院之中,假山竹林掩映着三间屋子,东间,水云派的掌门温玉冰站在床榻旁,望着榻上脸色乌黑如炭、难辨面容之人,满面悲伤。
  床榻之上,屋顶一圆洞敞天,业已被雷电所击毁。
  温玉冰身形高挑,虽一身翠绿宫装,仍难掩其凹凸有致的曲线,容貌娇媚,眉宇间却冰冷一片,冷艳逼人。
  “秋儿,秋儿……”她的声音圆润柔和,透着浓浓的关切,与刚才在院外所说迥然不同,宛如两人。
  榻上之人覆衾仰躺,昏迷不醒,脸色乌黑如墨染,看不清模样,唯有一颗脑袋头发皆无,锃光瓦亮,宛如被涂了一层豆油。
  温玉冰唤了几声,没有动静,回头望向身边娇美的少女:“小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情有一张雪白的瓜子脸,琼眉樱唇,柔美可人,听到掌门师尊发问,面色苍白的她,带着泣音道:“今天早上,少爷很早就起床,洗漱之后,正在擦脸,天上就忽然降下一道闪电,击中了少爷……”
  刚才跑出去找温玉冰的小蝶接过话头:“我与小情妹妹忙把少爷扶到榻上,就跑去找掌门您了。”
  她亦是瓜子脸,秀鼻挺直,凤目灵动明亮,娇美中透着端庄,又透着慧黠,气质独特。
  温玉冰螓首仰起,看着敞了个大洞的屋顶,冷艳的脸上露出愤恨之色,低下头望向榻上之人时,又换上了温柔表情,隐隐泛着母性的光辉。
  她弯腰,伸出葱白似的玉指,轻轻抚着那乌黑的脸庞,将他紧皱的眉头轻轻抚开,满脸怜惜与温柔:“苦命的秋儿!”
  小情与小蝶两人明眸中亦透着怜悯,虽然这位少爷呆呆傻傻,但毕竟一直照顾这位少爷,几年下来,自是难免产生感情。
  床上躺着的男子名叫萧南秋,尚在襁褓时,便被十二岁的少女温玉冰在山脚下捡到,便将他收做开山大弟子。
  那时的温玉冰,正随着自己的师父学艺,尚未出师,师父虽然劝阻,不让她收留这个婴儿,不如到山下找一个人家,让他们收养,她时常去看看便是了。
  温玉冰一抱起这个婴儿,正哭得声嘶力竟的他顿时眉开眼笑,冲她咯咯笑个不停,顿时温暖了她的心,说什么也不答应,一定要自己收养他,让他做自己的弟子。
  她从小性子便倔强执拗,师父也拗不过她,只好答应。
  温玉冰的师父只有她一个弟子,她随师父在山上习武,只有两人,自然难免孤单,有了这个婴儿,顿时有了寄托,充实无比,将一腔爱心全部倾注到了小南秋身上。
  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十岁那年,萧南秋练轻功时,不慎自山崖上摔了下来,恰巧撞了后脑,从此便变得呆呆傻傻,除了吃喝拉撒能够自理之外,什么也不会做,只是发呆,像是失了魂魄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