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2470

  眼前之事,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这么一转眼的功夫,竟已跑得没影了,这么空旷的沙漠,再好的轻功,也跟不了那么远,况且,那些粟色骏马正在远处的树丛边啃着干草,状甚悠闲,难不成,他们是插翼而飞?!
  “这帮厚土旗的人到有几分独特本领!”林晓晴悠闲的打量四周,转身对师父温玉冰笑道,声音低得仅能让她听到。
  “嗯。”温玉冰微微点头,白纱轻动,风情袅袅。
  那些沙尘无法掩住她们的目光,清清楚楚的看到,他们仿佛耗子钻洞一般,转眼之间,整个身体完全钻入了沙子中,速度快得匪夷所思,也难怪峨嵋派众人不解。
  灭绝师太持剑而立,双目精芒闪烁,手中长剑却非倚天剑,仍寒光闪闪,非是凡品。
  她重重跺脚,“砰”的一响,脚下沙尘风扬,她身前一丈处蓦然飞出一物,砰然落地,却是一个大活人。
  此人一身黄沙,仿佛是一座泥人,只有嘴角有淡淡的血迹,他倒在地上之后,马上顺势一滚,隐入了黄色大旗下,消失不见。
  众人此时明白他们的藏身之处。
  “嗤——!”“啊——!”忽然身后传来数道怪叫声。
  峨嵋派众人回身,却见昆仑派的人已不见了影子,好像被包围在了密密麻麻的大旗中。
  贝锦仪与周芷若正面朝那边,脸色肃然,一身貂裘雍容华贵,宛如宫廷贵妇,毫无江湖气息。
  她们二人已施展了数次弹指神通,穿过猎猎的火焰大旗,击中阵中手持黑色圆筒的几人。
  这黑色圆筒乃是五行旗的神兵利器,罕有人知,昆仑与峨嵋两派皆不晓得其厉害,唯有萧月生提前告知了几女。
  乍见到了此物出现,贝锦仪与周芷若顾不得别的,提前出手,免得真出了人命,不好收拾。
  但两人也并非神人,有两个人背对着她们,手中拿着黑圆筒,却非她们能够看到。
  两道火焰忽的喷出,直接扑向昆仑派弟子,仿佛后世的火焰枪。
  昆仑派弟子措手不及,还好警觉,仅有两个被火喷到,衣袖登时烧了起来,旁边有人忙抓了一把沙子捂上去,将火熄灭,但已有焦糊的味道传出。
  烧伤是所有伤势中最疼的一种,那两人苦苦忍受,他们身上带着伤药,刀伤剑伤皆可治,偏偏没有治烧伤的。
  何太冲与班淑娴抱拳致谢,向圈外的贝锦仪与周芷若,他们已看到了二女出手的情形,知道若没有她们,怕是这次会栽个大跟头。
  ……
  “师兄……”李若云并腿侧坐于前榻上,微咬下唇,车前面的窗户已打开,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形。
  她一身雪白罗衫,将脸映得皎洁无瑕,宛如一块儿羊脂白玉。
  萧月生则在后榻上侧卧,枕着高枕,翻看着一本书,白玉杯放在身前,不时轻啜一口琼浆玉液,优哉游哉。
  “……再等等看。”萧月生也微蹙了蹙眉头,此时场面已大,一旦真正的开战,必是死伤惨重。
  他一向没有救世主的自大,素来独善其身,自己过得好便罢,旁人各有各的人生,他有读心术的神通,能看清人的丑恶,对于别人的生死,不甚挂心。
  只是其师温玉冰心软心善,不忍见到别人死去,再者,毕竟峨嵋派已是自己夫人的师门,若不能护其周全,岂不是太过无能?
  对于明教,他无所谓好恶,杀与不杀,皆在一念之间,只是他们乃抗元的主力军,若是杀得多了,无异于帮助元人,故难得的生出些微慈悲之心。
  此时,场中情势一触即发,一场杀戮再所难免。
  李若云虽冷若冰霜,心肠却仍有些软,有些悲悯,盈盈目光望向师兄,隐隐带着恳求。
  萧月生看懂了她目光之意,知道她想让自己出手,止住这一场干戈,他亦犹豫,大战一起,再无转寰的余地。
第203章
破局
  “师兄,你真要看着他们打起来么?!”见萧月生磨磨蹭蹭,毫不着急,李若云不由蹙着黛眉,明眸微嗔。
  萧月生轻轻一笑,随手放下书,盘膝而坐,两手掐诀,似是剑诀,阖下双目,垂帘冥心,凝神入静,气息俱敛于无,呼吸慢慢变得悠长而细弱,最终无声无息,仿佛整个人遁入了虚空。
  李若云知道师兄如今所为,忙放轻呼吸,呵气如兰,不敢乱动发出声响,这个时候,师兄正是最脆弱,容不得打扰。
  这仅是萧月生的小手段,如今他心境坚固,入定之时并不惧怕别人的惊扰,但说出一个自己的弱点,总是多了几分人气儿,更像一般的平常人,况且,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轩案上的香炉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隐隐约约,清淡泌人,闻之心清舒爽。
  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之声传了过来,李若云能够感受到那股淡淡的肃杀,心下微急,明眸定定的望向大师兄。
  萧月生冥心静坐,大拇指在其余四指的指节上慢慢跳动,开始时缓慢,越来越快,到了最后,仅是指影一片,看不清手指。
  天地人三才,加之时空,五维俱入手中,以周天大衍之法推衍,极耗心力,除非逼不得已,他实在不愿这般出力。
  半晌过后,眼神缓缓凝聚,看着手指,萧月生眉头微蹙,然后舒展开来,冲李若云笑了笑:“嗯,会有变数,再等等看吧!”
  他原本温润的脸庞略苍白了几分,目光与平日不同,深邃无际,似能将人的心神吸纳进去,顾盼之间,眼角余光隐隐迸出金芒,宛如灿烂的阳光映在黄金之上反射而出。
  李若云怔怔望向大师兄,目光柔和澄澈,见大师兄如此模样,知道,心下歉疚,很少见到大师兄疲惫如斯。
  对于推衍之法,李若云也稍有涉猎,但也仅是浅尝辄止,便被萧月生所禁,因为此法弊大于利,每一次施展,皆耗费无数心力,无异于提前透支生命。
  当初黄药师的夫人阿衡便是因为太耗心力而逝,而萧月生所用的这种推衍之法,所耗心力,远甚于阿衡背一背书,然后用心默写下来,推衍之术,寻常人根本无法承受。
  李若云玉腿舒展,优雅的下了香榻,来至萧月生榻前,弯腰伸出纤纤素手,执白玉酒壶,替他小心斟满,两手端起白玉杯,递到他跟前,明眸盈盈,定定的望着他。
  嗅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清香,萧月生也静静看着她,两人眼神交触,无声胜有声。
  彼此对望半晌,萧月生收回眼神,微微一笑,接过酒杯,仰颈朝天,一饮而尽,温声道:“帮我取来纸与笔,好么?”
  李若云双眸清亮,如阳光下的泉水,波光潋滟,美不胜收,非是平常的澄澈无波。
  她又瞧了他两眼,见他目光微垂,不与自己相触,暗自叹息一声,心下怅然,也不多问,转身自轩案上拿起笺纸与松砚,放到脚边的矮几上,然后将矮几端到萧月生身前。
  萧月生接过紫毫笔,笔走龙蛇,转眼之间,一气呵成,写满了半篇,轻挪开白玉狮子纸镇,抽出薄薄的素笺,在空中轻轻一吹,递给李若云,随后下笔再写了一篇。
  放下紫毫笔,萧月生伸了个懒腰,指了指李若云手中拿的与矮几上放的两张素笺,温声吩咐:“你先看看,然后给三师妹与两位夫人送去。”
  李若云点点头,将心中波动抑敛,仔细观看这两张素笺。
  她心下惊讶,却只抬头看了大师兄一眼,没有多问,玉脸恢复了冷若冰霜,将它们各装到一个信封,挂上轻薄的面纱,披上雪白的貂裘,飘然出了淡紫的车厢,姿态曼妙。
  萧月生看着她消失的方向,无声的叹息了一声……
  ……
  明教与两大派此时剑拔弩张,场中的气氛一触即发。
  烈火旗刚才施展的武器太过厉害,委实吓煞了人,即使是何太冲夫妇,对上那黑乎乎的圆筒,也只有躲避一途,何况其弟子们。
  昆仑派诸人一动不动,紧握长剑,神情紧张,死死瞪着烈火旗的众人,小心戒备,不时瞥一眼那两个黑乎乎的圆筒。
  另一面,灭绝师太虽知对方藏在地下,但这群人无声无息,极难发现与防备,刚才震出的那人,是因为他在地下活动了几下,方被她听到了声响,暗劲潜出,将其震飞,却无法发觉厚土旗其它的人。
  但峨嵋派的人都也知道,这些人必是藏在这些大旗下面,故不敢轻易靠近,只是远远盯着,小心戒备。
  恰在此时,李若云一身雪白貂裘,面覆白纱,飘然而至,所过之处,沙漠无痕无迹。
  惜乎无人发觉其异状,她虽戴面纱,冰清冷傲的气质却无法遮掩,深深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来至温玉冰身边,淡淡见礼,将一封信笺递到了林晓晴手中,随即离开,对灭绝师太也仅是点了点头。
  微微转身,莲步轻移,雪白的软靴落下,仅是一步,便跨至贝锦仪与周芷若身边,将另一封信交到了贝锦仪手中,未多说一句,转身便走。
  窈窕曼妙的身形闪了两闪,似是跨出两步,幻出两道残影,便在众人眼前消失无踪。
  她倏然而至,转瞬即去,来去如风,翩若惊鸿,虽白纱覆面,无人看到她的脸庞,却深深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见到她的消失,皆不由升起一股淡淡的不舍与怅然……
  林晓晴、贝锦仪与周芷若三女微微低头,慢慢看完了素笺上所书,微一沉吟,手掌一震,素笺与信封俱化为粉末,随着玉掌的摊开,一阵风吹来,轻轻洒落,与地上的沙漠融成一体。
  仅是这一手,便足见她们功力之精纯,纸笺虽最细薄,但要震成粉末,却比石头更难。
  众人皆是好奇,不知何人送来这一封信,而信上又所说何事,尤其是灭绝师太与温玉冰,她们知道,李若云淡漠冷傲,能差使得动她的,也唯有萧月生了。
  “砰——!”
  一道人影忽然自地下窜起,带起漫天的沙尘,扑向正持剑凝立的灭绝师太,奇快无比,其时机把握得极准,窥到了此时的异样。
  灭绝师太心坚似铁,并未受李若云影响,见到有人偷袭,冷冷怒哼一声,灰色的僧袖一卷一拂,身前涌出一道劲风,将扑过来的沙尘卷走。
  没有了沙尘遮挡,能够看清眼前,眼前却已出现一只粗矮的手掌,几乎便要触到自己的胸口,四道掌线清晰可见。
  灭绝师太心下沉着,铁掌加身而不慌乱,脚下一踩,身形蓦然横移,长剑撩起,划出一道匹练,似要将对方自下而上削成两半。
  袭来之人身形矮胖,身法却快捷,矮腿一迈,怪叫一声,躲过了灭绝师太的毒剑,身形现出,却是厚土旗的掌旗使颜垣。
  明教五行旗的掌旗使皆是一流高手,虽胜不过灭绝师太,一时之间,却也并不落下风,一双手掌堪堪抵挡住了灭绝师太的凌厉寒剑。
  灭绝师太极不服气,身形如电,剑光如霜,将颜垣笼罩其中,两人剑来掌往,其余诸人皆不动弹,只在一旁看热闹,对于两人的武功,俱是赞叹不已。
  便是在烈火旗阵中的何太冲夫妇,看了灭绝师太的剑法,也感觉自叹弗如,峨嵋派这几年有如此声势,倒也并非无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