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7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2470

  宋文清默然,臻首垂下,重新盯着雪瓷茶盏。
  萧月生纵使神通广大,在这般沉默之下,仍觉压抑,强自一笑:“咱们再见之期,怕已是数年之后……”
  宋文清抬头瞥他一眼,淡淡说道:“嗯,知道了……”
  萧月生手指轻敲白玉杯,委实不知如何说,心中迟疑不决。
  默默坐了半晌,萧月生决心已下,放下白玉杯,自怀中掏出一只白玉佩,涩声说道:“若是你遇到了意中人,在下却难亲自道驾,这方玉佩,便算是贺礼吧!”
  宋文清蓦的抬头,明眸绽芒,定定望着萧月生,目光先是惊讶,随即是淡淡的幽怨,虽轻淡,却深入骨髓。
  她贝齿紧咬下唇,深陷到唇中而不自觉,鲜血缓缓流出,将檀口染成鲜艳。
  “女人宛如绽放的花蕊,韶华稍纵即逝,在下一别数年,岂能贪心不足?!”萧月生摇了摇头,无奈苦笑。
  他虽然决心已下,但见到宋文清的幽怨,却又不忍,忍不住多解释了一句。
  “嗯,知道了!”宋文清慢慢站起,转过身去,看也不看他一眼,盈盈而出,苗条秀丽的娇躯弥漫着凄然与萧瑟,渐渐消失在了寒烟阁中。
  “唉……”萧月生扶栏而望,久久凝立,最终,发出一声长叹。
  没想到又无端惹下一场情债,心中颇是自责。
  ……
  对于贝锦仪与周芷若两女,萧月生心中最是歉疚,虽然已成为了自己的夫人,但论及感情之深厚,却不如对于完颜萍她们。
  可能是先来先到,完颜萍诸女早已在心中抢占了一大块儿位置,留给贝锦仪与周芷若的并不多,也远不如对她们一般的亲密。
  况且,距离他们大婚,也并没有多久,如今却要分开,想来,实在一件痛苦之事。
  他想了想,将临安城的观湖居托付给两女,让二女到西湖边上生活,开一家酒楼,消遣日子。
  临安城如今是钱塘帮的天下,而钱塘帮的帮主刘子兴却是萧月生收伏之人。
  两女有峨嵋派与水云派为靠山,再有钱塘帮可供驱遣,倒不虞有性命危险,况且有他所用秘法及玉符,足可万无一失。
  除了温玉冰与李若云,对于其余诸女,萧月生皆以闭关相告。
  ……
  天山
灵鹫宫
  如今的灵鹫宫已然大变模样,数道大阵相辅相成,灵鹫宫温暖如春,处处是绿色的植物,生机一片盎然。
  萧月生的身形蓦然闪现,两手各揽一女腰肢,是温玉冰与李若云。
  两女身穿月白的水云袍,玉脸皎皎无瑕,一个清冷如冰雪,一个冷艳如女神,难分轩轾。
  萧月生也是一身月白丝袍,转眼四顾,目光在周围的每一处缓缓流光,目光中满是眷恋。
  两女沉默无语,只是仰头定定望着他温润的脸庞,目光盈盈如水。
  “师父,二师妹,咱们就此别过了。”萧月生淡淡笑了笑,放开她们腰间的大手,温香之感犹存。
  两女盈盈的目光一直紧盯着他,闻得他言,不由心头泛起酸涩,宛如一把刀子在绞动自己的心口。
  萧月生淡淡一笑,温润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数秒,身形蓦的一闪,已是消失不见。
  “轰——!”平日响起一声雷,一道电光划开天际,蓦然出现,极为诡异,一闪之后,消失不见,未再出现,仿佛刚才是幻觉一般。
  温玉冰忙自怀中掏出一方雪白玉佩,里面有一团光点,呈淡绿色。
  “走!”她玉脸一凝,身形闪烁,已出现在十几丈之外,李若云身形随之一晃,跟了过去。
  两女踏冰雪如履平地,在雪山上一隐一现,转眼之间,出现在一座雪峰上,看到了躺在雪地里的萧月生。
  只是,任由她们怎么呼唤,却也无法唤醒他,宛如沉睡过去,表情沉静,她们这才死了心,将他背起,按他事先的吩咐,将其安置到了灵鹫宫一间屋子里,此屋已由他布置好了阵法。
  ……
  虽然萧月生已然消失在水云派,但寒烟阁却是仍在,平日里,贝锦仪与周芷若多是住在此处,在这里,她们能够回忆起与萧月生的点点滴滴,那甜蜜的气息凝而不散。
  琼林中,夜明珠依旧散发着清辉,将整个琼林笼罩其中,明亮而柔和,带着温馨之意。
  每个夜晚,晚膳过后,温玉冰仍旧会踏着小径,在琼林中漫步,只是身边已经没有了萧月生相伴,唯有一人,踽踽独行。
  每次看到她漫步在琼林中的身影,李若云诸女皆是心中发酸,眼前仿佛出现了师兄温和的笑脸。
  于是拼命练剑,或是入定,她们碧水诀逾深,入定时日越久,往往只觉一瞬,却已是数日之后。
  水云派在武林中行事欲发低调,但却无人敢惹,因为峨嵋派如日中天,声势更盛。
  灭绝师太武功高绝,世间罕有敌手,即使是少林的空闻大师,武当派的宋远桥,亦是稍逊几筹。
  六大门派与明教联手,与元廷交了几次手,皆是大胜而归,整个元廷摇摇欲坠,如大厦之欲倾。
  这几次战役,水云派仅是李若云与林晓晴两人出山襄助,但六大门派掌门却心中有数,这几场大胜,皆是李若云之功,她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心智之高,令人胆寒。
  不知不觉中,水云派的超然地位已成,虽然行事低调,却越发的神秘莫测,而紫山,再也无人能够进得去,更是凭添了几分神秘……
第三部
笑傲
第1章
伤重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单八峰,主峰天峰岭,号称北国万山之宗主。
  见性峰上的恒山派,乃五岳剑派之一,虽然皆是女子,却威名赫赫,不让须眉。
  这一日,盛夏的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炎炎烈日变成了桔红的圆盘垂悬于西边天空,漫天晚霞,将恒山映照得瑰丽而柔和。
  一场大雨刚刚下过,山路泥泞。
  见性峰下,四个缁衣女尼正沿着山路缓缓向上,神情沉肃,自有一股佛家的威仪。
  走在最后的一名小尼姑,姿容绝丽,清秀脱俗,宛如明珠玉露,不染一丝尘垢,实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令人不由扼脆,大叹暴殄天物,这般人物,身来便是颠倒众生的,缘何出家为尼?!
  宽大的缁衣下,她身段儿越发显得玲珑婀娜,款款而动,走起路来,轻提慢放,小心翼翼,唯恐踩踏着水洼。
  只是越是小心,越是出错,走到一处狭窄的山道时,她脚下一滑,忙伸手去扶山壁,白得几乎透明的小手登时沾满青苔。
  她打量了几下纤纤小手,蹙着眉头想了想,止住脚步,抬头对前面的女尼扬声道:“仪和师姐,我的手弄脏了,要去洗洗。”
  声音极为娇媚,圆润如幽谷黄莺。
  “好吧,……我们先上山见过师父,你快快赶上来。”最前头的中年女尼道。
  “是。”绝丽的小尼姑点头答应,转过身子,往回走去。
  她对这里的路极熟,走了十几步,转而向下,来到了一处小溪旁,潺潺溪水由山谷流出,清澈见底,游鱼可见。
  小尼姑来到溪边,蹲在溪水中一块儿青石上,伸出纤纤素手,轻濯清水,将手上的青苔洗去,自缁衣宽袖中取出布帕,拭了拭手。
  她刚要转身,身形忽然一定,忙踏前一步,侧头观看,水盈盈的明眸登时睁大,她看到了一片青色的衣角!
  好奇之下,她轻轻一跃,轻盈的落到小溪对岸,在一块儿大石头后面发现了一个青衣人卧地不起。
  她绝丽的小脸露出几分害怕,双手合什,低声诵念了一通经文,心绪宁静下来,轻轻走到青衣人近前,小心将他翻了过来。
  这是一个年轻男子,容貌平常,很难惹人注目,此时面色苍白,青气隐隐,似乎已经死去。
  她心下更怕,咬着柔嫩的下唇,小手颤颤巍巍的伸出去,葱白似的食指凑到他鼻端,停了一会儿,清秀的眉梢涌起喜悦。
  不是死人,她害怕之念登时消去,便想要救人。
  只是她经验浅薄,并不知如何救人,束手无策之下,便想要去招呼几位师姐。
  恰在此时,她脚下的青衣男子身子忽然一颤,喃喃出声:“水……,水……”
  他嘴唇已经龟裂得不成样子,裂缝处渗着干涸血迹,颜色暗红,似乎几日未进水。
  小尼姑未听清,急忙趴下来,薄如白玉的耳朵凑到他嘴边,用心的侧耳倾听。
  待听得清他喃喃低语,忙又起身,跑到溪边,两手掬起一捧水,跑了回来,沥沥啦啦的凑到他嘴边,慢慢滴到他干涸的嘴唇上。
  “咳咳……,咳咳……”男子忽然身形抖动,剧烈咳嗽,随着咳嗽嘴角涌出一股鲜血。
  “你……你……”小尼姑顿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咳嗽了两声,停了下来,男子的眼睑一阵颤动,缓缓睁开,小尼姑忙在他身边蹲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