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470

  红晕如潮水般涌上小玉的面庞,她白了萧月生一眼:“公子爷,你又说胡话!”
  “那——,公子我想看看!”萧月生嘻笑,大手攀了上去。
  小玉大羞,挣开公子爷的胳膊,低啐一声,跑了出去。
  萧月生呵呵大笑。
  待不见了小玉的身影,他止住了笑声,仰首望天,良久之后,长长叹息一声,忽然之间,他感到说不出的孤独。
  早饭时,看着坐着满满一桌的女子,个个千娇百媚,姿色绝俗,宛如是众香之国。
  谢晓兰坐于其中,姿态优雅娴静,竟然出奇的和谐,仿佛很早以前便已经是这个家的人一般。
  萧月生暗暗看了她一眼,心中叹了一口气,有些索然,不再说话,便是酒,也没有沾一滴。
  “大哥,不喝酒么?”完颜萍坐于他身侧,见他只是低头吃饭,滴沾未沾,心中一突。
  这几日,她的担心仍旧尽除,见到丈夫的反常之举,便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行。
  “不想喝。”萧月生摇了摇头,只是闷头吃饭。
  完颜萍看了看隔着丈夫的郭芙,目光中满是询问。
  昨日萧月生只是睡在郭芙房中,并未如往常般雨露均施,她自然想问昨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郭芙读懂了她的目光,迷惑的摇了摇头。
  萧月生虽然低着头,但两人的目光对话岂能看不到,只是懒得说话,心中突然间有些索然罢了。
  “公子,普度寺的烛明大师派人送来请柬,邀你去他寺中下棋。”小玉竹箸放下,优雅的拭了拭嘴角,关切的望着自己的公子说道。
  她也看出了公子的萧索心绪,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饭前那几句话说错了。
  “哦——?”萧月生抬头,随即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这个老和尚又手痒了!”
  “干爹,我也要去!”杨若男竹箸擎在半空,嘴中尚有菜肴,急急说道。
  萧月生摇了摇头,瞪了她一眼:“寺内不留女子,再说,每次与人下棋,你都待得不耐烦,催促个不停,干爹是绝不会带你去的!”
  “哼!”杨若男嘟了嘟樱桃小嘴,不再说话。
  她也知道自己去不了,只是不太甘心,再说让她去看干爹与别人下棋,实在不是什么美妙的事,还不如跟小白它们玩痛快。
  “对了,芙妈妈,郭襄姐姐与破虏哥哥什么时候过来玩呀?”杨若男忽然又想起了极好的玩伴,不禁有些想念。
  “这……”郭芙想了想,又看了看自己的丈夫,微笑道:“过不了几日便会过来吧,他们说好过完花灯节便过来。”
  杨若男点了点头,心下颇为期待,有了郭襄两人加入,玩起来更快活,她从小孤单惯了,几乎没有同龄玩伴。
  “萧庄主,小女子今日便回雪春园,救命之恩,只有容后再报!”
  一直默默吃饭的谢晓兰忽然站起身来,闪着寒星一般的双眸,缓缓说道,面上满是决然之色,只是眸子中,隐隐闪着复杂的神色。
  萧月生怔了一怔,竹箸凝固在空中,凝视着她晶莹如玉的面庞,缓缓点头,“慕容业已经被子明所伤,……这一阵子,你们不必再担心他再找上门来……”
  他顿了一顿,迎着她的清亮的星眸,腹内的话忽然再也说不出口,唯有强笑一下:“……多多保重!”
  谢晓兰扫了一眼桌上诸女,面庞闪过一抹凄然,随即恢复微笑,点了点头,慢慢坐回椅中。
  “萧大哥,我与无双表妹也要告辞了。”程英待谢晓兰刚刚坐定,苗条的身子站起,淡淡的说道。
第62章
传讯
  “你也要走么?”萧月生轻轻入下竹箸,拭了拭嘴角。
  “你想走……”他忽然一笑,“……那便走吧——!”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目光冷冷扫过她秀雅的面庞,不再看她。
  “……”程英本是欲说几句承蒙照顾之语,触到他的带着几分寂寞萧索的寒冷目光,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一顿早餐,萧月生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却未再说一句话。
  其余诸人,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吃饭,没有屋顶的大厅内,幽幽香气之中,却笼罩着极为压抑的气氛,即使夹菜之时,人们也轻手轻脚,避免声音的发出。
  只是完颜萍眼中的忧色越来越重,黛眉轻蹙,愁云重重,本带着柔弱气质的玉脸,越发显得楚楚动人。
  她已经发觉,自己丈夫越来越不对劲,心绪波动过大,实在大为反常。
  换作以前,他总是云淡风轻的性格,万事皆是不荧于怀,即使生气,发脾气,却也总感觉是闹着玩儿,不是真的生气,他的心,仍是平和而圆融的。
  但这一次,他在吃饭时的情绪变化,她却能感觉出,他的心在波动。丈夫曾言,修道之人,修到最后,修的仅是心而已,而这一次,他的道心却并非原来那般坚不可破了。
  临安的普度寺,位于天目山之巅,虽是地位幽僻之地,却是声名远扬,主持方丈烛明大师,是声名远著的道德大僧,人所共钦。
  只是普度寺地处天目之巅,山路崎岖难行,平常之人,只能望而兴叹,只能远瞻而已。
  因此普度寺虽然彰名于外,却仍不失清幽,实是一个避世的清静所在。
  萧月生与烛明大师相识,也是平常的紧,只是他无聊时闲游临安城,偶尔听说普度寺的方丈大师是有道高僧,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实是不世之才。
  萧月生好奇之下,拜访普度寺,以棋会友,从而结成方外之交。
  普度寺他已并非第一次拜访,自是瞬间可至。
  闻名天下的普度寺,也仅是一间小小的寺院而已,所谓山不在名,有仙则灵,像这般规模的寺院,临安方圆百里,不下百座之多。
  天目之巅,几块高耸入云的巨石之下,寺院倚势而立。
  一间大殿,左右各一间仿殿,东西厢房便是禅房与修持之所,可谓简之又简,以至于损。
  而寺院前栽修竹,后植青松,山泉来自巨岩,绕寺而下。
  萧月生站于寺前,远望而下,天空澄明,群林郁郁葱葱,水清潭明,令他心随之一畅,颇有吞吐天地之感。
  萧月生游目骋怀不久,自敞着的寺门中走出两位僧人,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前者身形魁梧,挺拔昂扬,头上精光闪闪,面上须眉皆白,两条寿眉垂至眼角,鼻直口方,一袭紫金袈裟披身,显得华贵庄严,令人顿起敬慕之心。后者一身灰布僧袍,身材颀长,粗眉大眼,虎头虎脑,带着一股子憨气与稚气。
  老和尚飘飘踏出寺门,手持紫檀木佛珠,蔼然一笑:“清晨林间鸟雀欢鸣,老衲便知必有贵客来访,阿弥陀佛,却是萧居士大驾光临!”
  萧月生转过身来,青衫飘荡,拱手一礼,笑道:“大师相邀,萧某怎能不来?!”
  老和尚呵呵笑,将萧月生延请至内,入大殿奉茶。
  正殿内供奉着如来佛像,四五人高,庄严肃穆,身前一尊香炉,上插三根半柱燃香,殿内飘着淡淡的檀香。
  一张檀木矮几摆放于佛像前,烛明大师与萧月生相对而坐,几上烹茶之具齐备。
  “一年时间未见,燃情又长高了不少,成了大人了!”萧月生盘膝坐于软绒蒲团上,望着帮自己烹茶的小和尚,对烛明大师笑道。
  小和尚闻言朝他憨憨一笑,手上毫不停歇,滚滚泉水自紫砂壶中冲入青釉茶盏,清香之气顿时飘起,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将殿内檀香冲散无遗。
  烛明大师满是慈爱的看了一眼烹茶的弟子,和蔼一笑。
  “好茶!”萧月生吸了吸气,赞叹道。
  “这是燃情在初春攀上寺后岩上所摘,特意留到如今,待居士来时再吃。”烛明大师看了燃情一眼,面带微笑,声音详和,不疾不缓。
  他端起茶盏,拂开唇上长须,轻嘬一口,感受嘴中至腹内的清香之气。
  萧月生看了燃情一眼,呵呵一笑,学烛明大师一般细细品味。
  一时之间,大殿内寂静无声,两人皆在专心品尝这天目之巅的清灵之茶。
  燃情则是神情平静而专注,两掌按于紫砂壶身,令壶中泉水保持着沸腾,滚滚热气将壶盖冲上落下,壶盖上所刻璃龙如欲睁目飞腾。
  几上未有火炉、木炭,他却是以两手按于砂壶,以内力将其中泉水煮沸,用以沏茶。
  “大师,为何你今日却将紫金袈裟披到身上了?不会专为迎接萧某吧?”
  一盏茶饮尽,萧月生扫了一眼烛明大师身披的紫金袈裟,带着调侃的语气笑问。
  紫金袈裟乃是御赐之物,尊贵无上,烛明大师视之如敝衣,几乎从不示人,今日却披在身上,大不寻常。
  烛明大师扫了一眼自身的袈裟,微笑:“昨日袈裟被白鹤啄去,不知所踪,今日且将这件袈裟拿来裹身。”
  萧月生闻言,放声大笑,清朗之音直上云霄,在天目山上回响不绝。
  两人细细品着茶茗,嘴上漫不经心的谈禅论道,说了一阵子,便要开始下棋。
  萧月生对佛家之法颇有兴趣,亦为其博大精深所叹服,凭其神通智慧,自然远愈常人。
  烛明大师并非喜好说禅谈佛之人,对他而言,修佛即修心,是为了使自己更为澄明,而什么也不做,终日修心,却又有何益?他所好者,琴棋书画耳!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烛明大师更为精者,便是其中棋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