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647

  那些原本属于道门一方的信徒就是在这生死之间还有点犹豫,他们看着高悬虚空的勿乞佛门法相,纵然已经跪拜在地,但是他们心头一点信仰执念依旧没有消除,他们向勿乞跪下,却没有对他顶礼膜拜。
  沥血魔神分身一晃身体,漫天纯阳清光放出,沥血魔神分身强运来自于被杀的万仙盟主的先天纯阳普化宝簇,头顶放出三条浩浩汤汤纯阳之气四溢的长虹,每一条红光中都托起一团光芒四射的朦胧人影,周身更是放出无边光芒宛如太阳一样普照四方。
  被勿乞的佛门神通震得心神乱颤,强行录离心中恶念已经弄得魂魄有点五劳七伤的数千亿凡人呆呆的看着在空中显化标准版本道家仙人真形的沥血魔神分身,那些归属道门一脉的信徒突然泪如雨下,他们虔诚的跪倒在地,口诵道家降魔清心真经,对着沥血魔神分身重重的磕头下去。
  纯阳仙光照耀整个星球,神魂受创的凡人们只觉道道热流在体内不断流动,刚刚被佛门真言震得头昏眼花的他们很快恢复了精神,而且魂魄比平日里更加的茁壮强盛。
  道家的这些信徒也狂呼出声,他们体内涌出了比佛门信徒更胜三分的信仰念力。金色洪流呼啸着冲进了沥血魔神分身,随后又注入了勿乞体内。
  两道庞大无匹的信仰念力冲进勿乞眉心,他的神魂大口大口的吞噬这精纯的念力,根本不需要消化的过程,念力迅速艘入他的神魂,就好似本来就是他神魂的一部分。短短一盏茶时间,勿乞的神魂壮大百倍,仅仅从神魂强度上而言,他已经稳稳的跨入了九品太乙境界。
  神魂强大百倍,灵智更是成千万倍的增强。勿乞就好似突然挂上了无数外置处理器的巨型机一样,对天道的运算速度凭空暴涨无数倍,无数妙义在他神魂中流过,就迅速变成了他能彻底掌握的大道法则。
  佛主弥陀的大光明不坏弥陀度厄宝经;大风真人的大风歌;神水娘娘的玄阴水经注;万仙盟主的先天纯阳普化宝籙;以及元华老祖那里得来的血海大法;天地真身诀、龙变经、恶龙杀、太古神道、各种太古神文乃至炼狱魔经和大力神魔斗天诀等等,所有法门都宛如清澈的小溪从他心头流过,再也没有丝毫的窒碍和不解。
  在这一刻,数千亿人的魂魄和勿乞的神魂融为一体,他们千百世轮回得到的人生体悟,他们千百世轮回的所有经验,他们的所有知识都为勿乞所用,每一个人都在帮助勿乞分析解剖他所知的各种大道精义,一条条、一句句的为他分析这些修炼典籍中的蕴意如何。
  数千亿人的魂魄毫无保留的向勿乞敞开,勿乞能够清楚的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能清楚的知晓他们的一切爱怨嗔怒。勿乞运转大光明不坏弥陀度厄宝经,庞大的神念一遍遍的洗涤这些人的魂魄,逐渐的这些人居然对勿乞生出了最孝顺的孩儿对亲生父母才有的那种赤子之心、孺慕之意。
  这些人的全部心神都系在了勿乞的身上,哪怕勿乞让他们去死,他们就会乖乖的去死。
  舍利神光不断洒下,这些人对勿乞的崇拜程度越乘越高,越来越狂热,不分佛门、道门,他们都成为了勿乞绝对的狂信徒,他们的魂魄都和勿乞的神魂保持了完全的一致。
  “善哉,那个阿弥陀佛!”勿乞骤然发现了这诡异的变化,他舌头一大卷,差点没念错了台词。他下意识的敞开了自己的芥子世界,一道混沌灵气卷出,这颗星球上数千亿子民没有半点儿反抗的就被勿乞渡入了他的芥子世界,成为了他芥子世界中最虔诚的信仰者。
  勿乞时剑能感受到这些狂信之人为自己献上的庞大信仰念力,更能感受到因为他们的存在,自己的灵智提升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里是数千亿的狂信之人,那么那些佛门的资深佛陀,他们能衍化大小三千世界,每一人都手握诸多掌心佛国,他们佛国中的狂信徒有多少?他们从这些狂信徒手上又得到了多少好处?
  勿乞突然明白,为什么佛门、道门都要圈养人类了!
  不仅仅是信仰之力带来的法力的提升,更因为这些狂信之人的存在,他们的魂魄就是一片片的外挂处理芯片,能够千百倍的增快自身对天道妙理的领悟。
  勿乞如今对天道的感知力提升了足足一万倍。普通巅峰金仙要耗费一万年感悟的天道,他只要一年就能参悟透彻,他修炼的速度就是普通金仙的一万倍!这个优势太大了,这个诱惑太大了,以至于那些上古的仙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立红尘世界蓄养这么多的凡人。
  “你们一番算计,结果都便宜了我!”勿乞怪笑一声,他六条冉烁着强烈金光的胳膊狠狠一挥,下方星球上不多的几条灵脉呼啸着破开岩层飞起,化为巨大的蛟龙遁入了他的芥子世界。
  红尘世界是漫天仙佛蓄养凡人的所在,这些星球上的灵气都不甚强,这几条灵脉的品质只能说是马马虎虎,甚至还不如勿乞从白云星上得到的那些灵脉强盛。
  刚刚将灵脉抽出,勿乞正准备从这颗星球上搜刮一些名山大川之类的装进自己的芥子世界做点缀,虚空中一声雷鸣传来,大片紫气从四面八方急速向勿乞头顶涌来。天空中仙音曼妙,无量玄黄之气宛如缨络一般一丝丝的垂下,不断注入勿乞的身体。
  勿乞身体一震,立刻沉浸在了某种妙不可言的状态中去。他的身体微微的颤抖着,逐渐有一丝没有色泽却又似乎包含了天地间一切色彩的明光从他的每一个细胞深处透了出来。
  细细的风缠绕着他,勿乞长发飞舞,宛如熟睡的婴儿一般睡了过去。
  在无量功德之下,勿乞蜷缩成了婴孩在母胎中的模样,静静的睡了过去。
  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勿乞的神魂和身体中发生,他的身体不见任何动作,唯一能让人知道他体内正在发生巨变的,是他皮肤表面不断冒出来的龙鳞。
  片片鳞甲不断冒出,不断粉碎,到了最后,勿乞体表出现的鳞片不再是黑漆漆的黑龙鳞,而是变成了明净如玉散发出淡淡神光的紫金色龙鳞。半透明的龙鳞包裹着勿乞的身体,神圣而肃穆,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洪荒苍古气息。
  一旁悬浮着的敖不尊瞪大了眼珠子,他低声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妖孽,比老子更早的凝聚了太古龙神之体,这让老子以后怎么混啊?”
  
  第八百章
真正传承
  
  勿乞没空搭理敖不尊的抱怨无量功德入体,有数千亿虔诚的狂信徒提供庞大的信仰念力,更等同外挂了数千亿处理芯片帮助他参悟天道,这功德在他体内迅速转化,他的身体和神魂都在玄黄之气中迅速燃烧蜕变,向着某个旁人不可测的境界直线飙升。
  弹指一挥间,勿乞身边的时间已经流逝千年。混沌神目放出茫茫灵光照耀虚空,视线中再无具体的存在,星辰、人体包括昆吾剑等一切都变成了一条又一条或急或缓不断跳动的能量波动。
  能量,或者说灵气,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盘古大陆也是灵气汇聚而成,三十三天如是,九天世界如是,鬼界、魔界、妖界以及外域各方小千世界无不如此。就连那无边无际孕育一切的鸿蒙混沌虚空,依旧是如此。
  对于灵气的运用法则,就构成了这个世界所谓的天道规则。
  如果说天道是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天仙就是树下的凡人,他们借着大树之力抵挡风雨,抵挡阳光,若是肚皮饿了还能从树上摘几个果子果腹,这就是天仙对天道之力的运用。在天道丛林中,天仙就是一群还处于采集阶段的原始人,只能被动的运用天道之力。
  而金仙对这颗大树的运用就达到了更深的层次,他们可以砍伐大树的枝条,制成棍棒或者弓箭,离开大树的庇护去狩猎野兽。他们或许被野兽吃掉,或许能顺利的猎杀野兽获得香喷喷的烤肉。而肉食能够给他们更强大的体魄,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灵智,从而拥有更强的综合力量。
  金仙甚至能钻木出火,能从木材中引发出新的能量模式,从而在天道中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
  但是对太乙金仙而言,到了他们这个境界,他们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棍棒和弓箭。他们砍下大树,随着自己的心意将起制成高大恢宏的宫殿。从此他们不需要在大树下避雨遮阴,他们用大树制成的宫殿可以提供他们更好的享受。
  他们用树干制成引水的渠道,可以将水源从远处引导到自己家中来,从而他们坐在家中都有清泉解渴。他们用树木制成车轮,从而有了车辆,他们就能以一人之力拖动远超自己力量极限的重物,轻轻松松的将其搬来运去。
  甚至他们将大树粉碎,利用大树制造出雪白的纸张,在纸张上他们可以随意的挥洒墨迹,或者记下自己的天道感悟,或者绘出迷人的画卷。从纯粹的力量进化为艺术,而艺术是不会被磨灭的,从此他们万劫不移,寻常劫难再也不放在他们眼里。
  错非诣天战火覆灭他们的家园,焚烧他们的书籍画卷,否则这些太乙金仙安然居住在自己坚固的防御森严的家宅中,衣食无忧,每日里写写画画尽得无上逍遥。
  在那瞬息流光中,勿乞明了了何谓天道,何谓天仙、金仙、太乙!
  玄黄之气不断涌入勿乞神魂,他的神魂轻轻松松的跨越了太乙的那一道门槛,他已经拥有了如何对天道这颗大树动手动脚的各种知识,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诸般玄妙。
  问题是,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施行这一切。
  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孩,哪怕他知道造纸术,哪怕他知道建造宫殿,哪怕他知道将树干放倒让其腐烂之后可以培育各种蘑菇菌类填饱肚子,可是他没有足够的力气去做这些事情!
  勿乞的法力急速飙升,但是距离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九品太乙还差了太多太多。巅峰金仙足以移星换斗,可以将满天星辰当球踢着玩,什么移山倒海、沧海桑田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可是一个最弱小的九品太乙,他拥有的法力不从质量上说,仅仅说数量上就是一个巅峰金仙的十万倍!
  不多不少,恰恰十万倍!这是巅峰金仙踏入太乙境界面临的最大困难,没有巨量的灵石仙石补充灵气,没有大量的仙丹凝聚法力,没有数万星域的灵脉汇聚灵气供他吸收,哪怕巅峰金仙的境界已经突破了太乙,他这辈子也不可能真正的拥有太乙的实力!
  此刻勿乞身处虚空之中,周身灵石早就消耗一空,红尘世界中并无上好灵脉供他吸收灵气,他的神魂已经顺利突破,只等周身法力完成蜕变就能顺利化身为真正的太乙级别的存在。
  若是其他人,不管是道门金仙、佛门菩萨或者姬崾这样的人族强者,他们专修一门功法,这胖大的信仰念力入体,足够支撑他突破太乙门槛。但是勿乞体法双修,消耗的灵气本身就是他们的一倍以上。而他的法力更是混沌灵气,从品质上而言盗得经修炼出的混沌灵气比九品太乙体内的法力更胜数等。
  勿乞想要顺利的让肉身和法力同时突破太乙境界,他需要的灵气是寻常太乙突破时的百倍以上!
  玄黄之气如雨一般落下,勿乞的神魂急速扩张,他已经接触到了真的天地奥义,但是他的肉身和法力只经远远跟不上他神魂入镜的境界。
  此刻的勿乞就好似一千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塞进了一个天生残障的婴儿体内,空有无上智慧却无对应的力量,那种空荡荡的无力感居然让勿乞有了一种极度的饥饿感。
  灵气,灵气,灵气,勿乞需要大量的充沛的灵气!口水不受控制的从嘴角喷了出来,也许他是第一个在突破太乙境界时流口水的仙人,不敢说后无来者,但是绝对前无古人。他饿得两眼发绿浑身发抖,贪婪的目光扫过敖不尊和金角等人身体时,敖不尊一行五人吓得向后狼狈逃窜,他们有一种勿乞会将他们生吞活录的错觉。
  玄黄之气的下降持续了一个时辰,勿乞的神魂放出紫金色强光照耀万里,他的道行稳稳的维持在了太乙境界中。但是他的法力只是在极缓慢的增加,数千亿狂信徒在生死边缘近乎燃烧魂魄提供的信仰念力对任何一个普通仙人而言都足以让他们成就太乙金身,但是对勿乞而言远远不够。差了几十倍,还需要几十倍的灵气补充才行!
  勿乞的身体剧烈的哆嗦着,他咬牙切齿的向轩辕诛魔剑阵正在急速震动的阵眼望了过去!那里面有包括浮屠佛在内的八大太乙,浮屠佛有佛塔护身动他不得,但是另外七个太乙若是能吞噬了他们周身精气,倒是足够让勿乞补全所需的法力顺利成就太乙正果。
  凶性大发的勿乞长咆一声正要发动剑阵诛杀被困之人,他的神魂突然一颤,他庞大的神魂核心处的魂魄本源灵智突然凝滞。勿乞眼前一黑,他突然发现自己出现在自身的识海中。
  一抹淡淡的虚影正盘坐在无边无际的茫茫紫金气息中,看到勿乞出现,这虚影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资质可真不怎样,手段也实在不怎的。耗费了这么多年才踏入明道境界,你不觉得你有辱盗得经的传承么?”
  勿乞认出了这条虚影,当年他破空闯入万仙星的路上,就是这条虚影传承了他盗得经,让他拥有了修炼的机缘。不明白这虚影所谓的明道境界是什么,他只是恭敬的向这条虚影跪拜了下去:“师尊!”
  虚影轻轻一叹,摇了摇头:“慢啊,实在是慢啊,有了盗得经这样惊天地、泣鬼神、还得我被当年那群老不要脸的联手追杀的无上法门,你居然还用了这么多年才踏入明道境界,资质果然太差。”
  扳着手指算了半天,这虚影才幽幽叹息道:“想当年,参悟出盗得经精义后,我只花了七年就踏足明道之境,又六十二年跻身破道之境,三百六十年后即将踏入合道之境时,被那时所有的不要脸的道境老不死联手追杀,苦苦遁逃三个元会,最终生死魂灭!”
  伸腿踢了勿乞一脚,这虚影叹道:“你自己算算,你踏入明道境,耗费了多少时间?蠢,没见过你这么蠢的!”
  勿乞被这虚影踢了一脚,这虚影只是一条虚影,并无丝毫的力气,勿乞倒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他怔怔的看着这虚影苦笑道:“敢问师尊,你不是已经魂飞魄散早就灰飞湮灭了么?”
  虚影缓缓点头:“这是我留下的最后一点儿元气了。若是你一甲子内不能成就明道境界,我就会彻底舍弃你,让你无法得到盗得经真正的传承。我宁可盗得经永世埋没,也绝对不会让一个蠢物玷污了我昔日威名。”
  勿乞心脏一阵抽搐,他大致听懂了虚影的话。若是勿乞耗费了六十年还不能成就太乙境界,这虚影留下的最后一点儿元气也会消散,所谓盗得经的真正传承就不会落入勿乞手中。同时勿乞后心也是一阵冷汗冒了出来,六十年成就太乙你还嫌慢么?九天世界中的诸多太乙大能,他们哪个不是耗费了数十量劫的苦功才辛辛苦苦的踏入太乙境界的?
  红尘世界固然能速成太乙大能,但是这种幸运儿有几个?在速成之前,他们也需要拥有金仙巅峰的修为,那也是以量劫计的漫长时间啊!
  虚影七年而成太乙,然后又是什么破道、合道境界,勿乞听得是头昏目眩,只觉自己似乎听到了某些不得了的东西。
  劈头盖脸的对着勿乞骂了一通,这虚影才悻悻然的叹息道:“不要浪费时间了,赶紧将盗得经最后精义传授给你,我也该散去了。唉,那群不要脸的老不死,你日后若是踏入合道之境,一定要给为师出气啊!”
  伸手按在勿乞头顶,一缕清澈不含丝毫杂质的灵识缓缓被勿乞的神魂吸收、消化。
  
  第八百零一章
盗得经秘
  
  随着灵识的注入,一副洪荒景象在勿乞眼前展开。
  那是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久,新生的盘古大陆上,各色先天强横人物无数,真可谓太乙满地走,金仙不如狗。那对候还没有太乙、金仙这样的说法,那些大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将实力刻分为道境、真境和力境而已。
  对比现今的修炼体系,力境就是天仙以下的实力,就是说纯粹依靠蛮力的境界。
  真境就是天仙和金仙的统称,他们能借用或者利用一点道德力量,依然不入流。
  洪荒初开时,力境和真境的那些小东西他们甚至比蝼蚁都不如,属于那种可有可无放在路边你不会多看他一眼却也不会刻意去踩死他的存在。真正的大能都是道境的角色,是足以在一定范围内扭转虚空的强者。
  道境分为三等,明道、破道、合道,用如今的仙人熟悉的层次划分就是太乙、大罗、混元。
  若是将天道比喻为一条河流,力境和真境都只是在河边打水的小人物,看到了河但是距离河水还远得很呢。或者他们能从河水中侥幸捞起两三桶水喝一个浑身透凉,这就是他们的极限。
  明道者,太乙金仙,他们是河中的泳者,他们精熟水性随着水浪起伏,是所谓的弄潮儿。但是一旦水势滔滔超过了他们的能力极限,这些明道之人就会被大浪打翻,一世修为尽付流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