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精校)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38


但他本不惧此事,况且此时如畏畏缩缩,日后必然导致晨曦等数国心寒,不敢寄望,便也不做推卸。
是日,打扫罢战场,晨曦方面又派遣使者游说一带部落小国,因此又结得许多盟友。北撒军随后与晨曦驻扎往东百里的天岭关,与中魏西面边关,遥遥可望,成对持之势,大有乘胜追击,反攻中魏之意。
然而,得胜的当天夜里,席撒已率领龙骑及一万凤泪兽骑离开关城,一路专择无人山野往东北方疾行。进取中魏势不可行,纵使众部联军也不会对此真正付诸真心,勉强而为,不消几日,必然纷纷借故离去。
骑出关城三十里时,阳天追上席撒,拉他于队列一侧说话。两骑驻足一旁,易之停步四十丈外,指挥队列行进。自从阳天回来,一直沉默不言,连阿九主动逗他吵架都未能得逞。
席撒见他停在路旁,看着西妃,上水,阿九等人带领的骑队全都过去,才肯说话。神色异常沉静不说,更有积蓄勇气才能开口之态。第一句,说的快而含糊,席撒未能听清。阳天望他半响,扭头左右,似被人听见一般,这时易之转了山道一旁,目视不见。
“我想借些兵马。”听清阳天的请求,席撒颇觉诧异,想起连番事情,不禁起疑。“多少,多久。”阳天显然考虑许久,此刻不假思索便回答道“全部龙骑外加三千妖族兽骑,快则五七日,慢也不超十五日。”
席撒心下迅速盘算,只听阳天继续道“听西妃和易之女王说,此去北国三两个越内不是非需龙骑不可,有两千精锐兽骑足可应付,四五千可有七八成胜算。所以我想,借这些兵马用些时日应该可以。”
这些情况席撒心中清楚,此去北国,贵在神速,计议早定,初时并无阻碍,且得影门全力相助。阳天说话片刻间,席撒对于他借兵用处隐约已有猜测。“既然你开口,当然可借。但妖族骑兵非你所能用,此行让西妃同去吧。此外,我也有一密事相托。”
阳天听他答应,神情颇显愉快,欣然道“尽管说。”席撒左右巡视,小心翼翼凑近阳天耳畔。“替我从中魏护送一个女人出来。”“谁?”“太子妃李若。”话出口,气氛骤然冷却。阳天神情微变,一声冷哼。
“中魏太子妃席撒你也敢想?莫非嫌杀死魏王得罪魏国不够?”席撒晒然失笑,“阳天你不知究竟。这李若与我本有旧情,料想如今未必遗忘了过去。界时你代为说明我心意,她如不肯来,此事作罢。”
阳天嘴角微动,又陷入沉默,半响,点头道好,答应此事。片刻,席撒叫来西妃,调拨龙骑与妖骑随阳天改道离开,临别之际,在西妃耳畔束音成线,交待几句,旁人只顾送阳天走,都没察觉。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再让人灭亡(三)
送走阳天,席撒又命索罗领三千兽骑先行赶往北地,自领大军在后。
是夜,风起。
旗帜飘飞,金色的飞凤图标迎风招展。
东方碧玉按剑俏立城楼,遥望对面落王大军。数员将领步履匆匆近前,递上传书。她看罢,面露喜色。“李妃派来的神才营援兵可已安排妥当?”便有凤泪将官答话“已遵将军指使安插三关村镇。”
“魏王兵败身死,待消息传到敌营,魏军必然军心动摇,我军反守为攻时机就在眼前!”众将信心满满,战意高昂,一齐躬身领命。“谨遵将军吩咐!”
……
中魏关城外,聚集大批流民,有些已聚集大半日,有些方来不久。城上守将眼见陆续聚集的流民越来越多,耳听下头哭喊请求入关的哀求,与众士卒一般心生不忍,然而军令当前不敢放行,不由烦扰。
“再禀落王爷,说城外百姓越聚越多,请示如何处置。”那副将领命而去,尽管已是第三遭奔走,只因城外流民中认出相识,也并无抱怨,只盼此番王爷能够放行。待到落王大营时,惊见赵妃的亲大哥,当朝征南统帅竟在其中。
那副将心中忐忑不安,知道此人与落王爷素来不和,忽然来此,必为争夺对易之领地兵权。在落王和征南统帅的注视下硬着头皮禀报了关城外流民状况,果然听落王沉下脸面,隐隐压抑怒火。“本王已经说过,这些人中必有凤泪奸细,绝不能放入城!”
那副将一声遵命未及出口,就听征南统帅大笑接话。“王爷此言差矣!想那易之骤然背叛大魏,其下领命岂能个个愿意?如今见我魏军到来,自然争先恐后投降。未免其中混入奸细,大可严加盘查,因此任由许多真心回归大魏的民众不得门入,岂不有失仁义?”
落王现出怒容,似极力隐忍才不致发作。半响,挤出句话,便拂袖而去。“大王既有旨意改由征南统帅主持战事,一应事务如何处决本王怎敢左右!有统帅在此,本王也不必多留了。告辞!”
那副将见落王气走,默默退出大帐,背后听到帐内征南统帅得意大笑,不禁暗自摇头。快步追上落王,便禀道“王爷今日何以如此?凤泪军团非同一般,若无王爷领军,我军如何能敌?”
落王不禁面露冷笑,知他是心腹爱将得力助手,也不相瞒。“此人无勇无谋,全凭赵妃才得今日,飞扬跋扈,不知所谓。得知易之并未亲自领军便想来争夺战功,且让他去。本王料他只知易之而不知东方碧玉厉害,必然身死她剑下。你且回去,让王将军带本部人马随本王走。”
那副将这才宽心,暗中感激落王以诚相待,领命便去。落王又对左右道“朝中有人嘲笑本王无能,此番有征南统帅之败,看谁还以为本王无功!”
是日,落王领本部人马离开边关。
关城外流民得许入城,知是征南统帅下令,一个个感恩戴谢,听得城楼上得意洋洋的征南统帅心情更悦。
入城的流民被集中看管,其中许多年纪半大不小的孩童,一吃饱饭便玩闹戏耍,扰的官兵不得安宁,喝斥时,那些小女孩儿又甜言讨好,惹得将士官兵哪里还能生气,不消多久,便由得那些活泼孩童四处嬉闹,有士卒巡察走动时甚至带上这些孩子同走。
夜间,许多孩童父母寻上那些官兵,苦苦哀求说始终不见孩子归来,恳求相助找寻。便有些将士拒绝不过,交待同僚带进营区。一些寻着的出来时,对那些将士感恩戴谢,末了神秘兮兮的散布消息。
“官兵大人,小人在营里无意中听到些事情,本不该说,但恐怕各位好心的官爷不知就里枉送性命……原来魏王战败,为北撒族军所杀,如今国内动荡,征南统帅正跟心腹商议不理此事启程回朝……”
得讯的官兵诧异非常,着那些人不可乱说,打发回去,自又与同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多,便有许多将领得知,商量过后,联袂求见征南统帅探问究竟。
而此时此刻,征南统帅方得信息不久,正陷入天人交战之中。魏王之死对中魏意味什么样的影响和灾难他并不能想到太多,唯一知道的只是,他妹妹赵妃失去依仗,他也失去了依仗。想起今日羞辱落王之事,冷汗不禁打湿额头。
忙问计左右心腹若此刻请落王回来赔罪如何,便听左首心腹摇头道不可。“落王爷与大人不和非此一事,如今大王仙去,赵妃再无依仗。此时此刻哪怕大人低声下气落王也必不会放过。与其如此,不如放手而为!”
“该当如何?”便听心腹进言道“如今大人不仅无法依仗赵妃,反而需设法顾赵妃周全。太子今不知所踪,朝堂必然混乱,王爷们彼此拥兵自重势必有心夺位。大人此刻无论依靠谁都难得好下场,不如紧紧抓握此处几十万兵权于手,击败易之,坐观虎斗,他日不管谁胜谁败,都必然不敢怠慢大人!”
征南统帅沉吟片刻,拍案叫好。便此时,众将领帐外求见。得知都为魏王战死一事而来,征南统帅甚为诧异。不信左右会泄露机密,顿时想到离开的落王,料想必是落王故意散播,望他败仗。
不禁勃然大怒,当众起誓不破易之关城绝不回朝。被问及魏王一事,心想事情既已传开,便是隐瞒也总会知道,反倒让将士日后对他离心,便一脸哀痛的说了真相。霎时间,军营内外,一片哀号。
“众将士哀痛之情本帅体会,然而,沉沦悲痛无济于事,如今大敌当前,诸将士当化悲痛为力量,击败凤泪军团,为我王报仇雪恨!……”
他正言词慷慨的说着时,忽闻噪杂喧闹,旋即见大营多出燃起火光,心觉不妙。只听远远传来将士喊叫。“奸细!流民中有许多奸细……”“不好,城门被奸细打开了!”征南统帅心中隐隐骇怕,却强作镇定,料想此处兵马无数,绝可抵挡敌人来犯,把剑一抽,怒喝道“众将士虽我杀!”
军骑营处,忽然燃起火光,不待众兵将救助便冲气半空,惊的骑兽撞破栅栏,四面乱冲。负责此地的将领正待命人追回时,身旁随他来此看骑兽的半大孩子右手忽然一动,从袖口探出柄锋利匕刃,抵上他咽喉。
“你……”那将领惊怒一字才方出口,只觉喉头一凉,再说不下去。执匕的少年冷冷看他溅血倒地,丢下一言,扬长而去。“来世别再小看孩子!”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让人灭亡(四)
魏军关城内大营冲天火光中,来往奔走着惊慌失措的将士,许多流民乘乱换上魏军衣甲,散播谣言。“魏王身死,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征南统帅意图拥兵自立为王,落王这是来消灭叛逆啊!大伙不想死的赶紧丢下兵器投降,千万不能随着征南统帅谋反送死啊……”
关城内骤然失火,四面八方甚至天上远远都似传来杀喊声,早让不知就里的军将惊慌,这些情理之中的谣言顿时让军心彻底溃散,任征南统帅如何大呼喊叫也不能收拾。
紧随而至的便是突破关城门阻隔,东方碧玉亲自率领的凤泪精兵,如虎入羊群般势不可挡的直杀入关城内大营,城关守兵抵挡不住溃败,营区将士骤然见到敌兵来袭,凤泪军甲制式本又与魏军相通,黑夜里看不清颜色,只道真是征南统帅谋反,落王取而复返,本无战意的他们哪里还愿平白送命,纷纷投降。
夜空遮月黑云渐移,朦胧光亮照射下,现出满天坠落的丛丛人影,恍若天兵降临。这些不同程度修学入魔太极剑的凤泪精兵一落地上,右手展开剑法,左手展开翻云覆雨披法,杀的抵抗魏军魂飞魄散,唯恐逃避不及。
东方碧玉一骑当先,比之意料更轻松不可思议的战况让她惊喜,坐骑龙兽于是朝主帅营帐奔走更急。不片刻已见者将领护送逃命的银盔主帅征南统帅,心头暗恨。“无能鼠辈哪里逃!”
这征南统帅过去便与易之女王不睦,最初赵妃想要拉拢易之,他曾借故往易之领地巡查,本以为易之女王必然不敢怠慢,少不得有些好处。结果未能得逞不说,盛怒之下还与易之撕破脸面,此后逢有机会必然从中作梗,只盼看易之女王倒霉。
东方碧玉杀入城中,得知魏军临阵换帅,不是旁人正是这匹夫时,心中早已冷笑,此番撞上哪里还容他逃脱!一路追赶,长枪陆续刺死十数拦道将领,直到追出营区外十里,渐渐赶上。
奔逃的征南统帅遭逢此败甚觉不甘,奔逃间回头一望,见只有东方碧玉一人追来,想起片刻前狼狈,不禁怒起。他本通晓武艺,少时也曾得过武举,尽管荒废数年,自信仍在,此番敢来本看准易之女王不在,并不将东方碧玉看在眼里。
便这是,月光下那头远远飞尘弥漫,只听随行将领中有人喊叫。“大人!是落王爷的兵马,此番有救了!”征南统帅更想回头,这东方碧玉再如何厉害,区区一女子又能是自己及左右十数英勇善战将领对手?
她有龙骑,然他们座下兽骑也非寻常。倘若擒杀此女,此战也未必算得败北,落王欲夺兵权也未必不能力争。念及此,当即喝停众将,调转骑兽,齐朝追近的东方碧玉杀去。“小小丫头!欺人太甚!”
东方碧玉眼见前方落王旗帜人马,本担忧今日不能击杀此人,眼见那征南统帅不加快奔逃反而回骑来战,大喜过望,不敢拖延战时,唯恐被落王人马救去,当即实战龙骑绝技,龙兽加速奔走,猛然弹跃上空,冲来的数员将领人骑顿时从地上错过。
征南统帅身前的将领,一时只剩四个,纷纷勒转骑兽,四面散开,举枪便朝落来的龙兽肚腹疾刺。此时落王带领的人马奔的更近,远远看清了状况,只听落王运功呼喊提醒道“当心人龙换影之术!”
守株待兔的四员将领闻言一惊,不待反应,眼前一花,眼看落地的龙兽庞大身躯骤然一晃,竟仍在高处,接近地面的却变成金面银剑红披的东方碧玉。枪不及回,剑光已动,四杆长枪或飞或折,紧接甲胄破碎,鲜血喷涌。
落地旋身一记快斩连毙四人的东方碧玉双足发力,执披护挡身前,人如魅影般一闪扑近惊骇失措的征南统帅。却说征南统帅,初时信心满满,猛见变化连生,心腹爱将竟被一剑夺命,自觉不是对手,一时间竟然骇的不知该抵挡还是逃跑,这片刻失措,剑芒又亮,咽喉被轻而易举洞穿。
落王爷见征南统帅中剑,不禁渭然长叹。“本王本想来救他,不料天意难违啊……”说话间,东方碧玉已提了征南统帅头颅,回身飞落龙骑背上,一枪一个将剩下将领全部刺死。
落王唯恐她掉头逃走,慌忙喝令。“休让敌将逃脱!”左右将士纷纷快骑杀出,不料东方碧玉毫无退意,驾骑跃上道路一旁高处。只见骑龙奋起一声吼鸣,人龙双双亮起刹那黄绿灿光,伴随龙兽低跃重落,朝地猛喷一股能量,道路骤然现出一阵如水浪般的急剧波动。
一波接一波,接连三波,一浪高于一浪,待第三浪起,平地猛然拔起重重交错堆叠的尖锐石柱,刺穿追近的几十数将士后,变成座挡道石山。不待落王的兵马惊呼,东方碧玉人骑疾动,原地快速饶走数圈,化做流星般连龙带人猛撞石山。
刹时间,堆砌十丈高的石山豆腐砌成似的不堪一击,纷纷塌陷爆碎,巨石滚滚咂压落王军马,爆飞的石块又如投石机车所掷,砸死砸伤人马一片一片。满天碎石飞尘中一条人影闪电般横空掠近落王。
寒芒惊亮,一圈将领惊叫急救。只听落王一声大喝,洪厚内力迅猛吐出,寒光刺入他颈项,未及要害便被硬生卸划一旁,在颈项右侧留下条血淋淋的伤痕。东方碧玉一击未能得逞,见落王内劲扑面攻来,勾住骑兽飞旋避过,左右刀枪同时攻到,她直到落王身边高手非同一般,再不可能得手,借力一弹,倒飞回坐骑背上,掉头回撤。
道路本被东方碧玉人龙合一的秘笈破坏狼狈不堪,落王兵马一时不能追赶,又都唯恐王爷伤重有失,纷纷护落王回走暂退。众将领心中骇惊,落王反倒镇定,任由左右将领捂住颈伤避免失血。初时尚有怒容,不久变成冷笑。
“东方小儿有次虎女不知亲近,反去抱齐王大腿,简直愚不可及!哼,听说东方小儿还有一子,本王便看看他们兄妹战场相见如何收场。来人,传本王令,召东方池来此相助本王用兵!”
夜风寒,关城这晚却杀的热火朝天。落王兵马回救关城,双方内城展开激战,彼此争杀数个时辰,东方碧玉夺了军备钱粮,始终不能攻陷内城,只得坚守外城关,与落王兵马遥遥相望对峙。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让人灭亡(五)
战况又如过去,僵持数日,两方不愿发动攻势徒劳伤亡。这日,东方碧玉忽收到仍在中魏为官的生父书信,称其兄迫于落王压力,被调派前线,其中言词恳切,只盼她多加照料,勿使东家无后。
东方碧玉知此为落王爷计谋,一时又是为难,又是气愤。如此有过一日,落王爷派来使者,出乎意料的竟希望停战。一番密谈,原来落王爷从得知魏王败亡的消息后,便有此念。中魏太子失踪已久,如今魏王丧命,只剩三位王爷得承正统。
落王兵马大多于此,走则必为凤泪所乘,留又必与王位失之交臂。如今得知朝政动荡,后宫上演激烈争斗,手中拥有兵权的两王各自游说拉拢兵马大元帅,落王倘若再不回朝,必定错失良机。
使者陈述利害,末了又意味深长的朝东方碧玉道“东方将军想必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两军如能和平共处彼此都好,倘若非要交战,不过是徒增伤亡,两相不得益啊!战事残酷,免不得血流成河,骨肉离散……将军三思!”
东方碧玉知其所指,倘若拒绝,落王必遣兄长领兵来攻,如若同意,自然不会多起干戈。念及此,一时竟不能决断,便留下使者做客,召集众将商议。
有将领认为停战坐看中魏内乱有利易之领地;有将领认为击败落王就在眼前,不出多久落王必然陷入两面作战境地,如果答应停战无异于坐失良机;也有人认为不能停战的理由是落王权势太大,如果任其放手而为,中魏之乱必不能持久,与易之未来极其不利。
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让东方碧玉更觉头疼。尽管两种主意各有利弊,于公,为易之的利益又或易之女王的期望,此刻她都该拒绝停战;于私,她又理当接受,更何况,即使停战对易之又或北撒族而言仍然有利。
‘如若接受,如何面对女王?如若拒绝,兄长必死无疑……’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