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9

[2]兴也。菁菁,亦盛貌。睘睘,无所依貌。
羔裘
《诗序》:《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岂无他人?维子之故。[1]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岂无他人?维子之好。[2]
朱熹云: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1]赋也。羔裘,君纯羔,大夫以豹饰。袪,袂也。居居,未详。
[2]赋也。褎,犹袪也。究究,亦未详。
鸨羽
《诗序》:《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
曷其有所![1]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
曷其有极![2]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
曷其有常![3]
[1]比也。肃肃,羽声。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集,止也。苞,丛生也。栩,柞栎也,其子为皂斗,壳可以染皂者是也。盬,不攻致也。蓺,树。怙,恃也。〇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言鸨之性不树止,而今乃飞集于苞栩之上。如民之性本不便于劳苦,今乃久从征役,而不得耕田以供子职也。悠悠苍天,何时使我得其所乎!
[2]比也。极,已也。
[3]比也。行,列也。稻,即今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者也。粱,粟类也,有数色。尝,食也。常,复其常也。
无衣
《诗序》:《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1]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2]
[1]赋也。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〇《史记》:曲沃桓叔之子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言我非无是七章之衣也,而必请命者,盖以不如天子之命服之为安且吉也。盖当是时,周室虽衰,典刑犹在。武公既负弑君篡国之罪,则人得讨之,而无以自立于天地之间。故赂王请命,而为说如此。然其倨慢无礼亦已甚矣。釐王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则王纲于是乎不振,而人纪或几乎绝矣。呜呼痛哉!
[2]赋也。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必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燠,煖也。言其可以久也。
有杕之杜
《诗序》:《有杕之杜》,刺晋武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贤以自辅焉。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1]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2]
[1]比也。左,东也。噬,发语词也。曷,何也。〇此人好贤而恐不足以致之,故言此杕然之杜,生于道左,其荫不足以休息。如己之寡弱,不足恃赖,则彼君子者,亦安肯顾而适我哉?然其中心好之,则不已也。但无自而得饮食之耳。夫以好贤之心如此,则贤者安有不至,而何寡弱之足患哉!
[2]比也。周,曲也。
葛生
《诗序》:《葛生》,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1]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2]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3]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4]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5]
[1]兴也。蔹,草名,似括楼,叶盛而细。蔓,延也。予美,妇人指其夫也。〇妇人以其夫久从征役而不归,故言葛生而蒙于楚,蔹生而蔓于野,各有所依托。而予之所美者,独不在是,则谁与而独处于此乎?
[2]兴也。域,莹域也。息,止也。
[3]赋也。粲、烂,华美鲜明之貌。独旦,独处至旦也。
[4]赋也。夏日永,冬夜永。居,坟墓也。〇夏日冬夜,独居忧思,于是为切。然君子之归无期,不可得而见矣,要死而相从耳。郑氏曰:“言此者,妇人专一,义之至,情之尽。”苏氏曰:“思之深而无异心,此《唐风》之厚也。”
[5]赋也。室,圹也。
采苓
《诗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采苓采苓,首阳之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