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31

钲人伐鼓[20],
陈师鞠旅[21]。
显允方叔[22],
伐鼓渊渊[23],
振旅阗阗[24]。
【译文】
迅疾飞翔猛鹰隼,
一飞直冲上云天,
休息下落在树颠。
方叔受命来前线,
统领战车有三千,
兵甲齐备正待战。
方叔率军上前线,
钲人鼓人把令传,
列队静听总动员。
方叔赏罚明又信,
鼓声咚咚声震天,
军容整齐应鼓点。
【注释】
[17]鴥(yù):鸟疾飞貌。隼:鹞鹰之类的猛禽。
[18]戾:达,至。
[19]爰:而。止:止息,休栖。
[20]钲(zhēng)人伐鼓:此句是言钲人击钲,鼓人击鼓,互言而省文。击钲则止,击鼓则进。钲人,古代行军掌管鸣钲击鼓的人。钲,古代乐器。
[21]陈:陈列。师:指军队。鞠旅:指誓师。鞠,告。旅,军队。
[22]显允:明信,指号令明,赏罚信。
[23]渊渊:鼓声。
[24]振旅:整训师旅。振,整。阗阗(tián):鼓声,一说军队齐步行进声。
蠢尔蛮荆[25],
大邦为雠[26]。
方叔元老[27],
克壮其犹[28]。
方叔率止,
执讯获丑[29]。
戎车啴啴[30],
啴啴焞焞[31],
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
征伐玁狁,
蛮荆来威[32]。
【译文】
荆南蛮子太愚蠢,
竟同大国结仇怨。
方叔本是我元老,
远大计谋能施展。
方叔率军去南征,
审问俘虏记战功。
战车奔驰声隆隆,
隆隆声响军威重,
如同霹雳如雷鸣。
方叔赏罚信又明,
已经征服那玁狁,
南楚风闻皆心惊。
【注释】
[25]蠢:愚蠢,无知的举动。蛮荆:对南方部族的蔑称。或以为指南方楚人。
[26]大邦:大国,指周王朝。
[27]元老:年长功高的老臣。
[28]克壮其犹:指谋略远大。克,能。壮,宏大。犹,谋略。
[29]执:俘获。讯:审问。丑:指敌人。
[30]啴啴(tān):兵车行进声。
[31]焞焞(tūn):原意为光明,此处形容兵车声势之盛。
[32]蛮荆来威:犹“蛮荆是威”,即“威服蛮荆”之意。来威,来,语中助词,含有“是”义,用于动宾倒装句。
车攻
【题解】
这是叙述周宣王朝会诸侯,在东都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说:“《车攻》,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竟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焉。”方玉润认为讲“宣王复古”是正确的,后面的“数语反嫌其赘而无当于义”,“盖此举重在会诸侯,而不重在事田猎。不过藉田猎以会诸侯,修复先王旧典耳。昔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迨宣王始举行古制,非假狩猎不足慑服列邦。故诗前后虽言猎事,其实归重‘会同有绎’及‘展也大成’二句。”即目的在于会合诸侯,通过田猎向诸侯展示自己的权威。故诗以出猎起,以会同收。诗的第一章写宣王东狩,备好车马。第二三章写前往甫、敖狩猎,极力铺叙车马旌旗之盛。第四章写诸侯前来合猎。第五六章写射手御手技艺之精。第七章写猎后景象,营地静谧,队伍警觉,猎物丰富。诗中佳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以马的嘶鸣声、旗帜的飘动貌,衬托出营地的静谧和队伍的整肃。这种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许多诗人以此得到启发,如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都脱胎于此。第八章写猎后归来,赞美宣王。全诗一气呵成,首尾呼应,脉络分明,是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
我车既攻[1],
我马既同[2]。
四牡庞庞[3],
驾言徂东[4]。
【译文】
我的猎车已修固,
我的马匹步调同。
四匹雄马神气昂,
驾着猎车奔向东。
【注释】
[1]攻:通“巩”,意为固,指田猎的车已修理坚固、完好。
[2]同:齐一,指选毛色、体力、速度齐同的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