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选天录(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6

  “姑母,我需要权力。”王莽见王政君不落座,摇了摇头,自己坐了下来,丝毫没有紧张地望着姑母怒意充盈的脸。
  已经没有必要再掩饰。现在,到了不得不坦诚相对的时候了。
  “权力?你现在所拥有的,难道还不够么!”王政君再一次重重敲了敲拐杖:“从太师,到安汉公,到如今的摄皇帝!甚至连孺子婴当上了皇太子三年,都一直没有继位!”
  她的声音并不算大,语速也并不算快,但即便如此,愤怒也依然是一件极为消耗体力的事情。王政君重重喘息了两声,才继续道:“巨君,你真的已经没有再进一步的必要了!卫氏已经被你诛灭,傅氏与丁氏更是早就消失在这个朝堂上。你没有对手,没有任何人来阻挠你。你的权力,在大汉早就已经到达了顶峰!你还想要什么!”
  “还不够。”
  王莽轻轻摇了摇头:“姑母,真的,还不够。”
  他也站起了身,站到了王政君的面前。伛偻的老人,身高仅仅到他的胸口,仰头愤怒地望着他。
  “我需要更多的权力,不但比现在更多,甚至……”
  王莽顿了顿,双眼中流露出了一股古怪的狂热:“甚至,得比大汉这个框架所能容纳的,还要多。”
  王政君深深凝望着自己这个侄儿的双眼,突然像是被狠狠扎了一针般,全身不由自主地一缩,脸上表情也自威吓变作了震惊。
  她原本以为,自己这个侄儿,所追求的不过与大汉二百年来,所出现过的一切外戚一样,只是荣华富贵与权力而已。
  身为外戚,爬到了他如今的位置,早就应该已经满足了。
  但他……却依然好像还不够的样子。
  最奇怪的是,他此刻对着自己所说的内容,分明是赤裸裸的攫夺,但他的表情与眼神,却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半点的私欲。
  相反,却是充满了狂热、虔诚,以及一些王政君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在疯狂地追逐权力。但权力,却并不是他的目标,而仅仅是手段而已。
  那么……在获得了他以为足够的权力之后,那真正的目的,究竟会是什么?
  “你……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告诉老身,巨君!”
  王政君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扶住拐杖,不让自己倒地。
  “我想……要的么?”
  王莽突然笑了一下,随后伸出手轻轻扶住了姑母的肩膀。王政君微微一动,却最终还是没有闪躲。
  “我想要的,其实很简单。”
  王莽低沉的嗓音,仿佛带有魔性一般,在姑母的耳边轻轻吐出。
  “那是一个……新世界!”
第十八章
天下姓什么(二)
  居摄三年,十月,长安。
  刘婴被立为皇太子,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里,他一直未曾再进一步,登基为皇。
  毕竟,即便是现今,他也不过只有五岁而已。
  真正把持朝政的,则是当朝太皇太后王政君,与代天子朝政,号假皇帝的王莽二人。
  然而,纵使已经距离皇帝仅有一步之遥,王莽却始终没有住在皇宫之内,而是依旧住在长安城内,自己的府邸之中。
  只不过,那府邸上悬挂的牌子,由太师换成了摄政而已。
  在这三年内,也并非没有反抗者的出现。
  居摄元年,安众侯刘崇于南阳起兵,然而仅仅聚集了数百人的他,连城门都未曾攻破,便已败亡。
  居摄二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又有赵明、霍鸿等人起兵,一度占据了长安以西二十三个县。
  然而这些人,都被轻松扑灭,甚至最长的一个,也没有坚持到两个月以上。
  扑灭这些反抗的,是王莽麾下,王氏宗族中最出色的两名将才,王邑与王寻。
  现在,王莽的府中,正摆着一桌小小的酒宴。坐在席上的,正有这两人。
  王邑年三十八岁,身材粗壮,仿如熊虎,然而一张面孔却长得颇为秀气白净,甚至颌下连一根胡须都没有。他是王莽的族弟,也是王睦的父亲。
  王寻同样是王莽的族弟,年四十岁,黑瘦矮小,寡言少语。坐在席前,半晌也未曾动过一丝筷子。
  厅内只有四人,除了王邑王寻二人之外,便是王莽与坐在身旁的王睦。在酒菜齐备之后,甚至是仆役,也被吩咐出了厅外。
  “你们可知道,前日姑母又召我入宫,敦促我尽早安排孺子婴登基?”
  王莽放下酒杯,目光扫视着身前的二人,缓缓道。
  王寻沉默不语,王邑叹了口气,张了张口,却还是一言不发。
  但王莽却不理会他们的没有回应,顿了顿,继续道:“你们觉得,姑母是什么意思?”
  “国无君不立,太皇太后她……毕竟还是希望这大汉能有一个法统上的君主吧。若是只由兄长大人摄政,终究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虽然这等想法略有迂腐,但……”见到王寻始终一言不发,王邑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但那毕竟是我们的姑母,是当今太皇太后,是我们王家在内廷的把控者,是这个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人,对么?”王莽哂然一笑:“她为内,我为外,只有双方精诚合作,才能保我们王家尊荣不失,长久荣华富贵下去,牢牢身居大汉第一外戚的地位,对么?”
  “这……”
  虽然没有明确回答,但王邑的表情,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外戚……哼,外戚……”王莽轻轻念叨着这两个字,双眼虚虚望着远处,失却了焦点,脸上却古怪地浮现出了一丝厌恶。
  “兄长大人?”王邑忍不住轻声唤了王莽一声。
  王莽收回了目光,望向王邑王寻二人:“你们可有想过,若有一天,我真的与姑母分道扬镳,你们……当如何自处?”
  “这……这不可能!”
  王邑的身子晃了晃,险些将身前席上的酒菜打翻,表情震惊:“兄长大人不要说笑!这……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已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反复念叨着。
  “怎么不可能?”王莽微微摇了摇头:“而且我猜……姑母的心中,也已经存了这念头了。”
  “兄长,为何有此担忧?”终于,一时闷不做声的王寻开口了。
  “担忧?”王莽叹了口气:“所以说,直至今日,你们仍旧是不信,以为这只是我没有根据的揣测么?”
  “不,只是担心,中间会否有些误会。若是姑母与兄长大人能促膝长谈一番……”王寻字斟句酌地想了又想,才缓缓开口道。
  “你们……终究还是心存幻想啊……”王莽摇了摇头,仰面向天闭上了眼睛。
  “罢了,那就……让你们亲眼看一看吧。”
  王邑与王寻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再说些什么。
第十九章
天下姓什么(三)
  同一时刻,未央宫中。
  深夜子时,已是万物沉睡的时刻。然而太皇太后王政君,此刻却并未在长信殿中就寝。
  长信殿的一间小小偏房里,一盏铜制宫灯忽明忽暗地亮着。那宫灯的造型是一个双手伸出的宫人,左手托着灯座,右手的大袖笼罩在灯座之上。灯油燃烧时的烟气,尽数向上进入了那宫人的袖中,一丝都不泄露出来。
  此时已是深秋,北风已经刮起,即便窗户全关得紧紧,也能听见窗外的北风吹拂。然而室内即便已经燃上了火炉,太皇太后手中却依旧抱着一只小小暖炉,紧紧地不肯放开而已。
  她冷。在那一日,与侄儿王莽的会面之后,她的全身就一直如同沉浸在冰水之中一样。无论是正午的日光,还是熊熊燃烧的火炉,好像也都不能给她冰冷的躯体带来一丝丝的暖意。
  王政君斜斜躺在榻上,在她的面前不远处,跪坐着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眉目狭长,鼻翼锋锐如刀。尽管对着王政君时,他的表情恭谨而顺服,却时刻透出一股危险的气息。
  “太皇太后,若再不下决断,怕是就来不及了。”
  那男子匍匐在王政君身前,轻声道。
  然而他等了许久,却始终没有等到王政君的回答。太皇太后的眼皮依旧半睁半闭,只有轻轻抚弄着怀中暖炉的手,昭示着她并没有睡着。
  那男子却看起来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依旧匍匐在地,凝神静气地等待着。
  低着的脸上,并没有一丝紧张或是急切,反倒却自信满满。
  他知道,既然太皇太后今日主动传召他,又是在这小间内独自会见,那么最终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问题只在于,太皇太后需要花上多长的时间,来做出那个决断而已。
  时间一点点流逝着,房间里只有太皇太后轻轻抚摸着暖炉的细微摩挲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