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个女巫(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891

  例如伴随高强度机动而来,是令人心疼的损耗。
  报告中把这点放在了首要位置——由于战场上的不定性,车组成员在故障车辆周围停留得越久风险就越大。在缺乏工具与修理环境的情况下,两个人最多只能处理爆胎、漏水等简易故障,面对悬架和传动系统这两个相对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几乎是束手无策。所以大多数蒸汽卡车抛锚后都只能卸下魔方离开,车体则被丢弃在战场上。
  魔鬼发起全面进攻以来,前线损失的卡车已有十五辆之多,如果不是还要维持南北大动脉的运转,罗兰怀疑伊蒂丝会把所有车辆都抽调到狼心去。
  想要改善这一情况,第一军不仅需要一支专门的保障部队,还得建立起相关的修理、养护场地,就像空骑士那样。战地维修车和拖车毫无疑问也是要纳入生产日程的必需品。
  他再一次鲜明地感受到,想要将这些大型机械投入战场绝不仅仅只是造出来那么简单,它们背后吞噬的资源和金钱压根不是一个分封王国能担负得起的。
  除了申请更多的蒸汽卡车外,军队高层还表达出了对75毫米野战炮与通用机枪的强烈渴求,各项统计都表明,它们的加入大幅提升了第一军的火力投射水平,如果不是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外,它们几乎是一种完美的武器。
  对于这种“看似吹捧,实则要钱”的总结,罗兰万分感动,然后批准了军队的申请。
  翻到报告材料的最后,是一封提莉的亲笔信。
  他猜里面的内容大概跟军方大同小异,不是催要专用机,就是要求生产更多的天火号来着。
  「哥哥,许久不见。」
  「你应该没有忘记答应我的事吧?」
  「如今魔鬼的攻势已逐渐转弱,今年邪月基本能够平安度过,我会抽空返回无冬城一趟,希望那时候能看到它真正的模样。」
  果然,罗兰忍不住抚住了额头,就知道会这样。
  好在专用机的整体构架已有了眉目,他也确实需要提莉来验证新机体的可行性。
  不过对方接下来的话却和他所想的大不相同。
  提莉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描述了天火号在实战中的不足,甚至认为应暂时停止天火号的生产,等到完成改进后再开工。其中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双座上。
  综合了所有空骑士的总结和战果后,她发现能确认击落者的六十五只恐兽中,仅有一只来自于后座射手。
  原因也十分明显,那便是在近距离厮杀中,敌人并不需要像双翼机那样进行长时间咬尾。狂魔的投矛相当于一门俯仰角从-90到90度,覆盖正前方270度的弩炮,只要距离足够,完全可以在天火号头顶和腹部发起攻击,而事实上它们也经常钻入这些死角位,令后座射手根本无可奈何。
  就算敌人在机枪射界内,射手在没有参照物的空中也难以确定目标的相对距离,加上无法预判飞机的飞行路线,一百米外的命中率低得可怜,常常是打完所有子弹返航,也没能命中一个敌人。
  同样的,天火号在扫射地面目标时,后座也只有拉起的瞬间才能找到那么一小会儿的射击机会。
  可乘员、武器、弹药以及座舱防护的重量却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为了适应飞行,前后两人都需要完成全套驾驶培训,这也使得后座机枪成了一个性价比极低的摆设。提莉在信中直言不讳地提到,它更像是设计上的一个失误,如果取消掉后座舱,不仅空骑士的数量能立刻翻上一番,省下来的重量也能应用到别的地方去。
  比如更多的油料。
  比如一颗小型炸弹。
  总而言之,哪怕没办法立刻生产改进型的天火号,那也至少得把后座用蒙皮封盖起来。
  罗兰合上信后不禁苦笑,他完全能想象出提莉抱怨时振振有词的模样。虽然对自己的设计被大肆批判一番颇有些无奈,不过相对梦境世界里的参考资料,前者的实战总结显然更值得优先对待。
  就在他准备翻出以前的天火号图纸进行修改之际,贴着行政厅标签的电话响了起来。
  罗兰拿起听筒,那边很快传来了巴罗夫激动的声音。
  “陛下,安娜殿下让我通知您,您的铁塔工程完成了。”
第1347章
新生啼鸣
  “是吗?”罗兰不由得一喜,听巴罗夫的语气,分明不止是设施建好了那么简单,“你也听到讯号音了?”
  所谓的铁塔工程,正是无线电通讯计划的第一步——为了满足长波所需要的巨大天线,建设部在北坡山和银光城两地搭设起了近五十米高的收发塔。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塔身仅成人躯体粗细,因此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根尖细的长针。加上可收放式的氢气球拖曳金属线,天线长度最多能达到百米以上。
  单就建设难度而言,它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之处,但通讯塔是一个系统工程,位于高塔下方的收发设备才是重点。由于调试过程中必然会多次发射出电磁波,哪怕是杂乱无章的信号,在这个没有任何干扰的世界中,被另一边捕捉到也很正常。
  “正是,陛下。”巴罗夫兴奋地回道,“它目前确实有像您说的那样,会自发产生某种奇妙的反应。只是……我不清楚那是不是由银光城引起的。”
  “我想这个疑问很快就能得到解答。”罗兰沉吟片刻,“通知行政厅各部长一同前往吧——他们应该也不愿意错过这一见证历史的机会。”
  ……
  经过数年的开发,北坡山早已不是最初那个只有几条狭窄山道通行的险峻矿区,宽阔的水泥路和铁轨沿坡而建,搭乘火车的话只需要一刻钟即能抵达山顶。
  铁塔不远处砌筑有一排朴素的红砖平房,低矮的屋檐边挂满了一列冰棱,看上去远不如赤水河南岸的那些新厂房气派。单就外表而言,任谁都很难把它和“新时代”联系在一起。
  走进屋内,安娜正在指挥原奇物会的几位岛民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见到罗兰,她偷偷比了个“一切妥当”的手势,接着又一本正经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罗兰忍不住咧开了嘴。
  早在无线电计划定下之初,此事便在行政厅中引发过热议。大多数人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该项目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如果消息能够实时传递,不管是对战争实力还是对无冬城的控制力而言,都是种极大的增强。
  有线电话、飞行信使和聆听符印便是证明——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灰堡的旧贵族势力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卷土重来的机会,许多官员曾认为中央集权将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但事实是他们被第一军推翻后,至今没能掀起任何波浪。原因就在于面对高效的信息传递,贵族刚露出一点苗头就会遭到第二军、甚至是警察部队的剿灭,连点酝酿发展的空间都没给留下。
  不过电话好歹有根线,后两者则跟魔力有关,官员们勉强也能理解。可铁塔工程不仅没有任何线路连接,而且理论效果还要强于魔力造物,这就着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尽管初等教育课本中对电磁波有过基本的介绍,可学习归学习,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少人仍是心存疑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双翼机更加超乎想象。
  当然,这种热议并不会影响到工程的实际进度,毕竟在罗兰的指导下,这些年无冬城里能称得上奇迹的东西实在太多,哪怕他突然宣布要登上红月,行政厅也会全力以赴。
  只是无线电毕竟不是他的专长,把握不像研发机械设备那么大,这一套收发装置也是完全从灰堡设计局的样机复刻而来,实际效果谁也不清楚。有了安娜这个手势,他总算不用担心在众部长面前丢脸了。
  “那么,开始吧。”
  罗兰拉起安娜的手,将她牵到了发报机前。
  “呃……罗兰?”
  “这是工程部的结晶,你当然是首位测试者。”他朝对方眨了眨眼道。尽管已经事先知道,她在调试过程中确认了通讯的可行性,但会被记入史册的,必定是接下来的正式试验。
  “还有一个接收位置,你们谁想第一个来体验?”
  巴罗夫等人对望一眼,纷纷举起手道,“陛下,让我来吧!”
  经过一番争抢后,老总管凭借着最深厚的资历,成功从人群中杀出,成为了“首次”长距离电报通讯的测试者之一。
  理论上来说,电报的发射和接收完全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不过这种时候分开显然更便于验证测试结果——对于从未见过无线电的人而言,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如何令其相信,数百公里之外的另一头真的接受到了这边传送的信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毫不知情的接收者通过电报道出本该只有发送者才知晓的信息。
  罗兰将测试方法简单讲述一遍后,让亲卫蒙上了巴罗夫的眼睛。安娜则在一块小黑板上划下了三横两点,横代表长音,点代表短音。
  等到所有人都确认无误,她按下了发报机的电键。
  ——「三长两段」。
  电路被接通的瞬间,火花间隙中央绽放出了明亮的蓝光。
  由于电键没有连接蜂鸣器,因此除了这道光芒外,屋子里再无其他动静。
  大家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这道弧光是如此细小,站在房屋之外恐怕都难以看到,更别提远在好几百公里之外的银光城了。
  而罗兰却情不自禁地冒起了鸡皮疙瘩。
  就在那一刹那,他仿佛感到有什么东西掠过的他的身体。
  毫无疑问那是错觉——在低功率的情况下,电磁波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但在他的脑海中,一切都具现成了清晰可辨的画面。电火看似一闪即逝,传递出去的电流却在电感和电容之间反复震荡,每秒钟多达上千万次,急速变化的电场沿着天线和地线快速张开,并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是人类发出的一声啼鸣——没有人能听见它的声音,它却比过去任何声音都要嘹亮。
  哪怕飞跃上百公里后,这道波澜依旧没有消失,并被银光城的天线如实记录下来。
  迎接它的是两个接收器。
  一台古老的粉末检波器在捕捉到电磁波后,玻璃管内的金属粉末由松散转为凝聚,这使得电路中的电阻陡然降低,原本熄灭的灯泡绽放出了柔和的黄光。它最大的作用便是告知监听者,啼鸣正在穹顶上空回响。
  另一台则是矿石检波器。它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永远处于接听状态,一块方铅矿石和插入的导线形成了天然的类半导体,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在其内部形成了微弱的电流,必须佩戴耳机才能听到声响。
  在没有蜂鸣调制的情况下,它发出的并不是清脆悦耳的滴答声,但依旧准确重现了发送时的频率。
  接着便是将这一过程逆转过来。
  距离不再是问题,光有多快它就有多快,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光。
  安娜重复三次后放下了电键。
  按照约定,银光城如果接收到了这边的传讯,则会发送一段完全相同的消息。如果是常规寄信的方式,在两地之间完成一个来回约莫需要五到七天左右,换成飞行信使,也至少需要一天。
  但就在安娜放下电键的那一刻,接收机上的灯亮了起来。
  前后不过数秒而已!
  人群中不由得泛起了一阵骚动。
  蒙着眼睛的巴罗夫对此一无所知,他倾听良久,最后在纸上缓缓写下了自己听到的讯息。
  当他摘下耳机和眼罩时,已无需去询问测试结果——从众人流露出的惊讶目光中,答案已不言而喻。
  纸上的记号正是三横两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