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22

  备货充足的书报亭几乎见证了《科幻世界》的畅销,原本早上五点多才送到的厚厚一摞杂志居然慢慢变薄,销售速度远超想象。
  这甚至比一些总销量在两三百万册的杂志销售速度还要快,就算是读者或者知音、意林这些畅销了一二十年的杂志在第一天销量也没有这么猛,它们主要依托的就是长线销售,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慢慢卖。
  《科幻世界》的销量虽然比不上它们,但在第一天的爆发力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小众类的优势,读者忠诚凝聚力强,往往在销售的首日就跑去购买了。
  这就有些类似于粉丝电影的票房构成,有些电影的票房往往在首日爆出惊人幅度,粉丝们将积聚已久的力量在第一天就消耗完,剩下的时间销量会越来越少。
  不只是现实中纸质版杂志销量速度迅速增加,网络上面的正版付费下载数同样惊人,不到24小时就已经有超过11万人购买了正版!
  这个数量远比上一期的科幻世界要强,那一期虽然总销量领先,但却是口碑发酵型,并不是跟这样首日爆发。
  11万次的付费下载刚刚登上周销量榜的第15位,因为这已经是周末了,只要下周一榜单刷新,空降冠军并不是什么难题。
  于是,科幻类小说就出现了一个神奇的事情,在豆瓣阅读周销量榜上,竟然有两期杂志闯入了前十五!
  11月刊以周销量19万位列第11名,这已经是它上榜的第四周,得益于《乡村教师》这篇文章的口碑发酵,在经过乐诸多杂志的转载之后,11月刊的《科幻世界》电子版总销量正在逼近100万册的大关,而这恰恰也是总销量榜前十的基本门槛。
  同一个杂志,相隔一个月的刊物居然同时登上周销量榜,这是豆瓣阅读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就连那些顶级杂志都无法办到的事情,偏偏让一个小众的科幻杂志做到了。
  如果说,这是《知音》或者《读者》,那媒体们便不会有丝毫的震动,那本来就是应该的事情,可这恰恰是发生在《科幻世界》身上,所以由不得观众们不震惊。
  难不成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要来了?销量如此好的科幻杂志一路逆袭上来,惊爆了业界人士的眼球,同时也增强了人大出版社负责人员们的信心。
  好销量自然伴随着好口碑,已经阅读完《我,机器人》小说序言跟第一章的读者们纷纷在网上还有现实中发表起自己的看法来。
  “翻开目录之后就看到了《我,机器人》,开篇那三大机器人法则深深的震撼住了我,这他妈太精辟了,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要真有这样的法则,我还担心机器人叛变吗!”
  “故事很新颖,我还以为主角是一个机器人呢,没想到是以采访的口吻说话,主角苏珊居然是机器人心理学家,机器人还有心理学,我第一想法就是太逗了。可这又十分有趣,机器人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所以就吸引我继续阅读下去。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短了,这居然要连载后面8期,这会折磨死我的!”
  “吊炸天!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这篇小说,其实内容比较简单,但那摆在开头,用黑体字加粗的机器人三大法则让我险些眩晕过去。机器人居然还能这么设定,似乎机器人原本就应该这样才对,作者实在太棒了,我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文。听说元旦节就有整本书卖,我得早点去新华书店,免得被被人抢光了。”
  “文笔一般,故事性一流,但开卷的那个霸气法则让我觉得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棒的设定。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沿用外国科幻小说家们的设定跟想法,现在有机会将我们本土科幻家的设定流传出去,我一定要把这发到美国网友看看。”
  “一期杂志就刊登这么点内容,这好坑啊!最关键是哥居然掉坑里面了,这不是诱惑我去买简体版吗,幸亏只需要再过几天就能买到了。”
  “最初我还觉得网上的宣传太夸张,什么科幻界后继有人,狗屁的划时代,但当我看到这开头的时候,我就想收回我的想法。上帝,这是一个科幻界的新人写出来的文章,我觉得在未来几十年都可能一直流传下去。”
  “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不能眼看着人类受到伤害,也必须服从人类的指挥,还要保护自身安全。一环接一环,我脑子都快成浆糊了,我得再仔细想想。”
  铺天盖地的赞誉几乎要将林翰掩埋起来,机器人三大法则只有一百字左右,吸引力却远远超过正文的内容,这几乎让识货的科幻迷们疯狂起来。
第47章
预售惊艳
  国内科幻一向比不过欧美那边,现在科幻迷们看到《我,机器人》这本书竟然有赶超的趋势,在科幻小说机器人这个小小分类里面树立起权威来,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这感觉就像是看了很久的国足,突然场上出现了一个世界级的中场那样,对于整个市场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现在大家都要想要看到这本书,到底是虎头蛇尾还是龙头凤尾。
  如果后面的章节内容跟前面一样惊艳,那毫无疑问就可以在中国科幻史上留下相当重要的一笔,甚至于那三条机器人法则已经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有的人认为那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做法,有的人认为这法则并不全面,还有的人思考出了其中的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总之这几天完全就是科幻迷们的狂欢。
  ……
  “林翰,你昨晚做什么了,早上敲门居然没听见。”
  陈佳璇指了指自己的手表,她站在林翰的门前气势汹汹的说着,时针都已经指向了下午一点。
  头发睡成了烂鸡窝,林翰挠了挠后脑勺,他现在觉得眼睛都还睁不开呢,迷迷糊糊的说着:“早上可能刚刚睡着没听见,现在几点了,我觉得还要去睡一会儿。”
  “你确定自己不吃点东西?我那边有麦片或者黑芝麻糊,虽然不好吃,但紧急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
  林翰摆了摆手,他轻轻打了个呵欠,解释着说道:“昨晚不是打开网络预售吗?我就一直守在边上看数字刷新,我担心要是之前挂个0的话,我就自己下单买一本,免得看起来太尴尬。结果一直刷新一直刷新,就到早上六点了,困死我了,你有什么事情吗?”
  陈佳璇看着林翰如此疲倦的样子,她开口说道:“帮你争取了两个宣传,人大出版社那边说样书已经用快递寄过来了,同城的话下午就能到,你自己查收一下。到时候给我一本,我拿去帮你运作一下,保管让更多人看到。”
  “什么宣传?我还要去宣传!?”林翰的瞌睡顿时醒了大半,他只是想安安静静写书而已,不想要抛头露面。
  “你以为自己是李白、周树人吗?新书要发售了,居然不去宣传,就连童永烈老师在新书发表前都得吆喝两声。你真想要以后省事点,那就之后现在积极动起来,等你成为科幻界最厉害的作者,读者跟媒体都会自动帮你。”陈佳璇一针见血的指出林翰的痴心妄想,只有回到冰冷的现实才是真的。
  娱乐圈最厉害的歌王发新专辑、影帝新电影上市都得在各个渠道吆喝一声,对于一个科幻小说界的新人来说,居然想要偷懒,美女经纪人表示不答应。
  林翰没辙了,他只好点头说道:“OK,但你至少也应该跟我商量一下才对,有些采访我们可以不用去的。”
  “我会注意的,下次会提前跟你沟通,但你现在去睡觉,养足精神明天跟北京日报的记者见面。”
  “拜,明天见,我睡觉去了。”
  嘭的一声关上门,林翰几乎是眯着眼睛重新趴到被窝里面,有暖气的感觉真好,整个冬天完全不用担心任何问题。
  可是被这么折腾了一下后,他悲哀的发现自己再也睡不着了,只能在床上翻滚一阵。
  将两个枕头叠在一起,林翰干脆将床头的手机拿出来,消灭掉短信上面的红色数字提示之后,就点击进入到《我,机器人》的网络预售当中。
  此前凌晨时,豆瓣阅读跟亚马逊、当当网、天狗网四大网站同时展开了《我,机器人》的预售工作,其中豆瓣阅读比较特殊,它只销售书籍跟电子书,其余三家这是最流行的综合网络购物网站。
  由于盗版商的缺乏,所以书籍在网络商店的销售势头非常好,经常有消费者选择网上购书,既方便又实惠,总有打折促销的时候。
  简体版《我,机器人》在四个网站纷纷展开预售,在距离元旦节还有7天时间这个节点上,有超过了一万八千多人进行了预订,并且付费等待收货。
  只要网站方面收到货,就会在第一时间为这一万八千名读者进行打包邮寄,并且附送上出版社特别印制的精美海报两张。
  似乎这一万八千本的预售量看起来并不多,而且还是分散在四家网站上面,平均每一家也就只有四五千的样子,这距离畅销显然有些远。
  但只有结合榜单数据来看才知道这个数字有多么不容易,原本网络预售量一般只占总销量的10%左右,开启网络销售基本上就是为了宣传,而不是真正为了能卖出去几十万册书籍。
  如果网络预售量就有一万八千本的话,那总销量几乎已经可以确认是超过十万册的水平,这可以极大的增强出版社的信心,让他们随时根据市场导向来调整印刷数量以及铺货条件。
  最让林翰兴奋的事情莫过于此,这仅仅是十多个小时的数据而已,自己有一周时间来等待预售数字的提升,或许现在那些上班的、上学的人根本没有时间上网,他们得等到晚上再来下单。
  此时排在预售榜第一的是一本青春文学,叫做《最好的我们2》,由当红作家肖云鹏所著,这是一本续集类小说,有上一本书的巨大粉丝打底后,这本书跟《我,机器人》同时展开预售,可四家网站合集预售数量已经超过8万册,可见其粉丝的购买能力。
  元旦节有很大一批新书上架销售,所以网络书店这样的宣传点是不可能放弃的,很多人甚至喜欢在网上来找书,然后看准价格之后去书店询问,能呆在网络书店的首页,能登上预售排行榜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宣传,可以节省一大笔宣传资金。
  出乎意料的是,排在预售榜第二名的是当前最火爆的网络奇幻小说,哪怕在网络上已经连载了一百多万字,可这部《剑与魔法5》依然吸引了超过7万人次的预订,网络作家魅力不小。
  一万八千人次的预售跟最强的两本书比起来差了一截,但跟其余书比起来却好了很多,《我,机器人》雄踞豆瓣阅读预售榜第8位,亚马逊图书类预售榜第10位,当当跟天狗网新书预售榜都是第10位这样的好成绩!
  林翰不是知名作家,也没有让人惊艳的前作,更没有在网络连载积累人气,甚至于他还来自读者小众的科幻类文学。
  这样一本小众到极点的书,在预售榜上空降前十基本上是科幻大神的待遇,像李文渊写《冲出太阳系》这部科幻神作的时候最好成绩就是预售榜第5位。
第48章
北京日报
  事实上,科幻小众与否直接从科幻小说的销量上就能看出来,其余类型的书销售破百万只能算畅销的门槛,卖出五百万册基本上才能勉强登上年度销量榜,但没有任何动力去争夺冠军。
  科幻小说从没有参与过图书年度销售榜的争夺,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科幻小说的读者并不足以支撑起这么高的销量,很多人买书都是互相传阅,甚至直接在租书店借阅。
  买书的确不是很划算,特别是要看的书特别多的时候,这时就是图书馆跟租书店开始提供服务的地方了。
  小众的书可能在租书店里面都无人问津,或者说很少有人去借,久而久之就租书店的老板就不会进货,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想要看到一些新的科幻小说无异于是异想天开。
  而在海蝶租书店里面,老板正百无聊赖的玩着电脑,时不时抬头看一看在自己书店里面的那些小孩子,他虽然有些不爽,但并没有开口驱赶。
  租书也是要看的,可这群小孩子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天天就干脆守在书店里面翻阅着那些漫画书,一看就是一下午那种。
  “老板,你这边有《我,机器人》吗?我想租一本,大概要多少钱?”
  一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走了进来,他充满期待的看着老板,就等着好消息了。
  而他身边另外一名胖墩儿则是开口问道:“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还看这种书?你妈要知道了,肯定会把书撕掉的。”
  “我偷偷藏起来,她一般不会翻我书包的,这太好看了,不明觉厉。”
  然而租书店的老板瘪了瘪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这本书,或许你们记错了名字?”
  最初那高中生激动地摇了摇头,快速从书包里面拿出一本12月刊的科幻世界来,“你看就是这个名字,我没有记错!你们这里是附近最大最全的租书店了,居然都没有,我要去哪里找,市图书馆让不让人进去呢。”
  老板随手翻了翻目录,找到《我,机器人》这本书的所在页之后随手翻了一下,只看前面几行字的介绍后就被吸引住了,他认认真真把这名字记在心里。
  “我刚刚搜索了一下,这本书还没有开始销售,元旦节的时候才会正式发售,你们那时候再过来看看吧,我会为你留一本的。”
  “真的吗?那太好了,一定要留给我啊,千万别租给别人,我给双倍价钱!”
  目送着这两个高中生走远后,老板迅速拿起手机开始给自己熟悉的销售商打电话:“老吴啊,你那边的《我,机器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铺货?我店里需要5套,要是能第一时间送过来就太棒了。”
  “我会在元旦节的早上开车一一供货,保证你一开店就能拿到最新的。话说这本书需求量还挺大的,我负责的那片书报亭有好几家都要求销售呢,他们很少卖这种实体书,都是卖点报纸或者杂志什么的。”
  “行,那我就早点过来,你可得把5套给我留足,缺一本都不行。”
  租书店有时候为了方便消费者们,他们会将热门的书籍多买几套,免得很多人都想要租用,所以他一口气定了五套,自以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