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807

  “但你这个思路过于长远,做农业最怕的就是农产品卖不出去,手机压货一两个月没事,农产品基本完了。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是怎么都不敢答应你的。”
  “要是没有金刚钻,谁敢揽这瓷器活呢?”
  “那你说说。”
  “南粤人均可开采的水资源接近5000立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我认为哪怕把水在工、农分开,也是各自够用的,甚至远远超过想用的。”
  “你想做水培?”
  和懂行的人说话就是简单,唐觉晓顿时一笑:“没错。”
  “具体怎么做?”
  “我注意到了,整个南粤未利用土地1950万亩,其中可以做耕地1000万亩,我认为这是大大的浪费。”
  三号眯起了眼睛,果然打的是土地的主意!
  包括这一阵香江商人各种抛售楼、地、店,也是唐觉晓、许佳音、孙宏斌拉着人接盘……
  长远的看这一定是赚的,只要扛得住。
  哪怕是把这些当做福利低价卖给员工,都能疯狂挖人,对同行进行打击。
  只是没想到唐觉晓连耕地也要……
  “盖玻璃大棚?”
  “对,第一步是盖玻璃大棚,控水、控温、控肥,杜绝虫子进入,连农药也不用了。我专注的打造精品,盛唐做的农产品就是‘严选’。”
  国内农业目前做精品才能赚钱。
  “这一步很多人都做了。”
  “第二步,发展订单制农业。各级别单位和盛唐签合同,每天送多少、每月多少、每年多少……不能单方面撕毁协议。”
  三号眼睛一亮:“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那你想和什么单位签合同?”
  唐觉晓说:“学校和官企。”
  “你这算盘……打得妙啊!”
  订单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但这有一个问题,万一对方破产了咋办?
  如果学校和官企都能破产,这局认输。
  而且唐觉晓可以很聪明的选择,比如谁都知道越好的学校,官府给的餐饮补贴越高,盛唐可以暂时不和级别不够的学校合作。
  而且这好处多多,让最好学校里的学生吃最好的,就算惹人非议,直接一句“你也可以努力考啊”就可以堵住别人的嘴。
  包括官府企业也是一个道理,这会儿网上一个骂声“从未见过公务员比例如此之高的国家,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换着一个思路想“名额这么多,那我也可以考”。
  等这么一想了,很多人又放弃了,基层公务员,谁干谁知道。
  很多事情不是考虑“几个人养一个人”这么简单,要考虑生产力、经济体系、金融秩序,盛唐现在就在想提升生产力。
  “具体盛唐怎么做?”
  “帮助官府做,我做数字化管理。另外会推出一个类似淘宝的农产品网站,大家用类似钉钉的东西交流。”
  三号终于明白了,唐觉晓想从农产品方面对阵杰克马!
  先是大宗的农产品,然后是小的,最后可能细化,安排哪个地方种什么、养什么,做自己的行业标准,就像美国那样……
  只要盛唐只做数字化助手,扩张就会非常快,到时候布局全国都很轻松。而且不愁卖货,农业部进的东西写得明明白白,盛唐帮着做这个就有买家。另外附近国家、中东国家、非洲国家,进口的农产品也是明明白白。
  唐觉晓说:“第三步,帮助精准到县份,甚至是家庭来做,成立一个机构负责种,一个负责摘,一个负责卖,或是我帮卖,实现1+1+1+1大于4。”
  三号笑了:“杰克马要头疼了。”
  要是玻璃大棚扩大,玻璃大棚材料的生产商就得扩大,就会需要资本注入……
  唐觉晓会留着钱投这个。
  而且现在各种方面去产能,盖楼的东西基本被当垃圾看待了,但唐觉晓有办法把它们变废为宝,然后去产能。
  ……
第0905章
世界农场计划
  唐觉晓的初期目的,就是在中国农业部分,打造一个重量级达到荷兰出口总量的出来,倒不一定是在两广。
  终极目标是在两广打造两三个,下一代长大前能办到就行。
  中国农业贸易逆差是900亿美金,只一个荷兰农业出口,就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唐觉晓的目的不是自己做,而是带动所有人一起做,但他要制定一套所有人都可以保护其中的思路,这是难度最大的地方。
  现在舆论风气很不好,中国各行业被全方位的攻击,什么官员滥用职权,工业就是给人代工,农业更是一年比一年扑,不说农民,农业部自己都扑,以及环保部门一个小官可以整垮小老板,工资低,物价高,税重……
  情况确实有,有些还挺严重的,如果让唐觉晓去总结问题,他还能在污染、子孙资源方面进行发难。
  而且还有一个不知道怎么吐槽的事,每年官府都说: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
  一年不如一年的意思吗?
  但正因为知道的太多,他反而可能红化。
  如果变成了纯正的美分,忽悠得官府开放换汇和移民,的确数百万人会获得好处,但结果中国整体十三亿人就和南美一些国家人民没区别了。
  他在为个人考虑的时候,就会进入美分思维,在位整体考虑的时候,得五毛才行。因为他的思考“中国怎么改善这些情况”,那就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结构调整,用钱和权驱使人们活动。
  现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问题是思考“好看”吗?不,是“农产品安全”。眼下如果发展水培,直接可以解决农产品安全。
  用水过多?水培。
  农药残留?水培。
  耕地不够?水培。
  当初分田到户,除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还对人们有一个保护作用。人们可以尝试出去打工,甚至是创业,如果失败了,再回农村种两年底,饿不死,可以等待时机。
  在中国把基建狂魔放出来之后,土地的这个作用就不大了,做建筑工一个月等于种地一年,而官府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到国外买农产品,可以在国内强行平农产品价格。
  这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建筑工人,一旦到了房地产玩不动的时候,他们怎么办?农民去做建筑工,人数接近3亿,农村人口接近9亿,没了这些建筑工岗位后果严重。
  有些人的孩子长大了,父母打工赚到了钱,在城市、县城买了房子,孩子也大学毕业,或是学会一门手艺,官府补贴一些,生活起码过得去。
  但还有些年轻,加入得晚,孩子也还小,如果基建项目大幅度减少,对他们的打击是灾难性的……
  怎么办?还是水培。
  盖玻璃大棚比盖高楼大厦简单多了,就算升级成盖30层楼来种地,每层种10个隔层,也比盖摩天大厦容易,轻松解决人力。再来一次40年,相信大多数人能够把握住机会。
  盖这些也不需要太好的材料,去产能可以试试考虑水培。
  这全套下来,盛唐可以累积大量的技术,并且有专利在手,也让中国进入“农业强国”领域,盛唐绑定了中国农业。
  到时候想用农产品换什么,就换什么……
  卖货也不怕,先卖给985、211,官企只卖给央企。就算有谁嚷嚷“全中国的农粮都是有问题的,最安全的都在985、211、央企的食堂里”……盛唐大数据一计算,第二年增产来卖……
  现在盛唐准备做“精品番茄”、“精品土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鹅厂、猪厂是不是可以想到别的方面?
  等做久了,50年后中国会在农产品上,各种产品进行品质分级,到时候国外得来中国学习。
  美国靠着美金殖民全世界,金融危机,加息、印钱,但只要中国国内保住工人岗位,平稳食品价格,就不会出大乱子。
  羊城三号就是被唐觉晓这一套思路给说服的,但他一个人被说服了没用,他要和很多人讨论,以及……
  最初成本怎么控制?
  傅梦瑶没想到唐觉晓在羊城都这么忙,盛唐的目的是联通一切,现在联通农业就开始难操作了……
  “明明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你就不会偷懒一下?”晚上唐觉晓从公司回家,刚往床上一趴,傅梦瑶就在一旁有些心疼的说。
  唐觉晓翻身一笑:“我一个人勤快一点,可能就可以让很多人轻松许多,不忙起来感觉就是一种浪费。况且,和最初边读书边写代码来说,现在没那会儿那么忙。”
  傅梦瑶皱眉道:“你那会儿几岁?现在几岁?别太拼。”
  “好的。”
  “又是口头答应。”
  唐觉晓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